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1期   作者:陈柏樟
[导读] 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提高,电力资源作为一种可持续资源,如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一部分
        陈柏樟
        广西鑫源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提高,电力资源作为一种可持续资源,如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一部分,伴随着社会进步和先进技术的普及,电力系统技术也随之提升,智能电网是当前电力系统应用相对广泛的技术。本文主要简要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基本含义,重点说明了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的技术应用,探索了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电网;电力规划
        引言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生活生产中对于电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传统的电力系统方案已经不能忙族当前电力的需求,电力供求矛盾逐步凸显。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行业需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对电力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将电力需求与电力供应维持平衡的状态。运行现待信息技术,将智能电网的优势运用在电力技术之中,使电力系统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有效提升我国电力研究工作,完善大型供电系统,有效保障电网安全,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1智能电网中电子电力技术的作用
        电子电力技术是一种能够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它以各种电力电子器件为依托,如晶闸管、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在智能电网中,电子电力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1) 有助于电网运行稳定性的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电能需求量进一步增大,由此对整个电网的运行稳定性提出较高的要求。为满足供电需求,就必须对电网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电子电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电网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同时还能使电网的状态得到有效维护。智能电网本身的结构较为复杂,涵盖的设备数量大、种类多,通过电子电力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使所有设备都保持稳定、可靠的运行状态,这对于智能电网总体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2) 有利于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电能质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从目前的情况上看,风电、光伏、微电网的接入,都对会电能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智能电网能够将电力用户与发电厂进行连接,通过电子电力技术的运用,能够使智能电网的电能质量获得大幅度提升,由此可实现优质供电的目标,这对于推动智能电网的持续发展非常有利。
        2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运用
        2.1对电气的计算进行分析
        通过合理的计算电气,要从稳定计算以及无功补偿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分析,稳定计算主要是采用计算机来对其电力系统的运作进行相应的模拟,进而排查其存在问题,在调整之后保证电力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其中比较典型的项目便是包括了电压稳定的计算以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计算等。然而无功补偿主要是为了电力传输中所传输的感应负荷使用无功功率来进行相应的补偿,这点对于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和平衡存在一定的帮助。在进行实际计算的时候,需要根据无功补偿的分组容量以及总体容量来进行合理的计算,之后再对单组低压电容器进行有效的投切,然而其他的分析计算内容则是包括了电压波动以及调相调压等方面的计算。
        2.2高速实时通信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信息的高速实时通信,形成一个具有实时动态信息互动的交流平台,实现对电网的智能管理,对整个电网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实时了解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对电网的输电量,用户量,用电量做到实时管理,通过实时对智能电子设备,控制中心的实时监控,实现高效的进行电力输送。
        2.3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柔性交流输电是以电子电力技术为核心,能够对交流输电进行快速、灵活控制的技术,该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除了能够显著提升电网的运行稳定性之外,还能使电力传输成本大幅度降低。

在智能电网中,对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进行具体应用时,可以选用不同功能的装置,如单一功能、综合功能等,借助装置的功能,对输电系统中的关键物理量进行控制,如电压、电抗等,从而确保电网能够对功率进行合理分配,达到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性的目标。柔性交流输电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可进一步扩大潮流控制范围,并在控制区域内,对更多的功率进行可靠传输,由此能显著减少发电机的热备用,设备的故障发生几率也会随之下降,可有效防止输电线路串级跳闸的现象发生。
        2.4电力技术是能源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全球范围内,都在面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能源再生的问题。而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中的建设,也在以这两个问题为基础。特别是我国使人口比重较多国家,人均资源有限,能源消耗大,在没有实现能源再生的情况下,一定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利用,改善现有的能源使用工艺,运用新型的电力技术实现挖掘新能源的探索,通过对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对能源进行自动化控制,为我国经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努力。
        2.5无触点晶闸管
        在并联的电容器组中,常常会出现涌流,如果涌流过大,则可能导致接触器的触头粘结盒被烧毁,由此会对电容器的运行造成影响,进而导致无功补偿的效果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可在无功补偿装置中对电子电力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设置无触点晶闸管,当电容器的电压超过0时,便可借助可控硅实现自动化控制。在加装无触点晶闸管后,如果出现电压超过0的情况,那么晶闸管会自动切断,避免涌流对电容器的破坏。此外,当智能电网中出现谐波电流时,会对电容器的运行造成一定影响,表现出来的特征为电容器温度升高,由于设备内部的热量无法散发,所以很容易造成设备损坏,而无触点晶闸管的应用,能够使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保证电容器的稳定、可靠运行。
        2.6电力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法
        我国电力技术的大力发展,对于能源的消耗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排污的处理,充满了复杂性。而就当前的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生态平衡这些问题的发展而言,智能电网在其发展建设之中,利用其电力技术就能够对供电系统进行优化,依靠电力设备为供电系统增加对能源的供应,减少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2.7智能固态表针的应用
        智能固态表针主要是替代了传统的电磁表,与传统电磁表相比,智能固态表针可以进行即时通信和数据交换,能够将电量使用情况进行一个系统的管理,减少与用户的沟通成本,便捷的对表数据的读取,消除进行操作。电网保护元件的通信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当部分系统出现异常的情况下,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程序进行处理,维护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它将逐步取代常规电网。为使智能电网始终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可对先进的电子电力技术进行合理应用,由此除了能够使智能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获得大幅度提升之外,还能使智能电网变得更加安全。未来一段时期,应加大电子电力技术的研究力度,除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不断优化之外,还应开发一些新的技术,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智能电网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33(08):1-7.
        [2] 施婕,艾芊.智能电网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19):1-4+55.
        [3] 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拴,等.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15):1-11.
        [4] 田世明,王蓓蓓,张晶.智能电网条件下的需求响应关键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22):3576-3589.
        [5] 宋亚奇,周国亮,朱永利.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现状与挑战[J].电网技术,2013,37(04):927-9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