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 周玲丽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周玲丽
[导读]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一年比一年快,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  655607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一年比一年快,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新农村的建设既可以改善居住环境,又可以把农村的经济发展起来。主要是讨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所以总结了里面一些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
        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因为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管理方式一代代沿袭下来,就导致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还在用老一套的管理方式。随着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的诟病越来越多,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已经成为最大的绊脚石,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因地制宜,调整管理方法,才能更好的进行经济管理。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最主要就是做好新农村的建设,因为新农村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国家对于农村基建设施所付出的精力和资金也在逐年增加。新农村的建设既可以保证农民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而且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存的问题
        2.1 农业经济管理队伍专业性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人才专业水平不高,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当遇到一些新事物和一些新问题时,很难进行变通。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人才知识储备的要求越来越大,专业性不足易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知识滞后、行动力不足等问题的出现,从而使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越来越不好。同时,专业性不足就无法完全贯彻落实国家的农业政策。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应严格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不断鞭策他们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2.2还是采用老一套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与制度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已经有了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我国是由小农经济作为主导载体,所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也是依据小农经济来制定的。对于当时来说,这种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完善,这种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滞后于现代的发展速度,满足不了农业快速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但我国还将长期延续这种农业方式,不可能完全不用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因此要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朝着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2.3 基层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没有多少认知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经济发展,也同样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成效,国家颁布了许多政策来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乡镇工作人员是国家政策在农业经济管理上的主要执行者,他们促进了国家政策的落实,他们的重视程度、对于政策的了解程度在很大一方面上影响着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许多管理者对于政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当政策上传下达时,管理者无法做到耳提面命,易出现基层人员对于政策认识程度较浅的情况。所以,基层层面加强干部的思想学习十分必要。
        2.4农民群众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不了解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都还在往城市输送劳动力,大多数知识分子进入城市,留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目前虽然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现代化农业模式,但是大部分农民群众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认知、理解、响应程度都不足,加之许多乡镇地区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宣传力度不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政策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不能顺利的展开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限制了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做好农业经济管理
        3.1用新一套的监督体系
        首先,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要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顺应新农村的整体发展思路,还要考虑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创建一套可以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经济管理方案。从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来看,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产,都能成为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实行符合当地农村发展的一套管理体系,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农村经济发展,并且对于发展中的事情也可以更有效地监督。其次,要完善好农村金融管理制度,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年提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外来企业给农村带来大量资金,从而使农村经济可以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对金融制度的管理和完善使十分有必要的。保证在农村经济活动中资金投放到位、使用合理,才能更好的进行新农村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有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对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管理事实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如果发现问题,才可以高效简洁的处理,落实保障合理的规章制度,也将农村经济管理活动的内容公开化、透明化,真正让农民参与进来,当自己的主人。
        3.2根据实际创新管理方法
        在进行管理方法更新的过程中,要结合每个农村的差异性,以及从当地农村经济活动的特色出发,实行不同的经济管理方法,使农村经济可以快速的发展。首先,要对当地的农业经济进行全面分析,同时根据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其升级,制订适合当地农村进行经济活动的管理方案。。比如有些地区农产品销售占据一定的优势,当地政府就要大力扩宽销售渠道,做大整个的销售规模,在销售渠道上大力支持,促进市场经济的融合,才能有效的提高竞争力,全力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打造出一个完整的销售链条,才能更好的把握市场上的机遇,使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得到有效提高。其次,要结合现代化互联网的技术,才能更有效的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型的突破。比如针对某些农村地区农产品质量优但销售困难的现状,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农村产品的销售不局限于线下模式,结合大型电商平台或者直播平台,进行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在扩大农村经济活动的渠道的同时,更好的推动农村经济综合发展。
        3.3吸引大量的人才
        首先,在进行人才队伍保障建设过程中,要分析现在的农村人员的特点,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弊端,有正确的见解并相应地加以解决。如果当地的人才队伍中没有与专业相应的人才,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进。如果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素质不高的现象,要不断进行培训和教育,提升其队伍整体素质。总之,要根据队伍的实际水平,进行全面的素质能力提升。其次,要改善好人才的福利制度。农村地区的工作环境比城市差一些,要结合当地人才的实际情况和整体收入情况,对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福利加以改善,才能把人才留下、引进更好的人才,把农村地区的人才队伍水平给得到有效提高。最后,要对人才的培养制度进行职业化发展,从职业提升的角度不断培养新人才,对农村经济管理的人才制订职业化发展规划才能更好的让人才放心,自愿主动的留在农村进行发展建设。
        3.4加大人民群众的知晓程度
        农民群众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深,对管理工作的运行十分不利,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参与进来。第一,要切实根据当地政策和农业经济管理标准,向农民群众普及专业知识,必要时开设经济讲座,还要做到根据农民群众经营的内容督促他们养成经济管理意识,为其提供一些建议来促进他们的进步。第二,有关部门要多来农村进行实地访问和考察,及时发现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通过指导不断帮助农民群众积累经验。第三,对当地农业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能术业有专攻,更有效地为当地农民解决问题,普及一些农业经济管理知识。
        总结: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要想把发展农业经济的速度加鲁哀,必须把农业经济管理给重视起来。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也应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因此,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就必须以农业经济管理为重,把农副产品的竞争力体现出来,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管理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先锋效果,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王春红.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财富时代,2019(12):230.
        陈宜品.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中国商论,2019,(22):205~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