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产业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金丽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王金丽
[导读] 摘要:在精准扶贫的项目中,蚕桑养殖业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精准扶贫产业,蚕桑养殖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养蚕业范围广,产业链长,育种难度低。
        普洱市景东县大街镇农业服务中心
        摘要:在精准扶贫的项目中,蚕桑养殖业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精准扶贫产业,蚕桑养殖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养蚕业范围广,产业链长,育种难度低。它可以迅速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解决雇用贫困农村工人的问题,并帮助贫困地区有效精准扶贫,但在种植业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它极大地限制了整体发展并影响了贫困地区。政府和有关的精准扶贫部门应积极寻求行动解决这一问题,并完成扶贫工作。本文探讨并分析了景东彝族自治县蚕桑业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蚕桑;扶贫目标;问题与对策
        景东彝族自治县蚕桑产业于1995—1997年进行探索性种植,由景东县农业局成立蚕桑办进行试种试养,取得种养经验后,2000年在县财政局成立了蚕桑产业领导小组,主抓蚕桑产业的发展,当年栽桑380亩;2001年栽桑1.27万亩,养蚕105张,产茧4.8吨,蚕农收入6.6万元;2002年栽桑1.31万亩,养蚕4098张,产茧163吨,蚕农收入187万元。2003年,县人民政府把蚕桑产业作为重要产业抓,成立县级蚕桑生产领导小组,引进佳浩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与县人民政府签订了20年蚕桑产业发展合作协议。通过14年的不懈努力,国家、省、市、县投入蚕桑产业项目资金和财政资金4816.6万元,公司累计投入产业发展及厂房建设等资金1.1亿元,终见硕果。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2003年--2018年累计生产鲜茧31377.36吨,蚕农累计收入超过10亿元。蚕桑产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是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1蚕桑业缓解精准扶贫的问题
        1.1蚕桑缺乏劳动力和专业知识
        目前,贫困地区的留守农民不多,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其余的人则是相对年长的农民,缺少大量蚕桑产业人员对蚕桑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这些农民从未接触过养蚕业,对养蚕技术以及养蚕业的管理和运作一无所知,这也是实现脱贫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
        1.2缺乏公司合作和封闭的销售渠道
        蚕桑养殖业的最终目标是将蚕丝加工成丝绸产品,并通过渠道出售蚕丝以获得经济利益。但是,在贫困地区,销售渠道非常封闭,蚕桑产业市场上很少,没有与蚕桑产业合作的公司,农民只能通过自己的个人销售获得经济利益。获得的效率和经济收益将大大降低,这将大大阻碍目标扶贫的步伐。
        2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
        2.1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养蚕意识
        例如,政府部门在启动蚕桑产业之前需要开展广泛的公共关系活动,在搜索和汇总与蚕桑产业有关的信息之后,他们可以创建宣传册并将其分发给农民。了解蚕桑产业的优缺点改变传统观念。此外,为加强公共关系,政府部门可以与村委会合作召开精准扶贫动员会议,这将使大多数农民参加会议,并在会议上将蚕桑产业的商业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利益告知给农民,此外,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多媒体实现种植业,从而在某些地区为农民提供精准扶贫和繁荣的优势,以提高信誉度,使农民能够看到种植业相对于传统种植业的优势。大会上的行业专家深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拥护蚕桑产业,学习蚕桑产业文化,学习蚕桑养殖文化,逐渐改变了观念,促进了当地种植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实现扶贫目标。
        2.2蚕桑产业劳动力增加,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提高了农民的蚕桑养殖技术水平
        为了应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短缺和贫困地区缺乏蚕桑产业的专业知识,政府部门配备了先进的高级蚕桑设备以增加经济投资,有效地增加该地区的劳动力,并改善该地区的蚕桑文化整体水平,并且必须积极引进技术实现扶贫目标的区域经济利益。
        例如,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是“精准”一词。

因此,在增加劳动力之前,政府部门需要加深对贫困地区的了解,并创建有关该地区生态环境和附近居民的详细信息,了解并选择合适的地点来建设蚕桑养殖场地。此后,政府部门可以立即增加经济投入,以丰厚的奖励,吸引在外面工作的年轻人,并返回该地区发展蚕桑养殖业并增加蚕桑养殖文化劳力。此外,在农民的种植技能问题上,政府部门必须首先引进先进的种植设备和技能,培训农民的种植技能,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化指导。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蚕桑实验建立示范基地,使养殖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蚕桑技术水平,并在培训中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提高蚕桑养殖的效率,此外,政府部门与村民委员会进行了有效合作,使蚕桑养殖者能够了解蚕桑养殖取得显著成果的某些地区,并从他们那里获得足够的学习和实践经验,以提高蚕桑养殖者的水平并促进种植业的蓬勃发展。
        2.3积极寻求公司,合作并扩大销售渠道
        蚕桑养殖业主要包括工业,农业和贸易业,与各个产业密切相关。企业在蚕桑养殖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企业的主要业务是丝绸加工,作为市场的主要组织,企业拥有广泛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因此政府部门和村民委员会通过发展养蚕业积极参与实现该地区的扶贫目标需要找到一家公司,了解市场状况,扩大销售渠道,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并走向财富以加深与他们的合作。
        例如,政府部门充分观察蚕桑市场和丝绸市场,选择经营理念优良,影响力强,技术水平高,合作销售渠道丰富的公司和专业技术人员,优化蚕桑产业组织,开辟专业化,产业化道路,促进产业发展。此后,该公司可以立即为该地区不断发展的行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这意味着蚕桑养殖完成后,立即可以执行加工,包装和销售的整个过程,从而减轻当地的负担,增加该地区的经济利益,并使该地区摆脱贫困。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
        3现代农业形势蚕桑产业的发展对策
        3.1利用政策鼓励措施,抓住发展机遇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的复兴,并试图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这是当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蚕桑产业的发展也将被激活,并密集出台的政策措施将蚕桑产业发展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关键时刻,相关的农业劳动力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蚕桑业的稳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利用相关优先事项及时解决发展问题,并进行投资和发展。可以吸引其他渠道。发展大规模经营,通过国家发放的补贴扩大发展规模,实施国家鼓励蚕桑养殖的政策。
        3.2发挥蚕桑产业的相关优势,提高蚕桑的品牌知名度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在发展蚕桑业,因此在蚕桑种植养殖业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国拥有大跨度的南北纬度和丰富多样的气候,丰富的地形类型,可以满足蚕桑业的各种地理条件,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例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生产基地相对集中)这些基地具有较强的二级加工能力,并且形成了一些小作坊,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链。形成。缫丝,织造,印染,服装加工等一系列环节被链接在一起,形成一条广泛应用于服装和丝绸加工的产业链,从最初的育种到品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意识,产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行业概念,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好评,并享有很高的工业声誉。因此,江浙地区将继续利用这些优势,完善产业链的细节,然后通过各种促销手段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并传播到国外以进一步发展蚕桑业。
        4结语
        简而言之,蚕桑产业具有投资少,产业长,地位明确的优势,是针对扶贫项目的重要产业。积极参与优质企业的发展,提高养蚕新技能和新人才的水平,开展深入合作,了解市场状况,拓宽销售渠道,切实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吴婧婧,等.广西蚕桑产业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蚕业,2017(3):44.
        [2]郭昶,刘明鲁,熊晓军.陕西省蚕桑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蚕业,2018,39(03):53-57.
        [3]石美莲,冉景慧,叶建美.花垣县蚕桑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作用调查与对策思考[J].北方蚕业,2018(3):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