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库加固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对水库施工的整体性有着明显的影响,还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服务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上水库施工本身具有施工周期长和施工环境复杂的特点,使得施工企业要提升水库加固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对其建立科学全面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最佳的施工管理策略,才能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水库加固;施工管理;措施
1 我国水库加固工程的施工特点
1.1 资金少、工期短
我国大部分的小型水库建设维护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市级政府财政拨款。资金少、工期紧是建设单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为了降低建造成本,必要的专业设备和材料往往难以使用。而因规划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的赶工期的现象也时常发生。除此之外,监理经费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也无法保证施工质量。
1.2 分包和转包
我国对病险水库维护加固主体工程的分包具有严格的限制,并明令禁止工程转包的行为。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小型病险水库加固维护主体工程的分包和转包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有部分不具有施工资质的单位参与到主体工程的情况。在加上人情关系的错综复杂,导致建造一线监理不到位的现实情况,施工质量与水平难以保证。
1.3 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低
由于建造成本的压缩以及市财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参与具体施工的多为某家企业的某个部门领导,因此施工设备不足、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十分普遍。另外,非专业性工人的流动十分频繁,进一步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
2 水库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建设标准低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国水库建设工程多数情况下经常发生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由于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会使水库建设工程建设施工作业难度加大。如在交通方面就存在较大的问题,多数偏远地区的交通出行方式都是以陆路为主,且道路交通情况和基础设置并不完善,很多还是土路,一旦遇到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就会影响交通出行,导致工程周期会拖延。
2.2 工程设计频繁变更
在实际水库工程建设施工作业中,必须依据实际施工作业情况进行合理勘察,通过科学分析制定工程设计方案。但是在一些偏僻地区,由于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并不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和研究。从这个角度来讲,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水利工程作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很可能出现施工作业标准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且频频变化的工程设计在实际施工作业中无法体现它的重要性,同样会对安全问题构成一定威胁。
2.3 措施不到位
任何一项施工作业工程,都离不开科学有效措施的指导。尤其是针对水库工程建设而言,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对水库实际施工作业情况进行掌握,但是有些施工作业在开展前并找不到相应地可参考数据分析,历史遗留问题也比较严重。此外,土坝作为水库施工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受地域环境影响比较大,一旦发生地震或是其他自然灾害等就会对土坝造成严重破坏,进而影响水库的稳定性,所以有效的措施指导及分析是极其重要的。
2.4 坝坡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坝坡作为影响水库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作业中尤其重要。但是往往在实际施工时,施工作业人员并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因施工技术不符合施工作业要求,就会导致坝坡的弧度不稳定,如遇雨水就会出现水库渗水的情况,同时坝坡的承载力也会受到一定威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坝坡的受力情况将决定整个水库的承载力,如果说坝坡不稳定,就会导致抗压能力减弱,此时就需要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对坝体进行相应的岩土实验和勘探滑坡。同时还要注重坝体裂缝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通过及时修复,才能更好地阻止滑坡的发生。
3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加固施工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3.1 重视并加强对护坡施工的管理
在进行护坡处理施工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坝基前期的整体完整性,如果大坝的高度在20m以下,施工人员则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通常情况是厚度在10cm左右的采用硅六方预制块施工。如果大坝的高度在20m以上,通常情况是选择厚度在13cm左右硅六方预制块施工。同时,在护坡处理施工时,要及时有效的检查大坝的整体损坏程度,并进行必要的修补。
3.2 加强对泄洪道施工质量的把控加强对泄洪道施工质量的把控
首先,要科学准确的计算出水库的实际泄洪能力,从而保障防洪能力计算的准确性,使得大坝效能方式的科学合理。其次,还要重视并加强对控制段,泄槽底板和消力池护坦等的检测和检测,对各个环节检查的相关数据及时记录保存,以此为水库加固施工方案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参考。另外,在泄洪道的施工期间,需要重视对泄洪道的损坏检查,同时并采取有效的修补完善措施,保障泄洪道的整体质量。
3.3 充分完善坝体的整体结构
水库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地势结构的影响,所以部分水库的坝坡相对较陡,这种情况极易引起滑坡,使得坝体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坝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坝体的质量。首先需要对坝坡进行合理有效的检测,从而准确的确定坝坡的实际抗滑能力。其次,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坡脚的厚度,提高坡脚的实际缓度,使得坝坡的实际抗滑能力得到保障和提升,最终确保坝坡的整体安全性。
3.4 建立相对完善水库施工队伍
建立相对完善的书库施工队伍,其基础是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首的治理管理组织体系。在建立的这个体系中,要充分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各个施工环节的有序进行,使得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责任人,监理部门以及检测部门间能及时高效的沟通与协调,保障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3.5 加强排水棱体施工
排水棱体施工对水库加固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排水棱体无法保障通畅性,施工企业则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其通畅性。通常情况下是采用深挖翻修的方式进行施工,这不仅能保障排水棱体的通畅性,还能提升水库的安全性。
3.6 重视对土工合成材料的有效加固
在我国现阶段的水库加固施工中,土工合成材料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其根本原因就是该材料的防渗性能较好。同时,在水库大坝的防渗施工中,主要是使用锯槽机和土质垂直方向的位置进行开设槽孔的操作,并且采用泥浆护壁的方式进行施工,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能通过设计的槽深来确定土工膜的具体长度,以此保障二者的一致性,之后再将各种材质的卷材进行合理的连接处理。最后,在保障黏土厚度的基础上再对膜两侧进行正确的土方回填施工,提升大坝防渗透的整体性能。
3.7 建立健全水库后期相关防护管理工作
充分保障水库后期相关防护工作质量的重点在于加强对坝体加固施工中每个环节的质量把控。因此,需要重视对工程材料的验收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材料检测和验收,充分保障各种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各部门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保障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提升施工质量,为后期的养护工作减少障碍。
结束语:
此外,针对不同地域水库施工作业要以具体实际情况加以分析,通过科学系统的合理分析完成初期阶段的水库除险勘察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对施工作业质量的重视程度,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水库除险施工作业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更好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颖,李军.水利工程中水库除险加固施工技术的问题探讨[J].四川水泥,2018(5):130.
[2]杜海明.水库堤坝防渗施工技术及防止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