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建“全能型”供电所,必须重视培养“全能型”人才,做好岗位设置工作,全面优化电力服务功能,健全电力营销管理机制,完善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努力确保电费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区域供电质量。本文将系统分析“全能型”供电所创建工作,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全能型”供电所;创建工作;“全能型”人才
供电所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服务功能不仅影响着城市化建设发展步伐,而且关系着国民的生活与工作质量。从整体结构来分析,推动供电所的升级,则必须努力构建“全能型”供电所,加强“全能型”人才培训工作,全面优化供电所服务功能,做好供电所市场营销关系协调工作,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做好电费核算工作和区域供电工作,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一、综合培养“全能型”人才
创建“全能型”供电所,首先要综合培养“全能型”人才,定期开展供电所内部员工在职培训工作,根据“全能型”供电所创建标准,合理设置岗位,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具体培训活动中,应突破传统培训课程设置界限,对供电服务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努力实现跨专业教学,促进供电管理、营销服务管理、供电设备维修管理等课程的有机融合,从多重角度培养“全能型”人才。与此同时,在设置“全能型”人才培养课程的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理论课程,而且要增加足量的实训课,从而全面提高培训课程的实用性。其次,要注重优化“全能型”人才培训评估体系。从整体结构来分析,完整的“全能型”人才培训评估体系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由培训讲师对受训员工的学习状况与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以此了解人才培养效果;第二,受训员工对培训讲师的培训教学状况进行评价,这样有助于根据评价结果改善培训模式;第三,由供电所对培训讲师的培训教学状况和员工的职业综合能力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全能型”人才培训方案,健全人才培训评估体系。再次,要注意做好“全能型”人才培训激励工作与内部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对于获取培训佳绩和绩效考核结果良好的员工予以应有的嘉奖,以此激发人才的工作潜能,促进内部人才资本增值。对于未达到培训标准的员工,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引导他们认知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的有效策略,与此同时,在具体培训活动中,应重视做好人才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引导全体员工恪守职业道德准则,遵纪守法,这样方能综合培训高素质“全能型”人才。另外,应综合运用集中培训法、岗位培训法、职业竞技法和远程培训法来提高人才培训效果,引导技术人员熟悉登杆、金具组装、接电装表等职业技能操作方法,认真学习电力运维系统理论知识,并将所写知识熟练应用于日常服务工作中。
二、优化电力营销服务功能
为了创建“全能型”供电所,供电所内部工作人员会协助本单位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以用户为服务核心的电力营销体制,坚持“多维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营销服务方向,从而打破了传统地域限制,实现电费收缴信息化,优化供电服务功能,满足广大用户的具体需求。基于“全能型”供电所的运行模式下,用户可以去任意一家电力企业营业厅办理业务,通过互联网平台缴纳电费,供电所会一天24小时开通网络营业厅,为用户提供咨询平台,办理相关业务。而且,供电所非常重视研发微信与支付宝支付,设置了掌上营业厅,从而为电费缴纳工作提供了便捷性与多元性服务。
其次,供电所非常重视加强本行业和智能电表制造供应商的有机合作,着重推广智能电表的使用范围,以此准确获取广大用户的用电量,确保电费核算与统计相工作的精确性,为实现互联网和电力行业的有机结合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再次,供电所应通过网络打造了本企业和用户能直接进行互动的平台,通过该平台为用户提供咨询与反馈服务。目前,各地供电所已经成功创建了多维度营业厅,旨在为客户介绍优质服务产品,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最优化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时代,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以此促进海量信息的规范化与高效处理,简化信息管理工作流程,推动电力营销服务信息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应重视健全电力企业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服务功能,做好相关风险研究工作,根据研究结果制定预警管理机制,加强电力企业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抵御能力。另外,应该由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和自动化智能管理技术对供电所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进行全方位监控与跟踪,以便于及时了解和控制系统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应重视打造高素质营销管理团队,按照标准要求做好全体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尤其要注重加强他们的营销信息管理服务技能,不断提高营销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管理素养,避免出现违规操作问题。
三、做好市场营销关系协调工作
从市场经济视角来看,做好市场营销关系协调工作意味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供电所应重视协调本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确保所开发的服务项目能得到政府的支持,以此改善电力企业投资环境。另一方面,供电所应重视协调本组织与广大客户的关系,建立大客户群与客户服务管理平台,及时了解客户的心声与反馈,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关服务,从而构建良好的客户关系,为本单位的发展打造高品质客户圈。
四、加强电费核算管理
确保电费核算管理质量,避免出现漏算与多算问题,维护电费收缴服务的公平性,必须着重优化电费核算收缴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改善电费核算收缴系统,工作人员应借助该系统仔细检查用电状况,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窃电和违约用电行为,全面做好电费核算与收缴工作。其次,供电所内部工作人员应按照电费核算管理标准不断优化核算工作流程,健全核算信息平台,实现抄表、电费核算、电费收缴、财务对账和统计报表工作一体化,以此提升工作效率,确保核算结果的精确度。
五、做好区域供电工作
提高广大用户的满意度,创建“全能型”供电所,改善供电服务功能,必须注重确保区域供电质量的均匀性,控制好电压偏差,尽量降低电损,改善区域供电设备,维护电力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出现供电不足问题。此外,供电所内部工作人员应定期做好各区域供电设备质检工作,及时修复和替换受损设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建“全能型”供电所,首先要重视培养“全能型”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训效果。其次,应重视优化电力营销服务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以用户为服务核心的电力营销体制。再次,应注意做好市场营销关系协调工作以构建良好的客户关系。另外,应重视做好电费核算管理工作和区域供电工作,以此提高广大用户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少华, 向保林. 适应"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人才培训体系[J]. 中国电力教育, 2017(004):55-58.
【2】赵冠军. 供电一域 履责一方——社会责任驱动芝英"全能型"供电所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电业, 2019, 942(0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