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1期   作者:吴沛唐
[导读] 路桥修建完善了交通网,提高了产品流通速度,

         摘 要:路桥修建完善了交通网,提高了产品流通速度,使得各地互通有无,促进了地区经济进步。路桥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施工技术的支持,施工技术不到位将会降低路桥的使用周期,甚至带来安全隐患。为此结合实践经验,着重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推动路桥质量提升,获得更好的效益。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工艺;路桥施工
1路桥施工遵循的原则
1.1复杂性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路桥修建过程中可使用的技术更加多样,而且人们对路桥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路桥的设计往往会更加复杂,再加上部分路桥修建在地势险峻之处,这就意味着施工更加复杂。
1.2独特性
         不同路桥的设计及施工所需的技术也是不同的,有的路桥是修建在水面上,有的路桥则是修建在陆地上。因此不同的路桥种类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兼顾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
1.3安全性
         安全性是路桥建筑修建及运行过程中应首要坚持的原则,路桥的修建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如果因为施工出现差错导致路桥坍塌,将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为此,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施工技术,按照标准进行施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路桥施工的监督,及时制止不符合施工要求的现象,情节严重的团队吊销施工资格,以此保证施工及运行的安全性。
2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2.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是工程的第一步,施工环境较为恶劣,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减少环境等因素的干扰。施工团队需对设计图纸进行分析,提出图纸的不合理之处,及时与设计人员探讨解决的办法,以免在施工中才发现问题,延长施工周期。施工负责人需要依据工程量合理地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各个施工环境都有序开展,而不是任由施工人员随意进行施工。混凝土施工需要很多材料,要规划好材料的种类及数量,遵循绿色施工的理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2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是由不同的材料组合制成的,因其制作方便且价格合适,是当前路桥施工的主要材料。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直接影响到其质量,而且因为需求量巨大还会影响到施工成本。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路桥的不同部位所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施工标准进行配比,主要的依据为坍落度、初凝时间及含气量,具体的比例还需施工人员结合施工需求试验后得出。常见的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
表1常见混凝土配合比
 
2.3混凝土模板施工
         混凝土模板的应用提高了制作的质量,减少了施工成本。模板的作用主要是帮助混凝土成型,混凝土施工需根据建筑的需要制订合理的模板,当前路桥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是清水模板。普通模板只规范了刚度及平整度,清水模板在此之上还减少了抹灰的工序。其重量轻、幅面大、极易脱模,可多次循环使用,且其耐腐蚀性强,因此在路桥施工时得到广泛应用。
2.4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也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如果质量不达标就无法应用到路桥工程中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施工成本。质量控制主要从2个环节进行:浇筑和振捣。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能受到其他材料的污染,因此制造材料需经过严格审查才能进入施工场地。一般采取分层法浇筑,分层高度控制在30cm左右,为减少裂缝的出现需要利用振捣减少空气,提高混凝土的密度。
2.5后期养护
         后期养护能有效避免很多问题的出现,混凝土需经过一段时间养护才能稳定结构,施工人员加强养护可及时发现路桥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弥补,以进一步提升路桥的质量。部分路桥在施工中需要花费巨额资金,如果因为养护不到位造成质量问题,前面的施工将会功亏一篑。为此必须制订合理的养护计划。
3混凝土施工问题
3.1材料问题
         材料作为施工中的核心之一,质量不达标及其规格不符合要求都会降低路桥的质量。但是某些施工中材料采购人员的权利大,在采购中有较大自主性,甚至个别采购人员为了自身利益降低采购标准。材料的储存问题也需要重视,材料的存储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但是个别施工团队在购入材料后随意搁置,导致水泥等材料的含水量增加。
3.2荷载问题
         路桥在设计之初都会设定科学的荷载量,如果超出了路桥的承载力就会坍塌。近年来有报道表明,承载力超出要求是导致路桥坍塌的直接原因。再加上路桥本身存在裂缝,裂缝的出现降低密度,损害路桥的强度,内外夹击导致路桥最终坍塌。因此不仅需要施工中加强防范裂缝,在路桥使用中也需定期维护,提升司机的安全意识,严控通行载重。
3.3温度问题
         温度问题也是混凝土施工中应关注的问题,混凝土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温度的影响下会热胀冷缩,而且混凝土的内部温度高,当脱模后外部热量急剧下降,导致其内外部之间出现较大的温度差,进而产生应力,造成裂缝。温度的影响不仅发生在冬季低温期,也会出现在夏季,当混凝土受到太阳暴晒后,突然遭受冷空气的影响也会出现裂缝。温度导致裂缝出现的同时,降低了耐久性,导致使用寿命缩短,无法保证过桥人员的安全。因此混凝土施工时应加强对温度的控制,减少温度差。在具体的施工中要根据水泥的水化热值做出不同的处理,以免出现裂缝。
4改善混凝土施工问题的方法
4.1严格材料采购
         为了提升材料的质量,为施工打好基础就需要严格采购,采购人员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在绿色采购理念的指导下购买材料。也要妥善安置材料,选择条件合适的存储环境。清理浇筑场地,严禁其他材料影响混凝土质量,也可严格控制材料运输时间,避免因存储过久影响性能。
4.2控制裂缝
         施工时要严格控制裂缝的出现,施工单位制订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体系的要求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标准。材料及施工技术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例如混凝土材料的选购及配合比等。加强对外部影响因素的监控,路桥施工周期性长,无法规避冬期施工,因此能做的就是严格控制温度,使用物理方法控制温度差异,在缝隙中添加碘钨灯,包裹薄膜等。在不同时间浇筑时,需要控制在同一温度上。在灌浆前要填补裂缝,并做好清洁。
4.3提高设备的性能
         混凝土浇筑中也会使用到很多设备,但是工作人员对设备的维护不到位,导致施工中出现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尤其是当前路桥的复杂性,单纯凭借人工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修建。因此就需要设备的支持,混凝土搅拌量非常大,如果不能做好设备维护,会影响混凝土的刚性。加强对细节的重视,运用信息技术,如BIM技术,实现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建立奖惩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能更加认真地对待工作。相关部门定期对施工不同环节进行质检,发现不达标问题应督促施工团队及时处理问题,要严格质检的标准,切忌形式质检。
结束语:
         路桥施工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部分路桥是要横跨大江大河,因此修建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为减少施工中的多余花费,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并且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如果施工技术不标准,就会影响路桥安全,不仅不能为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甚至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危伟,郑卫华.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桥面铺装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6):114–115.
[2]侯小军.市政道路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9(4):80.
[3]王春霞,徐阳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18–219.
[4]刘兆义.探析关于路桥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0):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