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青年员工提高创新水平的探索研究 范荧柯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范荧柯
[导读] 摘要: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青年在企业发展变革中起着先锋队和主力军的作用。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6
        摘要: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青年在企业发展变革中起着先锋队和主力军的作用。然而由于时代的变化,青年员工的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青年员工在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及时了解青年员工诉求,增强青年员工的归属感,以此稳定青年员工队伍,增强企业核心凝聚力与战斗力。
        关键词:新形势;青年员工;创新水平;优化措施
        1 引言
        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国有企业当前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关键岗位、重要岗位进行人员调整时出现断层现象,青年后备干部储备不足等问题接踵而来。青年员工理论知识丰富、思想活跃而又富有激情,对新工具、新方法的学习能力较强,可以说是企业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青年员工在企业转型发展时期对企业改革的杠杆作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2 影响青年员工稳定性的因素
        增强青年员工队伍稳定性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通过调查发现,青年员工的流动性相对比较高,尤其是工作环境艰苦的企业中青年员工流失问题更为突出。剖析造成青年员工稳定性差问题的因素主要。
        (1)青年员工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由于青年员工基本上属于独生子女,其生活环境比较优渥,优越的环境促使青年员工树立了较强的个性,独特的个性导致青年员工在工作中缺乏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尤其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面对外界巨大经济利益诱惑时,其会毫不犹疑地选择环境更为舒适的工作岗位。
        (2)企业对青年员工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青年员工归属感不强
        根据调查,虽然企业对于青年员工培养也投入了相应的物力,但是整体而言企业对青年员工的包容性不够。例如,当青年员工出现工作失误时没有帮助其查找原因,而是一味地埋怨,结果导致青年员工对企业失去工作的动力。
        (3)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晋升空间有限
        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是激发工作动力的重要因素。比如:石油钻井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其内部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这样一来企业内部的“好事情”基本轮不上青年员工,而苦、脏的工作则由青年员工担任,尤其是针对青年员工的晋升空间比较少,严重制约了青年员工的工作创新性。
        3 新形势下对青年员工提高创新水平的优化措施
        3.1 青年员工立体式、全方位培养模式
        (1)培训方面。企业定期组织技能培训、管理知识培训、党建知识培训等,提升青年员工的各项技能,尽快使其成为新时期企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还要加大培养培训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内训师的能动性,将“转训”工作落实到位。对于一线生产员工不仅仅培训业务技能,也要融入管理技能的培训。
        (2)轮岗交流方面。在企业转型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性的,需要人才具备综合素质。通过内部公开竞聘,很多在职业上有规划、有想法的员工跳出自己的舒适圈,锻造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对培养企业转型关键时期需要的青年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综合型人才的锻造需要多岗位工作经验的积累,要制定部门负责制,对于人才交流期间的情况实时追踪指导,建立人才培养日志。
        (3)后备干部方面。

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培训、经验积累阶段,还需要给青年员工“压担子”,搭建后备干部梯队,让后备干部承担更多的工作职责,建立单独考核序列和绩效档案,不断完善和优化干部选拔机制。
        3.2 以人为本
        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敢于实践,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但也存在着定力不强、幼稚天真等缺点,需加以思想指引,确保其思想、行为与国企新时代发展步态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国企根据青年员工思想特点、行为习惯做好思政工作,在以人为本原则指引下提高思政工作有效性。例如以国企青年员工为依托搭建网络互动平台,运用网络用语、图文兼具形式推送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文章,鼓励青年员工在线交流,通过及时互动给予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在转发、点赞、评论中增强青年员工思政工作参与感,赋予思政工作灵活性,使国企思政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3.3 创新模式
        青年员工思维活跃,滞后、单一、僵化的思政工作无法引发青年员工共鸣,为提高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国企需积极创新工作模式。例如,国企可开设“员工图书馆”,在青年员工闲暇时间提供借阅服务,为青年员工推荐充满正能量、思想先进的书籍,继而以“全民阅读”活动为依托展开思政工作,使工作形式更为新颖,避免硬性灌输引起青年员工抵触情绪。再如,与地区图书馆合作提供线上阅览服务,整合地区思政教育资源,推动国企思政工作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创新发展。
        3.4 创设网络学习空间,坚持正确的新媒体舆论引导
        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员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要渗透在员工的整体工作中。所以,要积极创新传统工作方式,构建全新的网络学习空间,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例如,可以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安排青年员工参与相关思想培训活动,应用微课等新媒体手段,积极参与到青年员工的讨论中,全面提升其学习效果。由于网络环境具有复杂性,难以完全规避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要为青年员工构建良好的政治学习环境,让其养成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通过对新媒体资源的积极整合,形成完整的新媒体教育资源,并积极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同时,要密切关注新媒体舆论的发展动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对青年员工思想层面进行深层次的指导。此外,企业是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必须坚持自身建设,通过发挥新媒体资源的传播优势,通过开展企业文化活动、自媒体公众平台等舆论宣传手段,积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升青年群体的整体素养。
        3.5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多渠道晋升机制
        首先,企业要加强对青年员工职业规划的引导,帮助青年员工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剖析青年员工流动性高的主要因素就是青年员工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因此,企业要在青年员工入职岗位培训的过程中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以此激发青年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其次,企业要优化青年员工人岗匹配制度。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由于青年员工的个性、特征不同,因此,企业要结合不同青年员工的特点为其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以此最大化发挥其个人价值。同时,适合自己的岗位也有助于调动青年员工工作的激情。例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构建动态化的岗位调整机制,对于能力超出现任岗位的要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最后,企业要构建多元化的晋升机制。晋升是激发青年员工工作动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要增加对青年员工培养的比例,增设针对青年员工的领导岗位,以此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
        4 结束语
        总之,青年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基于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尤其是互联网对青年员工所造成的冲击影响,青年员工流失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面对新形势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关心青年员工成长,做好积极引导、思想疏通、感情留人,以此稳定青年员工队伍。
        参考文献:
        [1]孔凡文,李鲁波,修宏伟.建筑施工企业青年员工工作稳定性影响因素[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35-39.
        [2]林长青.80/90后员工管理新思维[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