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焰
霍邱县水利局沣西水利中心 安徽六安 237400
摘要:基础灌浆技术的应用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基础质量,从而为水利工程项目整体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文章通过对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具体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基础灌浆;灌浆技术;水利工程;工程灌浆
引言
现阶段国内水利工程项目发展的势头较好,我国淡水资源相对匮乏,在大型河流上兴建水利工程可以对现有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调节各地的资源配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水资源的不同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循环使用水资源,并且可以为国家提供清洁的能源,减少国家对化石类能源的依赖。基础层注浆作业方法在水利工程实际中应用广泛,其特点是施工简便且对电能的需求不高,综合性价比高,工程实际中合理利用基础层注浆作业方法,能够优质高效地完成各种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作业。
1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意义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首先这一种技术是近些年来新产生的一种技术,是当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技术,并且经受过实践的检验。相比于之前的技术,这种技术更加的先进合理并且存在的问题也较少,给施工的过程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且由于水利工程本身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的马虎,如果其施工质量与建设标准不相符,就会导致影响效应的发挥,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这一技术与水利工程的地基条件有着很好的契合性,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防止渗水,改善地形和稳固地基。这种技术近些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方法也是各种各样,并且各有特色和适用条件,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有效的技术关键技术来进行操作。
2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要点
首先,钻孔。施工单位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保证所钻孔向、深度和位置与设计图纸严格一致,同时为了确保孔壁的通畅度防止孔壁裂缝堵塞,在钻孔工序结束后要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岩粉和铁屑进行清理。其次,压水试验。在水利工程中,经常会见到基础漏水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在完成钻孔工序后往往会进行压水试验,即将水加压后注入到钻孔,并随时记录水压、水量、时长,以此为依据来判断岩层的渗水率。另外,灌浆顺序。由于岩层结构、岩性、断层等因素影响灌浆顺序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在断层单一、钻孔较浅的施工位置会使用一次灌浆的方式,即将混合物全孔灌浆,此灌浆方式操作简单,可以有效提升灌浆效率。还可以在不损坏水利工程的同时加大灌浆压力。
3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3.1做好对土层的勘察
不同的地区地质情况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为了确保基础的质量和效果,就需要对当地做好土层的勘察,避免由于灌浆技术选择错误导致对土层造成影响。比如岩溶地区的图纸就会比较特殊,那么就需要根据地理条件对工程建筑物使用基础灌注浆。所以,灌注浆的方式是可以根据地理环境而改变的,但是也需要在工程前期的施工中,将一些地区的沙土挖掘出来,避免沙土缺少结合度导致漏水的问题,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防渗漏功能。通过对工程周围进行土层勘察,了解当地地理环境和这个水利工程的联系,并且利用灌浆技术确保水利工程的建筑和当地地理环境充分融合。
3.2处理熔岩地段
在水利工程建设前需要开挖地基,但由于地下环境较为复杂,则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所以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尤其体现于熔岩地段,熔岩是已经熔化的岩石,以高温液体形式呈现,不仅温度较高,而且稳定性较差,所以相对来说处理难度较大,虽然目前我国工程事业发展迅速,但在对于熔岩地段地基的处理层面却并未取得明显的进展和突破,所以其处理方式则依然采用传统工作模式和技术为主。一般来说,对于熔岩地段所进行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大致包括:第一,高压灌浆,由于熔岩地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稳定程度相对较低,如果采用冲洗水泥进行灌浆处理,则难以达到要求,并且产生浪费,所以则需要采用高压灌浆的方式,确保填充物的密度得到提高,而且灌浆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到地下,并形成网格形状或条状,进而实现填充处理后稳定性的提高。第二,回填灌浆,如果因为较短时间的岩溶作用和较少的降水量致使岩溶层较浅,则需要采取特殊方式对其地基进行处理,比如借助浅层灌浆施工技术,在该技术的应用当中,首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工具的选择,对岩溶沙土进行挖掘,然后将砂石与水泥按照特定比例进行混合,再进行灌浆,避免由于高压施工对浅层岩溶地段造成冲击,提高处理效果。第三,高压旋喷灌浆技术,高压旋喷灌浆技术主要通过将高压泵的喷嘴安装在地基钻探设备的前端,并使其在高压的状态下完成水泥的喷射,进而促进水泥在处理过程中,最大程度与地基之间进行融合,在水泥干燥后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熔岩地段的处理当中,应当明确熔岩地段的深度,一旦深度大于50米,无论是利用何种方式进行灌浆处理,其效果都会相对较为薄弱,所以需要采用对应的深层灌浆技术。
3.3岩缝竖立灌浆
水利工程的灌浆环节,虽然是按照施工设计要求作业,但仍多次出现水泥浆外溢。经过技术人员的研究最终确定为灌浆液所致。为了预防此现象,技术人员研究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案:第一,限流法。通常情况下是在短时间内控制灌浆液流量、灌浆速度,一般情况下会将流速控制在8-15L/min,应用限流法之后可以相对降低灌浆液的流转速度,使灌浆液可以沉淀并凝结,从而达到灌浆的预计标准。第二,降压法。应用降压法之后可以降低灌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灌浆液的流转速度,在进行灌浆操作时施工人员对灌浆液加注较小压力,使灌浆液在钻孔内可以缓慢流动,加剧灌浆液的凝结速度,进一步增加水利工程的稳固性和可靠性。第三,重复灌浆法。顾名思义,在应用此方法进行在进行灌浆工序时,在工程进行过程中暂停施工,暂停一段时间后继续灌浆,在进行此操作时对暂停灌浆的时间需要格外注意,需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时长,一般建议暂停时间为9小时。
3.4解决漏水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基础层装备建筑,比较容易出现漏水的问题,一旦工程主体产生漏水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将没有办法继续发挥其相应的功能,还有可能引发水利资源的浪费,更有可能造成比较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对人民群众的平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面对漏水问题这个重大难题,现场操作者需要进行一些的前期准备工作。换句话说,现场操作者需要使用改变配料配比的手段,把砂砾和黏稠剂按一定比例融合在一起进行返过滤冲洗,上述两种材质的融合过程一定需要精准的控制,产生一个桥梁的构造,把施工中工程主体发生的裂缝等进行封堵,这样可以把渗漏通道完全封闭就行;另一方面,采用模袋注浆的方式,模袋与模袋之间相互按压能够产生水土流失的这种弊端发生,因此应该严格把控好模袋数量,最大限度的降低出现水土流失的几率,降低漏水问题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水利工程的作用更加凸显,工程建设质量也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方式,可以显著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在开展建设施工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基础灌浆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基础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崔淑红.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55-157.
[2]孙厚刚.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0):166-168.
[3]饶德高.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