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电气安全与绿色节能新产品的创新及应用 戴军历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戴军历
[导读] 摘要:一种新连接技术是通过改变传统接插件供电连接方式,降低了供电线路中的传输损耗,用母线分流方式解决了电气回路中的安全问题,达到远距离传输安全供电。

        浙江捷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一种新连接技术是通过改变传统接插件供电连接方式,降低了供电线路中的传输损耗,用母线分流方式解决了电气回路中的安全问题,达到远距离传输安全供电。远距离母线分流连接技术是把电气回路中的分支管线进行一体化整合,相对于传统拉手式连接技术,在线性连续照明亮化工程中减少的线路能耗在7%以上。“傻瓜”式安装施工,解决了工人技能不规范引起的施工缺陷,减少了高空作业的风险。规范了施工工艺,使一致性得到了提升,与建筑物外墙的融合性好。
        关键词:照明;电气安全;绿色节能;一体化连接技术;
        1照明行业的现状与痛点分析
        1.1行业现状
        当前LED照明市场日渐兴起,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已有一部分灯具摒弃了传统的手工作业的生产模式,进入了自动化生产的“智造”模式。照明灯具的施工安装,现阶段还是以传统的人工安装方式。
        1.2痛点分析
        1.2.1 前段时间,LED景观照明墙着火和建筑物照明线路被烧毁的的视频在网上时有发布。
        我们作了广泛的研究和实验,认为发生上述事故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差异性的问题
        涉及到相关标准滞后,生产安装工艺落后的问题。
        2)安全性的问题
        目前照明行业采用的连接技术不外乎以下二种:
        a连接技术一(如图1所示)
 
        图 1
        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国连接技术之一,所谓拉手式连接技术安装简单,缺点是插头和插座之间的接触电阻会随着级联数量的增多,接触电阻会因此累加。
        外日晒雨淋和紫外线对线材外表的老化作用,水汽渗入产生氧化和腐蚀导,加大了接触电阻,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可燃物发生火灾。
        b连接技术二(如图2所示)
 
        图 2
        这种连接方法也叫总线分流接入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插头和插座之间的接触电阻,减少因接触电阻产生的发热现象。分支线路接入总线,大多采用人工分线现场接入操作,分支线路接头的紧密与否,跟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施工现场的复杂程度有着密不分的关系。
        在高空作业时,操作的复杂化会产生不容忽视的质量一致性问题,以及严重的安全隐患。
        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存在着差异性,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将会受到影响。
        3)融合性的问题
        照明电气布局高低压并行,线路分支多电源无法统一管理,项目与建筑物的融合性差隐患多。
        连接技术的创新应用与特点
        通过对行业现状及痛点的分析研究,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连接技术-照明用一体化连接技术(如图3所示)。

 
        图 3
        图3所示采用大电流分流模块,通过总线将电源输送到照明施工现场,通过取电模块供给灯具或电器使用。
        2解决了施工中的差异性问题
        2.1.2增加了总线电能的载荷量,一个电气回路的布灯数量增加。
        2.1.3、分流模块的标准化设计,使产品广泛应用到交通运输,办公教育,工矿企业,智能家居等场合,适用多个市应用场。
        2.1.4 取电分流模块的标准体化设计,可以去除线条灯具的防水铜螺帽,防护等级达到IP68;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使施工安装方便快捷。
        2.2解决了安全性的问题
        2.2.1传统的灯具安装,大多采用总线供电分支线路接入方式。长期日晒雨淋,线路老化极易引发火灾事故。采用照明用一体化连接技术的大电流分流技术,解决了线路老化发热的事故隐患,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2.2.2照明用一体化连接技术采用了如下方法来解决安全问题:
        照明用一体化连接技术其机械结构与电气结构参照GB/T7000.1的安全要求进行设计,安全性能有保障。
        实现1000W-3000W集中供电(24V-48V)。解决了布线乱的状况,达到了50-100米远距离供电。
        在多电源不同功率主类别灯具混合用的场合,无需交叉布线,避免了电气事故的发生。
        防呆式模块,接线出错率为零,避免因安装操作失误而产生事故。
        模块采用IP67的防水倒扣,使用和安装更方便快捷,质量更有保障。
        2.3 施工安装一致性的问题
        2.3.1低压分流、模块扣合、集中供电的方式,使产品在使用中更加安全可靠。
        2.3.2大电流分流配送模块的应用,减少了分支管线耗材、在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中减少了维护成本,节能效果明显。
        2.3.3卡扣连接,安装便捷。
        2.3.4集中配电管理,与建筑完美融合。
        3节能效果分析
        3.1机械防水,防护等级达到IP67以上。去除进出电源线,无需单独布线施工,安装和布线过程合二为一,缩短了设计施工时间,节约了材料成本。
        3.2实际工程的节能效果
        3.2.1在某市的“快速路网工程亮化项目”中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
        公式  I=P/U  R=ρ*L/S  △U=2*I*R;
        3.2.3采用上述述公式节能效果(过程略),节能比≈7%。从上可见,此技术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 GB 7000.1-2015 灯具 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2] 周志敏,纪爱华.LED、OLED照明技术与工程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 周志敏,纪爱华.LED照明技术与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