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丰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675900
摘要: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随着社会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和复杂,建筑工程工程不断增加,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安全管理难度不断增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加强对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遏制重特大事故,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尤为重要,对加强广大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技能,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安全生产;安全意识;安全措施;安全监督方式;
一、安全生产的核心
(一)、安全第一
坚持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重视。“安全第一”明确指出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它是处理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关系的总原则。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优先考虑安全,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再生产。
安全第一的思想还体现在安全工作具有一票否决权,还体现在资金投入上保证安全第一,安全培训上安全第一,各种会议安全第一等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安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就必须珍爱人的生命;科学发展,就必须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安全社会。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对于捍卫人的生命尊严、构建安全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安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
1、安全生产直接挂钩经济。我们知道不论是开发商、还是施工企业,目的都是创造利益;而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工人工作的目的就是获得劳动报酬;如果发生安全事故,第一责任人就是企业法人,赔偿、罚款、停工整顿这些都是利益的损失,还有就是无形资产流失,比如社会影响、企业信誉,招投标的扣分,这些都是损失。
2、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发生安全事故,先罚款,在停职,在吊销资格证书,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3、发生安全事故时,第一受害人都是施工工人,受伤轻微的,简单处理一下;重一点,到致残的,就算赔点钱,以后也不好赚钱。更不要说是伤亡,那就是影响整个家庭。
所以说,我们对安全的认识,要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灌输“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理念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二)、预防为主
1、什么样的环境才是安全生产的环境,那就是无安全隐患,如何做到无安全隐患,那就要认真做好下面几点;
第一点,就是安全费用的投入,安全费用投入主要是企业,这就要企业法人有对安全措施要做到位的决心、信心;不但资金要到位,而且要将企业的决心、信心传达到项目部,传达到每一个工人。资金到位,项目部就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第二点,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项目部管理人员就要按安全规范进行施工,从进场材料合格,到搭设安全,在安全措施实施过程中抓住安全要点、节点,全面积、全覆盖,不留空隙的进行安全防范布置。第三点就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施工机械安全防护;第四点,就是充分了解工人的身体状况,比如昨晚是否熬夜,是否有宿醉,是否缺水和中暑现象等等,还要了解工人心态,像家里出现的什么情况,心态不好等情况。第五点就是充分认识、了解气候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比如冬季衣服太厚,工人行动不灵活等等。
2、如何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第一、要有安全目标?,在项目启动期初,项目部就要制定最低安全目标,比如: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无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无火灾事故发生?、职工重伤率多少,轻伤率多少,还是零事故;文明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确保施工安全等。
最大的安全目标就是零事故,零容忍,所谓的零容忍主要指的是工人发现自己的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措施做不到位就拒绝工作。
第二就是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
坚持定期的安全教育、讲话和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确保安全员持证上岗,支持和发挥群体安全人员的作用。
2、制订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中做到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安全施工责任制度。项目经理部经理、工程队队长、班(组)长和工人按公司规定逐级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经理部设安全检查工程师,队设专职安全检查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从组织、管理、指挥生产方面,认真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随时教育施工人员认真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正确使用“安全三宝”。
(三)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时常发生,主要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和塌方坍塌等。其发生安全事故有以下原因:
1、施工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场所一般多发生于露天环境,环境复杂、高空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等高危险因素多。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安全事故发生产生极为不利的因素,高温、大风、严寒、降雨等恶劣自然气候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工程现场环境如光线不明,视线不畅,通风效果差,物料及器材工具摆放杂乱,道路不通畅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施工人员操作行为不当引发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劳动力聚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安全意识等观念不一;各工种交叉作业,互为干扰,不遵守安全操作守则,任意而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更缺乏有效管理,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分工不明,缺乏责任心,对待事故发生抱有侥幸心理等各种因素都将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3、缺乏有效管理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又一重要原因,事实证明,多数的安全事故发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理责任,缺乏管理也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完善有序的管理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有力武器之一,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管理等。
4、机械设备维护不当,处于不安全状态。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当,缺乏责任意识,设备只用不管,防护装置形同虚设,机件老化不换等等,工地现场防护设施搭建不规范,甚至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防护网破损严重等,都将对人员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5、安全防护经费投入不足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虽然在工程预算时都有一定的安全文明施工费,但是实际上这些费用往往被消减,或者克扣,造成安全保护用品质量差,数量少,起不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6、工地现场水电管理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用电发生的事故也在逐年增加,电箱及线路缺少防护装置,电器设备安装不到位,有的未接地接零或缺漏电保护,电线老化、破皮、随意牵扯等都将导致事故的发生。
五、结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思想,要贯彻全过程、全人员;预防为主是措施,是一种环境,是健康的安全操作机械和方法的人员在安全环境下的工作;综合治理是一种制度。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施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版
[4]曹卫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施手册.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