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锋
来宾市桂安建筑设计院 广西来宾 54610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员财产和人身安全,必须得到保证,因此相关设计者必须全面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隐患加以排除和解决,其中建筑电气安全的实现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必须提升对于电气设计者的要求以实现电气工程质量的提升。本文从建筑电气设计原则入手,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问题;对策
1 引言
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化步伐深入推进,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电气设计系统也因此得以形成和发展。现代化背景下,建筑设计的复杂程度已非往日可比,电气设计的难度也得到了同步提高,对于设计者能力有了更加严格的标准。我国建筑电气设计系统趋向成熟,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整体设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于电气设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设计者也应反思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2 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在整个电气设计环节其主要作用的有两方人员,一是具体设计工作者,二是工程承包商,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思想意识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设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设计作品多是对其他优秀设计者图纸的模仿,这就可能造成设计图纸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建筑具体需求。这样设计出的电气系统无法满足建筑具体需求,在实际使用过程
中容易出现设计师没有预想到的问题,无法满足用户具体需求,不仅可能给用户带来不良使用体验,甚至后续需要通过改良、凿墙等对设备进行重新安全,还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问题。工程承包商方面,部分承包商通过降低投资标准以获取更大经济利益,不重视原材料质量,多使用廉价劣质材料,这就导致用户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包括电路故障、管道堵塞、能耗高等问题。
2.2 线路敷设不合理
建筑电气设计环节还应加强对于导线的重视,保证进入与地面距离140cm的照明保护,否则就会埋下很大安全隐患。在现代化建筑中,多种电气设备不断增多,其中既有强功率设备也有弱电线路敷设,在具体设计工作中,设计工作者应将线路敷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在具体敷设过程中,强、弱电同管或同槽问题频发,因此人员必须分开敷设强弱电系统。监控以及网络等线路敷设不仅影响到房间布局的美观与否,还对于通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另外设计工作者应该注意对于消防线路与非消防线路的区分,不同线路有不同要求,消防线路分为明敷和暗敷两种途径。明敷情况下,施工者应对线路使用金属导管或金属线槽加以保护,同时进行防火保护;安福情况下,施工者应使用难燃型刚性塑料导管或者金属导管对线路进行保护,同时注意于不燃烧结构内部进行敷设,保护层的厚度需在30mm以上。实际敷设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对消防线路敷设的防火保护进行简化,为消防安全埋下极大隐患。
2.3 节能设计不全面
建筑电气设计占据建筑工程的重要位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质量,而迈入发展新时代,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也为电气设计提出新的要求,节能性也成了其中必须考虑的因素,电气设计中节能性的实现将为社会经济健康绿色发展提供便利性。电气能耗在建筑整体能耗中占据主要位置,因此实现电气设计节能环对于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筑电气设计应分析电气消耗量,要做到既满足建筑需求,又减少不必要消耗,坚持电气使用的绿色节能。但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部分设计人员为了美观程度以及使用质量的提升忽视了对于节能的重视,在选用材料和设备以及线路布置时未将节能环保作为设计的重要一环,造成使用期间电力损失严重,经济效益也较低。
2.4 防雷设计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以及电子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活,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风险也较之前更大。在现如今电力系统面临的种种威胁中,雷击给其带来的破坏力和风险最大,因此实现合理科学防雷也成为电力设计环节必须考虑和重视的问题,需要设计人员投注更多的关注度以保证用户人生和财产安全。但是就目前来看。实际设计工作中较少有设计者考虑到到防雷措施,故而在防雷设计上存在模糊、不系统、不科学等方面问题,在实际操作上直接选用低压架空进线,甚至部分建筑直接忽略应用避雷器,在电缆体系进出线过程中也较常出现操作不规范、内含静电等问题,而专门接口电缆金属导体外皮也未纳入考虑,所有这些都埋下了很大安全隐患。
3 建筑电气设计完善策略
3.1 重视人员队伍建设
电气设计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工作,因此若要提升建筑电气设计质量就要从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入手,通过高素质人才的涌入提升整个建筑行业质量。
