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0期   作者:杨英雄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越来越注重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带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越来越注重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带动林业产业的发展。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已经成为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但仍有一些较为常见和棘手林业病虫害的问题存在,严重阻碍了林业生态建设的进程。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予以更深层次的探讨,从而提高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效果,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无公害防治技术;林业病虫害防治;应用
        
        
        前言:所谓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最主要的就是以预防为主对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避免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无公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林业防治、生态调控等多种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施放,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无公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意义
        1.1经济价值
        与传统病虫害防治手段相比较,此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防御和生物科技措施,具有高效性,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还可以全面降低防治病虫害的成本,节约资金。高效的防治技术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在为林业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建设绿色、自然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保障,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相对稳定的基础。
        1.2生态意义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熟练运用无公害技术可以对资源起到保护作用,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自然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现代林业的管控,我国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着力宣传推广此项技术,既能够推动我国林业持续发展,还能维持生态平衡。
        2我国林业病虫害高发原因
        目前我国林业病虫害频发,由于过去长期过度砍伐造成林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降低,而我国人造林业大多树种较为单一,结构简单,难以抵御病虫害的入侵,造成我国林业病虫害频发并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监督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监督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管理较为混乱,相关工作人员对自身实际工作内容和要求认知不够充分,加上部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较差,引起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难以高效高质量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造成我国林业病虫害高发的现状,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我国目前林业病虫害防治情况
        由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外来物种传入我国,我国缺少与之相对的天敌,同时我国对于该种病虫害了解程度不够,造成外来病虫害入侵后我国难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理。而我国目前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也不够成熟,在某些病虫害发生初期不能及时处理,防治工作效率较低,使得林业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在现在阶段,我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通过大面积喷洒化学药剂治理病虫害,但这种防治措施弊端也较为明显。虽然治理初期见效快,但难以将病虫害消灭完全,增加病虫害整体抗药性,无形中加大了下一次病虫害防治的难度。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4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策略
        4.1加强林木种苗的检疫工作
        近几年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有了显著提升,想要保证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就必须要加强林木种苗的检疫工作,注重林木种苗的培育环节,提高种苗的抗病虫害水平。因此,在实际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选择优秀的种苗,根据林业防疫工作的具体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方式,以便提高森林树种的多样性,构建良性的生态平衡体系。


        4.2加强森林管理工作
        加强整个森林系统的维护,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土壤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针对性的培育种苗,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存活率高的种苗,同时也可以增加种苗的种类,提高种植水平。管理人员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打造生态林的培育重点,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进程,推动林业市场的长远发展。加强森林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学会运用先进的第三方管理经验和管理手段,尽可量延伸林业产业链条,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其次,时刻关注林业市场的动态,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布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良性的林业发展体系,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再次,为了提高林业用地的土壤肥力,要通过定期施肥的方法保证土壤营养物质的含量,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 ,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林业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处。最后,减少或者杜绝人为的破坏,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保证森林管理工作的质量。
        4.3完善病虫害预警机制
        我国的林业病虫害比较高发,针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预防要比治疗更加重要,预防病虫害是整个无公害防治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因此要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体系和预警机制。将预警机制作为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和参考依据,要求预警机制和监测体系必须要及时捕捉森林系统的信息,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反馈,尽早解决。林业病虫害具有传播速度快,蔓延范围广的特点,所以一旦发现要采取有效措施尽早治疗。同时对病虫害高发的季节,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病虫害的产生。由于病虫害的种类较多,发病的性状和规律都不相同,存在较大差异这给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一定困难,所以在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监测体系之前,一定要充分掌握当地林业病虫害发病的基本规律和不同病虫害的特征,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提高林业防治病虫害的能力。综上所述,一定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完善病虫害预警机制,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每天巡查,并记录当天的巡逻信息,特别是在病虫害高发的季节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调整方案,保证病虫害的预防效果。保证病虫害预防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4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含量
        无公害防治更能体现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客观要求,与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手段相比无公害防治具有对化学药剂依赖度低的特点,大大提升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目前大多地区采用引进大量病虫天敌的方法,以求达到预防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多种物理和机械防治的手段提高防治水平,第一种手段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捕杀病虫。这是借助机械和人力实现病虫害防治的行为,主要的方法有人工捕杀和抹卵等;第二种手段采用阻隔法。通过涂胶和塑料等特殊材质阻挡病虫对林木的侵蚀,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第三种高温灭菌。高温灭菌就是通过高温对病虫的病原体进行消杀处理,以求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结论:
        根据上文可知,病虫害对我国林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开展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工作在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点措施,以促进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楠.谈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20):199.
        [2]陈良.浅谈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9):129.
        [3]邓卫斌.试析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605(12):171.
        [4]程志刚.浅析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方法[J].现代农业研究,2018,30(06):81-82+88.
        [5]耿水娜;张振华;.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570(01):152.
        [6]杜敏娜.营林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1):19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