生态格网施工技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1期   作者:张宏伟
[导读] 应用生态网格施工技术对某村段防洪堤防疏浚工程进行河道控制,
         摘要:应用生态网格施工技术对某村段防洪堤防疏浚工程进行河道控制,在满足防洪和防洪需要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改善河流环境和生态。在此基础上,对环境和治理的需要进行统一的分析和考虑,为人们创造更好的亲水环境。
         关键词:生态格网;施工技术;河道治理
1生态格网参数及施工技术概述
1.1生态格网材料参数要求
1)生态格栅的原材料为热镀锌-5%铝稀土合金丝,包覆高密度聚合物PVC。编织前钢丝的最小抗拉强度应符合标准(EN10223-3) 350-500mpa,编织前钢丝的伸长率应≥10%。
2)生态格网100mm×120mm, D值公差-4%-+16%,铰部为3×360°。
3)生态格栅的常见尺寸为2m×1m×1m和2m×1.5m×1m。长、宽、高的公差分别为±5%和±5%。
4)生态格网的网丝直径为2.5mm(±0.06mm),边丝直径为3.0mm(±0.08mm),网片连接扎丝直径为2.2mm(±0.06mm)
5)高分子高密度PVC初始性能(ASTMA975-97)必须达到以下指标:PVC基片初始性能:比重1.3-1.35g/cm3,拉伸强度≥20.6MPa,拉伸模量≥18.6MPa,邵氏硬度D50-60,耐磨性:质量磨损率<12%;PVC材料经盐雾3000h后,比重变化率不>6%,拉伸强度变化率不>25%,邵氏硬度变化率≤25%,质量磨损率<12%;PVC材料经耐光3000h后,比重变化率≤6%,拉伸强度变化率≤25%,邵氏硬度变化率≤25%,质量磨损率<12%。
6)镀层的附着力:镀层的结合牢固性必须符合GB2976-88(金属线材缠绕试验方法)标准规定,钢丝在自身缠绕(即一倍缠绕)八圈以上后,对钢丝表面进行放大拍照(放大到12倍),镀层不得出现裂痕。
7)钢丝镀层厚度均匀性:测量四点数值(上下左右),其中最厚处与最薄处的比值不超过2。且钢丝镀层平均厚度≥以下数值:Ф2.2mm:40μm(微米/单侧)、Ф2.5mm:45μm、Ф3.0mm:45μm。
1.2生态格网填充料施工及要求
1)填充材料必须是坚实的、压实的、耐风化的石头。填充材料容重≥18.5kN/m3。挡土墙外外观采用粒径为> 20cm的石材,人工铺装有序。内部填料的尺寸应控制         在80%以上,其余为级砾石或卵石。
         2)在进行生态网箱填筑前,应在生态网箱外部捆扎外观的竹竿、木杆、钢管或面板等,待填筑完成后予以拆除。
         3)生态格网笼包装必须分批分批地轮流均匀地给每一个生态格网笼喂料,严禁一次全喂。使用人工填充材料施工时,每批的厚度应控制在35cm以下。采用机械充填施工,控制1米高生态网箱在4个网箱中均匀进料。
4)生态格网网箱外露部分的网孔可以用加强丝(和扎丝均匀)与网箱边网孔或土面网孔连接并拉紧,以防止腹鼓。1米高生态网箱在1/3和2/3高度绑扎,0.5米高在1/2         高度绑扎。
2应用生态格网施工技术优势分析
         与以往的格宾石笼结构相比,这种创新性的生态格网具有防锈和抵抗老化的双重作用,即使所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也可以有效抵抗侵蚀。
生态格网在抗冲刷能力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同时其材质可以有效抵抗外界环境的侵蚀,将生态格网应用于河道工程中,可以使河势保持稳定的状态,避免发生大范围的侵蚀,达到护坡、护岸的目的。同时生态格网可以适应不同地基的变形,对河岸进行有效的加固,使河道更好抵抗洪水的侵蚀,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可以对以往河道环境进行改善。此外,在美观方面,根据环境需求选择符合实际需要的生态格网。在降低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还可以对环境进行保护。生态格网网使用时间非常久,可以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轻易不会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因为在内部填充大量的填充石料,使防护结构更加稳定。由于该结构的天然优势,使得该结构与工程安全要求完全一致,可以为植物根系与主体间水源的循环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我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生态格网河道治理应用步骤
3.1基础治理
         基础治理就是对土方进行填筑,在具体施工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全方位清理土方,保持施工范围内没有任何的杂物,由于生态格网在性能方面的优势,其可以逐渐延伸,因此清基范围需要多于实际设计范围,平均深度≥20cm。当基础清理工作没有任何的问题后,对地基面进行压实,避免其出现任何的凹凸不平,同时压实宽度不能低于土边界,不能处于较低水平线,对于基础范围内的所有杂物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清理,保证基础范围没有任何的污染。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回填。在开挖时从下游逐渐向上游进行开挖,同时需要保留一定的坡度,为汛期排水提供便利。
由于填筑厚度比较薄,所以在进行土方填筑时对施工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所有填筑料统一进行运输,在填筑区域顺堤翻卸,同时需要保持施工区域的平整,并进行针对性的填筑处理。对于施工中困难比较大的位置,可以在人工处理的基础上,配合符合需要的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的处理,保证回填夯实可以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同时为了保证施工的准确性,每层填筑厚度不能超过10cm。
3.2土工布铺设
         只有确认堤防面处理与设计要求相符后,才能开展后续的施工内容。在进行土工布铺设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同时不能随意更改铺设顺序。对于土方布的铺设,一定要保证坡面没有任何的凹凸不平,没有任何杂物,接口连接需要与设计要求相符,搭接宽度最小不能小过50cm。土工布质量需要满足实际的设计需要,进场后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当土方布铺设完成后需要马上进行下一施工内容,避免长时间处于暴露的状态,对变形和硬化问题进行预防和控制。当复合土工布施工完成后,需要由监理人员进行统一的验收,验收没有任何问题后就可以进行生态格网工程的施工作业。
3.3铰制组装与填装
         在对生态格网进行铰制组装时,由于受到质量方面的限制,所以在组装之前,需要在广阔的场地将钢丝展开,为了避免生态格网表面受到破坏,可以在其表面进行保护。在对生态格网进行连接时,需要保证足够平整、均匀,接头需要整齐连接,提高坚固性。每一个位置的网格都需要与网身充分结合,为了避免交接处出现松动,需要进行合理的绑扎,使其可以从根本提升强度,保持坚固性,相关人员需要加强注意,在进行绑扎时绑扎距离和绑扎方式非常关键,绝对不能与设计要求出现偏差;当地基处理完成后,在固定位置安装笼体,并准确进行连接。组装效果具体如图1所示。
 
图1生态格网组装效果图
         在密封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石材的充填作业已经完成,同时必须对表面石材进行处理,使其在开始密封前保持平整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延伸,人们对河流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保证路堤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         ,也兼顾了项目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建立具有生态功能的河道保护体系。本文结合实际案例,研究生态格栅施工技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以改善河道治理的景观环境和水质。
参考文献
[1]闫广双,胡玉文.浅析生态格网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8):184-186.
[2]苏国辉,周瑜偶.浅谈生态格网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2017,3(02):174-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