建筑电气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创新性强、理论知识扎实的人才队伍,若要实现我国电气设计整体水平,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必须重视对于设计人员的定期培训,其中既包括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包括创新节能理念的树立。电气行业更新速度极快,若不加强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了解和学习则很容易滞后于行业发展,造成自身设计并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因此,不仅是企业组织设计者进行学习,作为设计人员个人也要积极吸纳新知,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加强自身与行业和时代的契合度。另外,企业还可以加强设计师与其他国家优秀设计师的交流,通过进修、交流使其进一步了解行业最新设计技术及成果,并将成果融入之后的设计工作中,维持行业稳健发展。不仅如此,国家应完善对于电气设计以及安装的质量管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严厉打击承包商使用劣质材料的行为,提升建筑整体安全性,保证建筑电气行业健康发展。
3.2 重视电气设计安全性
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时应严格遵照过相关规定,重视细节问题,保证电气使用安全。为防止出现接地电弧短路的问题,人员在进行设计是必须加设漏电保护装置,充分考虑电气负荷,防止出现因负荷过大引发的火灾等问题。另外,在进行使用年限较长的电气设计时人员要重视防线路老化的设计,同时选用耐热配线,在出现火灾时可以阻碍火势蔓延。国家相关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明确指出:“复合材料风管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部的绝热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B1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这也对电气设计者提出了要求,必须重视材料选择的安全性和耐热性,为用户安全使用提供保障。消防建设的重视也格外重要,是人们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保障,设计人员要将此项列为工作重点,通过信息技术的提升以及设备的更新做好消防安全控制、完善消防系统,实现自动报警及灭火,这主要依靠的便是火灾探测器以、气体自动喷射等一系列设备。
3.3 重视节能环保的实现
生态破坏以及能源短缺等问题愈发显露,我国在此背景下坚持发展的绿色可持续,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事业必须将节能性、环保性以及可持续性纳入考虑范围,在满足用户所需的基础上减能减排,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各行各业愈发重视绿色环保的实现,在此趋势下,建筑电气设计者应主动树立环保意识并将其运用于具体设计工作中,减少能耗,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设计者可将变电所置于中心位置,最大限度减少能耗,在照明设备的设计中,楼道等场所应首先选用声控设备,实现绿色环保。按照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室外景观、道路照明应选择安全、高效、寿命长、稳定的光源,避免光污染”“走道、楼梯间、卫生间、车库等无人长期逗留的场所,宜选用发光二极管(LED)灯”可以看出,国家愈发重视电气设计的节能环保,因此设计工作者应将绿色理念通入具体工作。在电气设计工作中融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既可实现用电质量的提升,也是对于能源节约这一原则的践行,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关键意义。具体而言,除了实现供配电系统、变压器、电动机等的节能外,设计工作者应将更多关注点放在用户更加关注的照明设备节能和暖通空调节能方面。就前者而言,节能的实现可以从四点实现:(1)引入更加先进的照明控制系统,其中包括生活中常用的光控以及声控系统等,通过控制端完成节能目标,降低能耗;(2)设计者在最初阶段就将照明节能纳入考量范围,划分区域内对于分辨率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地予以照明系数设计;(3)与土建工程部门合作,最大限度四使用自然光源,对于门窗设计进行优化,通过自然光源的增加减少对于人工光源的需求;(4)对于照明设备应优先使用节能新光源,将其与现代智能设备进行结合,最大限度发挥节能功效。
4结束语
在具体电气设计工作中,设计者必须遵循设计原则、谨遵国家相关规范、立足实际,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并加以完善,探析更加科学设计途径。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节约资
源、保护环境成为各项工程开展应秉承的原则,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城市发展中建筑工程有占有极大比重,因此其中电气设计工作应注重自身的安全性以及节能性发热实现。电气设计人员应首先树立环保理念,实现自身设计理念的更新和转换,在不断提升自身设计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认识到安全性和节能性对于建筑设计的关键意义。主动探究设计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内容,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解决,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平稳,推动建筑行业健康绿色发展。建筑电气设计行业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国家、企业以及设计者的共同努力,因此各方应加强协作,将电气设计质量提升到更高层次,为民众生活带来更强便利性。
参考文献:
[1] 冯岩冰,尹春亮,乔建滨,蔡延玮.高性能长寿命电线电缆在超高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建筑电气,2020(1):45~49.
[2] 段森园,佟胜伟,戴文韬.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分析与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34):134~135.
[3] 建筑电气技术创新与实践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医疗建筑电气设计技术探讨与应用专场[J].建筑电气,2019(11):43.
[4] 张化冰.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提高能力建设赢得广阔市场——访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网工程部主任李永双[J]. 电力设备管理,2019(6):15~18.
[5] 本刊.创新引领行业科技发展,技术共享提升设计品质——2019年年会暨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技术高峰论坛成功举办[J].建筑电气,2019(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