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赵新建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赵新建
[导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自然资源却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人民政府  山东滨州  256655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自然资源却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作为自然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林业资源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挑战。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滥砍滥伐的现象频繁出现,导致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有效的扭转这一情况,必须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接下来,本文将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林业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引言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供给,其中林业资源作为我国极为重要的一种自然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能源基础。近年来,我国政府越发重视林业资源的科学利用,并积极采取相应方法改善林业资源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将生态发展的观念作为林业资源开发的指导,已经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
        1加大生态建设投资
        基于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具体状况,相关部门需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序发展,对相关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为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保障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通常情况下,林业生态建设需要购买栽种和维护幼苗。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设备仪器日常维护,引进先进技术,养护优质林木,林木防火,林木药物喷洒,林业正常维护是其极为重要的关键性内容,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顺利进行林业生态建设。在对林业生态建设进行投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科学钻研高度重视,不仅需要钻研林木培养方法,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林业资源保护策略。与此同时,在林业开展具体工作时,检测仪器和生产设备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对检测技术加大科研投资。在林业维护方面,进行防火救火工具的合理更新,对林业病虫害加大药物投入,确保林业健康生长。
        2林业资源的生态环境作用
        2.1生态作用
        森林资源为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能源基础,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能够反映国家对林业资源的使用情况。然而,林业资源不但具有经济方面的价值,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林业资源可以稳定大气成分、调节当地的气候、净化当地的空气,合理的林区品种搭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对当地生态环境有积极的意义。
        2.2经济作用
        相较于近些年才逐渐获得重视的林业资源环保开发,林业资源的经济价值早年就得到了很好的认识。木材对于我国许多行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尤其在建筑、家居行业,木材的使用更加广泛。木材在造纸和印刷行业的作用也同样不可替代,林木的高经济价值是人们加大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首要原因。
        2.3社会作用
        利用任何一种资源进行生产,进而形成一种产业,其中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人为参与。林业资源的使用就是较为明显的体现。它需要人们对林业资源加以利用,以科学的方法带动林业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林业资源也是当地生态的重要参考,人们可以通过对林业资源进行分析,得出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并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治理措施,保证林业资源和人类生存的和谐发展。
        3林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法
        3.1做好环保工作
        对于林业环境的保护工作来说,与人类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非常大的联系,不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极为复杂,而且任务难度也很高。为了全面发展林地经济,首要工作是对现有的生态环境予以重视,将其视为基础,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环保建设工作的实际效果,为经济的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将以人为本的基础原则渗透进来,确保人类能够和大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使得其基本作用得到发挥,促使环保工作更具常态化特色、科学化特色及制度化特色。这样一来,林业经济发展将会和环保工作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增长,促使我国林业产业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
        3.2改变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思路
        从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林业资源开发主要还是以开发为主,而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还不是很到位,因此大多情况下都是先砍伐,再对砍伐区域进行统一种植。虽然这种模式会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但是长期以往,对于林业资源的建设并不是十分有利,会导致森林覆盖面积越来越小,生态环境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以及土壤松动等生态问题也不断出现。这种模式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存在很大的冲突,对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开发型林业发展模式进行转变。要在开发和保护中找到平衡,如自然科技园和生态保护区现在正在大量进行的林业建设,不仅可以改变林业单一的经济收益模式,还能从中更好地平衡经济开发与林业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2]。
        3.3加大林业产业环境保护力度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漫长且复杂的任务。相关部门必须从根本之处认识到林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做好林业保护工作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林业环境保护队伍当中。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监管工作,有效融合多方资源共同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贡献。除此之外,在开展林业环境保护工作时,要进一步做到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4完善开发保护机制
        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开发保护机制的科学完善能够对其协调发展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进行开发保护机制的科学完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确保权责分明,必须明确划分林业的开发使用权和保护权,明确职责大小,对我国现阶段政府部门在林业保护工作中的弱势地位进行科学改善,尽量细化监督职能,确保有效落实林业保护工作,对现代林业的经济开发和生态建设进行有效协调。其次,政府部门在承包林地之后,需要进行生态保护协议的合理签订,确保承包方在具体使用林地过程中明确自身具体值,对其一味索取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遏制。最后还需要强化林地保护立法,在我国现阶段领地保护立法普遍为原则性规定,内容缺乏具体性和可行性,导致政府部门在进行部分工作时无法可依,基于此,需要加快立法,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林地保护法律的合理制定,确保其可行性。
        3.5采取无公害综合治理措施
        林业部门可以根据林地的自然环境和多发性病虫害的种类,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引进相应的昆虫天敌,对病虫害进行无公害防治。生物防治的方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远远低于农药,同时也提升了树林中物种的多样性。引入鸟类进行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鸟类本身就是虫害的天敌,引入适宜的益鸟能增强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避免病虫害的突然暴发。此外,还可以引入微生物进行防治,但在引入之前要充分研究林业内病虫害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微生物[2]。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自然资源正在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其中,林业资源的坡坏现象尤为严重。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扭转这一现象,我国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林业资源管理机制,有效弥补传统林业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推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林业资源管理的始终,并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稳步运行,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强.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7(08):25.
        [2]温文宇.林业技术发展的现状与途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6(06):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