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电网企业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构建营销配电信息平台和GIS信息平台,改进管理模式能够确保对其营配集成系统科学构建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推进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使其更好地满足现代电力事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营配系统;管理应用;实践
引言
营配系统集成管理应用价值相对于配电PMS系统而言,营配系统科学实施集成管理能够确保预判停供电区域并向客户发送停电通知,使停电范围更便捷、精确;提升现场工作效率,确保科学分析营配集成配变供电能力和相关线路,让电源点信息和相关用户台区变更更合理;确保整个系统内的相关业务和数据实现互通互联,科学构建用户模型、设备模型和电网模型;确保有效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使其相关用户业扩报装流程大大缩短。
1营销管理的现状分析
1.1营销管理手段与市场需求相背离
企业的营销管理手段与市场需求之间并不匹配,具体表现为:第一,员工的营销意识不强,没有及时利用信息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有效记录,或是营销数据信息记录不够详尽,影响到电力营销管理整体的质量;第二,部分企业营销人员呈现出文化程度、综合素质不高,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接收能力不强,职业能力较低的局面。
1.2电力营销工程质量低下
电力营销工程总体呈现出质量较低的状态,在电力营销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中,项目人员一味地追求工期,忽视了在建项目的质量、安全等诸方面性能,有的项目在建设中期就能发现质量问题,甲方判定不合格而要求重建,这一方面给企业造成了不好的评价,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项目返工造成的工期延长,人力、物力的再投入都给企业了造成巨大的财务损失,而当项目建设完成后又出现质量问题,这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1.3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供电企业营业厅工作人员素质较低,无法适应目前新环境的需求。供电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是以往的传统模式,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年龄较大,素质较低的情况,不具备服务意识,也没有学习上进的心态,使得电力企业在进行革新时较为困难,人员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传统的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目前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提高电力企业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提高和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
2营配系统集成管理构建策略
2.1重视系统的操作与维护
从系统的具体操作角度分析,操作的过程需要人员对运行原理和环节要点全面的了解,从系统维护的角度来说,虽然集成式系统在运行效率和运行模式上更先进,但也存在系统运行中的故障影响范围较大的不足。这从侧面反映出了系统维护在营配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意义。对此,负责进行管理和维护的工作人员,应当着重提高自身的维护管理技术和能力,确保做好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及时排除与处理故障,确保营配系统在运行中保持稳定性和持续性。
2.2营销管理的理念
针对当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相关供电企业首先应创新电力营销管理的理念,树立新颖的营销管理意识,首先应加强对市场和用户的分析、研究工作,技术、有效且准确地收集用户数据信息,了解当前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同时加强与兄弟单位的合作,以促进企业电力营销质量的提升;其次,相关电力企业还要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促进他们转变营销思维,增强营销竞争意识,并掌握新颖、先进的营销手段,全面提高企业店里营销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受众,在保证企业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2.3改进营配集成系统
通过科学构建营配集成系统,能够更为高效的管理供电企业停送电通知、线损考核以及抢修施工等多个方面,进而确保供电企业在配网和营销工作中具有更高的运营管理水平。还可以使配电PMS和营销系统初步实现联动作用,确保营销系统和配电生产过程中相关资料符合具体情况,进而保障配电系统和营销系统科学形成信息共享模式。
2.4提升电能计量装置信息的技术水平
电力营销工程的项目管理需要非常重视对反窃电的控制,施工前,要进行全面的排查,要排查电力互感器和连接线之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有被窃电的风险;另外,要提高相关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对新产品、新设备的认识,在用电检测过程中能通过专业设备的辅助进行安全检测,保障用电安全;再者,要提高研发创新能力,运用科技优势研发出具有计量分析和监控能力的监控系统,优化反窃电的相关设备和体系,提升电力系统的反窃电能力;最后,可借助目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为电力营销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便利,通过搭建互联网信息技术管理平台,为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项目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5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营销管理的信息化
企业要对营销系统中的新概念和新技术积极引进,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予以充分利用,建立健全相应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实现电力营销管理的规范科学化、管理集中化、缴费银行化、考核制度化等,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对系统的用户信息予以建档管理。将用户信息在网络上登记,并做好详细的标注和分类,有效实现用户的网上开发和定向、跟踪服务。建立健全对内信息管理系统。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网络系统进行实时连通,从而实现信息及时传输、更新及交流,为确保营销管理信息的统一性打下坚实基础。
2.6构建GIS信息平台
在基于原有基础科学构建GIS信息平台时需要科学应用与配电线路原有软件管理平台对应的建筑模型,然后基于GIS信息平台使配电、变压逐步向低压电网转变和延伸,确保低压、中压和高压三种等级不同的配电网能够基于统一平台基础科学构建电网模型,使其配电信息实现更高程度的一体化。
2.7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员工素质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员工素质太低,会导致企业品牌定位不高,服务不到位会直接导致客户的流失,员工素质高低对企业的发展起着直接作用。要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不论是从服务态度还是自身技能上都需要做出提升,只有通过专业的技术服务才能获得客户的认可,加之热情及真挚的服务态度,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效应。要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学习,使他们认识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另外,要通过全面和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鼓励员工进行个人才能展示,不同员工具有不同的个人才能,多样化的才能展示能丰富企业文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同时,个人才能的展示也能为员工个人的工作加分。
结语
电力营销工程与其他项目有本质区别,其项目周期长且复杂,对营销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及自身素质要求较高,这就要求营销管理人员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提升自身技能和自身素质,以更好的专业技能为电力企业贡献力量。电力企业目前的发展还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要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努力和改善,优化电力营销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电力从业人员水平,使电力营销工程项目的质量能符合国家要求,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薛艳.电力营销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南方农机,2020,51(08):252.1234-1235.
[2]郑宗安.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20,27(0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