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1期   作者: 陈加凯
[导读]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一直追求的是以最少的成本、能源消耗、原材料来制造出质量高、使用寿命长、质量轻的产品。

         陈加凯
         济南山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1400  
        摘要: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一直追求的是以最少的成本、能源消耗、原材料来制造出质量高、使用寿命长、质量轻的产品。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就一定要保证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和定时维修。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机械加工设备安全管理和维修的基本原则以及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的维修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
引言:
        想要保证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高效运用,就一定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安全管理和维修制度。在提升设备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减小机械设备的磨损和消耗,有效地延长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工业厂区中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使用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安全问题、设备过载问题、违规操作问题等等,诸多问题的产生导致了工业生产中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实际运用时的效率低下,影响加工产品的质量,缩短机械设备的寿命,无形中增加了工厂制造的成本。由此可见,工业制造企业如果想要达到成熟高效的生产效率,那么对于机械加工制造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修必须要有高度的重视。
1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管理制度原则
        首先,勤检查。及时的了解设备中的各种损耗,时刻把握着设备的状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更换零件或者补充各种缺少的添加剂和油脂,保证设备能够良好、高效、持久的运行。其次,强化检查效果。经常去了解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机械设备在工作中出现超负荷的情况导致生产出现失误。再次,安全检查。进行管理检修工作时,需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作业,该停机停机,该断电断电,确保检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第四,及时性。当问题出现时能够有相关技术人员迅速的解决问题,也需要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相关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和预判,做到提早发现问题,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经常检修维护,让机械生产制造设备保持在一个高效运转的状态上。

图1  机械加工制造
2、机械加工设备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制度的欠缺
         良好的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起到约束员工行为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安全有序的进行,但是针对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工作的开展,很多企业都缺乏相对应的制度的建立,进而导致安全管理维修工作开展存在问题。通过责任制制度的建立,提升大家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但就目前企业针对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并无相关的制度的建立,进而导致全员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都不高,严重地影响了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2管理和维修的观念淡薄
         针对于机械加工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所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管理和维修的观念比较淡薄,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说,企业非常注重机械设备所带来的效益和收益,但是却忽略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管理和维修意识比较淡薄。进而使得针对于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维修存在很多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大部分企业都缺乏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设置,没有定期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只在设备产生故障之后才对其进行维修,但为时已晚,进而导致对于设备的损耗比较严重,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成本。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管理和维修意识比较淡薄,会导致机械加工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会威胁到设备的使用,更会威胁到人身的安全,极其容易产生一定的安全事故。
         2.3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体系不完善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都缺乏相关的管理维修体系的建设,进而导致管理维修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多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实现相对应的加工设备的引进之后,企业应该先对相关的设备进行学习,了解设备的基本使用特点以及使用特征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安全问题[1]。如此一来,在机械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倘若出现,便可以第一时间寻找到相对应的解决和改善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对于产生的故障问题可以做到及时处理,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在相关的设备引进之后,大部分的企业都是直接投入使用,并未开展相对应的培训工作和故障预估工作,进而导致针对于设备的安全管理维修存在很大的问题。另外,在实现了相对应的设备引进之后也并无相关的安全管理维修小组的设立,进而导致管理工作跟不上,问题发现不及时,存在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3、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措施
         3.1完善制度建设
         定时、定人、定岗是三定制度,是我国目前机械设备加工企业最经常使用的制度。定时指的是每天都要去对机械设备去进行检查;定人就是让每台机器都有专门的人员去检查和操作;定岗就是说在使用机械的时候要采用一种交班的制度,要女孩同台机械的具体运营情况进行汇报[2]。这样,方便了以后的分析工作,还可以对有可能会出现的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的消除,并且把有问题的机器排除了,不能够允许机器带病去作业。对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使用人员要佩戴工作牌上岗,这样可以去保障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管理。
         3.2加强对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的重视
         机械生产制造加工设备的故障其实就是丧失了机械性能,我们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故障发生类型进行分类。比如从故障的起因来分类可以分为:人为事故、自然故障、关联性故障、非关联系性故障;从故障所带来的后果又可以分为:功能性故障、参数性故障;再或者可以从故障发生的时间来看,分为:渐发型故障、间发型故障、突发型故障和混合型故障。当我们搞清了故障的类型时就能对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维护,采取最合理的保养措施。
         3.3规范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
         不同的机械制造加工设备使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企业在实现了相对应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引进之后,要先开展一定的培训工作,借助于培训工作的开展,让员工了解这一设备,并了解该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然后再实现设备的投入使用,做到未雨绸缪[3]。比如,在设备长时间使用之后可能会出现设备温度过高进而导致短路的问题的产生,针对于这样的一种问题要如何进行处理要事先进行预估。如此以来,在产生问题之后便可以第一时间寻找到改善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同时借助于相对应的预估工作的开展也可以帮助相对应的管理维修人员事先寻找到一定的保养方法和保养措施,进而避免该类问题的产生,加强对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为后期的安全管理维修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3.4对维修人员的能力定期进行培训考核
不断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拔高检查质量,增强维修效率,让每一个维修工人都具备对于问题的预测能力、发现能力和高效维修能力[4]。同时根据不同的工业生产企业文化,还可以制定不同的相关制度,而且要及时的对制度进行更新更正,避免因制度上的漏洞出现,而对企业公司带来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开展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工作的过程中,要秉承一定的原则,同时还要注重相对应的维修体系的建设以及维修制度的建设。只有爱护设备、规范操作设备、及时检修设备,将机械制造设备的安全管理重视起来,才能更好地利用设备。希望在本文相对应的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的帮助下,可以为更多的企业更好地加强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维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葛宁.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J].南方农业,2019,13(08):164-165.
[2]牛盛光.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初探[J].内燃机与配件,2019(03):131-132.
[3]范晓茵,石萍萍.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158-159.
[4]李科卫.关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14):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