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 毛丽扎•朱玛汗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毛丽扎•朱玛汗
[导读] 摘要:新时期发挥下我国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对农业机械生产有着直接影响。文章通过对农机质量进行分析,从实际问题出发探讨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方法对策。
        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镇农牧业机械管理站  新疆阿勒泰  836500
        摘要:新时期发挥下我国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对农业机械生产有着直接影响。文章通过对农机质量进行分析,从实际问题出发探讨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农机质量;质量监督;监督管理;农机管理
        引言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能否及时、全面地掌握农业机械化发展动态,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高质量发展十分必要,由此可见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农机质量定义
        农机质量是结合了产品质量及其应用效果,包含服务、作业、产品及维修等方面质量。农机作业质量是指农业生产中农艺要求、作业标准、操作技能及机具状况的优化组合,可将农机使用效果充分反映出来,服务质量、产品质量及维修质量均需要通过作业质量进行检验;农机产品质量包含农机产品可靠性及售后服务等,以此为依据判断农机是否与农业生产需求相符,是提高农机化程度的前提;农机服务质量是贯穿于农机化发展全股从而航,对于将农机化综合效益是否充可充分发挥出来具有重要意义;农机维修质量是通过维修后,农机可满足使用要求,是农机质量的保障。
        2我国农机质量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农机企业质量意识不强,存在“重生产轻质量”的现象
        从近几年上海市开展的乘坐式插秧机、谷物联合收割机、蔬菜播种机等机型的农机质量调查中发现,农机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零配件质量问题及装配质量问题等。在上述问题产生后,产品的维修售后服务问题渐渐显现,如维修网点较少、三包服务跟不上、各维修点配件设备不齐全、维修保养费用过高等。个别企业还存在三包期限内向用户收取零配件费用、要求用户将机具拖至维修点才能进行维修等不合理行为。以上问题皆体现了农机企业对售后服务缺乏重视,对农机售后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较为缺乏,以及农机质量监管部门对企业售后服务的监管力度不够。
        2.2监管效率不高
        在农机质量监管中,企业获得证书后,对于质量管理则有所放松,监管部门对产品强制认证、生产许可认证等方面缺乏严格监管。同时,监管方法也存在一定不足,完成质量调查,各省将会为公众公布调查结果,但由于各地区评价指标、方法判定及调查形式过于多样,缺乏统一标准,对于安全鉴定及重点检查仍未展开。在面对不发厂商时,普遍缺乏惩处力度,经常以罚代刑,罚款金额不具有代表性。另外,部分企业在售后过程中,出现故意拖延、推卸责任的问题,而投诉机构并无执法权力,对于此类投诉无法有效处理。
        2.3农机质量监管信息传递不畅,农机用户缺乏维权意识
        在农机质量监管过程中,监管信息大多通过政府网站集中发布,大量信息没有实现及时共享,农机用户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称,易使得不法农机厂商钻空子,损害农机用户的消费权益。此外,当下的农机户以农民为主,其法律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农机使用者参与农机质量监督的意识不强,大多数用户对农机投诉维权知识不够了解,他们迫切需要了解更多有关农机具的补贴政策、“三包”服务政策、农机维权渠道等相关维权知识。这便需要有关部门利用各种有效渠道向农机用户传播相关知识信息,向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农机售后保障。
        3农机质量监督与管理措施
        3.1农机企业检测用仪器设备的规范检定或校准
        企业需要知道如何进行检测设备标准的检定和校准。文章介绍了几种常用测试设备的检定和校准方法。第一,PTO试验台。

PTO试验台一般包括以下参数:转矩、油耗、转速、进气压力、排气背压、温度。第二,液压提升试验台。油压升力试验板凳测量3个参数、升力、扬力变位以及安全阀的开放压力。一般来说,提升力具备张力传感器和显示器,开口压力具备压力传递装置、显示器。可以从测试板凳上拆卸,并向测试机构发送强有力的值和压力的验证、校准能力。抬高位移可以用校正的钢带测量,一般地方自治体的研究机构都有这个能力。第三,声级计。噪声测量用声级计还应送有资质的测量机构检定,省市计量研究机构一般都有。第四,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和强度检测仪。虽然该仪器的省级计量机构大都具备这种能力,但是关键问题是该设备的检定结果与安装位置有很大关系,检定前应考虑工厂实际检验的方便性,检定后不能移动,否则需要重新校准。
        3.2设立单独的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并明确职能
        要想确保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的规范化建设,第一,保证农机质量投诉渠道的顺畅性,完善投诉工作制度,加强投诉监督网络体系的建设,方便农户可以及时向农机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投诉。第二,优化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充分发挥人员职能作用,业务人员在进行调查调解时,严格遵照工作标准和行为准则进行。第三,明确工作标准,遵循属地管理、就近处理、首问负责的工作原则展开工作。第四,相关部门应当统一编印出关于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知识的宣传画册,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宣传的对象主要包括农机企业、合作社、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等,向他们宣传有关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的法律法规并明确投诉维权的渠道,同时也向农民群众传授辨别伪劣农机产品的知识,可随时进行农机质量的咨询和投诉,以此扩大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的社会影响力。
        3.3加强农机用户培训,壮大农机消费维权队伍
        随着农机消费维权网络的建立,对广大农机用户、农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联络员的培训刻不容缓。对于农机消费者,农机部门应发挥宣传作用,通过组织培训班、网络发布信息、派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机用户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等农机消费有关的法律法规,使农机用户不仅能掌握农机使用维修的基本知识,也能在遇到农机质量问题时拥有一定的投诉维权的相关知识。对于农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农机消费维权网络建立的同时,应充分落实自己的工作职责,提升自身法制水平和业务水平。对于农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定期组织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水平能力提升的知识培训,为如何更好地服务农机消费者、妥善处理各种农机质量投诉案件做好充足的准备。
        3.4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开展质量督导、质量调查、公布投诉结果等活动,其过程需要付出成本,其结果涉及购机双方利益,事关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和政府公信力,规范开展十分重要。制度是效率的保障,同时可以兼顾公平。目前,不少地方投诉监督机构建立了投诉受理、投诉处理、信息报送、重大质量事件报告、投诉档案管理等制度,没有建立的地方应迎头赶上。制度建设时需要关注:一是将中央与地方之间、省区之间、省级与市县级之间、行政管理与受委托单位之间等工作职权、接口关系纳入其中。二是处理好投诉监督诸方法的关系,回答好何时仅仅进行日常投诉即可,何时要启动质量督导,何时又要启动质量调查,何时要面向社会发布结果。三是明示权限与流程,设置监督环节,避免使投诉监督机构、投诉处理人员成为被投诉对象。总之,让制度保障各级投诉监督机构和人员规范开展工作,并持续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农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与农民利益、农机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构建法治支撑体系、建立保障服务机制、加强宣传教育、规范市场监督、开放第三方检测的方式,有效建立农机质量监管体系,从而提高农机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标.新时期完善农机质量监管体系的思考[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9(12):24-25.
        [2]廖毅强,韦家钦.加强农机质量管理助推农机化事业发展[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9(4):15-16.
        [3]张立.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J].南方农机,2019(1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