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检修一体化专业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1期   作者:李杰
[导读] 电力事业改革背景下,运维检修一体化作为电力企业生产工作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其自身综合性尧高效性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
        李杰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大英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省 遂宁市 大英县  629300
        【摘要】电力事业改革背景下,运维检修一体化作为电力企业生产工作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其自身综合性尧高效性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具体应用中,其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成为新时期我国电力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对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运维检修一体化;专业管理
引言
运维检修一体化是实行“专业化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相结合的生产工作组织模式,整合现场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业务重组整体,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达到增效益的管理目标。要稳妥推进运维检修一体化,逐步实现单一间隔设备的运维检修一体化,最终实现全部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一体化。
1.推行运维检修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在实行运维检修一体化之前,一是各变电站的巡视工作是运行组利用工作间隙进行巡视,巡视时间比较短,巡视比较匆忙;二是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职能利用节假日进行,时间不固定,存在维护工作不能达到随时、及时的要求。而实施运维检修一体化后,是由专人巡视,巡视仔细,有利于发现问题,设备维护工作都是在工作时间进行,能够随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出现问题也能及时的处理,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1经过实际的运行,一体化给管理提升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
一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经过对现有人员的重组,实现运行运行和维护人员相互补充,初步缓解了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培养一岗多能复合型人才。以实践带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技能素质,对新老员工进行一员多能、一工多艺的培养,使每个至少有一个专长,同时在其他方面得到扩展。三是,自我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维护和运行人员及工作的有机融合,干运行的可以学习和从事检修维护工作,维护的可以熟悉掌握运行工作技能,人才潜力得到最有效的充分发挥。四是,优化生产组织模式。适应公司未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发展趋势,实现向少人值班过渡,为公司向现代生产管理方式做出的有益尝试。
1.2经过实际的运行,一体化给技术提升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
运维检修一体化有效地整合了倒闸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工作,成功地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
2. 运维检修一体化专业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运维和检修工作内容存在差异
电力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和电力设备检修工作虽然都是与电力系统息息相关的,但是其专业内容的差异性却很大,要想实现运维检修一体化一体化,工作人员仅仅具备电力运行维护管理或者设备检修单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既然运维检修一体化已出现一体化的趋势,那么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此作出改变。电力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和设备检修人员大多数只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较深入的学习,对于彼此的工作内容并不熟悉,但是在运维检修一体化一体化的要求下,两者必须要将储备的知识进行外延、扩展,但是在外延扩展的过程中便会发现,两者内容的差异性不小,所以双方的学习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2.2运维和检修工作中没有高度重视安全控制工作
电力运维和检修一体化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企业电力的影响范围很广,因此,运维和检修工作中的安全工作需要被企业提上工作日程,但是,在企业运维和检修一体化的进程中并没有将安全工作做到位。除此之外,相关人员需要负责的事情相比起之前便要繁琐,因此,运维和检修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还是存在很多的,再加之运维和检修工作中没有高度重视安全控制工作,那么,安全隐患便会更加突出。


2.3劳动工作的强度大而且风险系数高
运维检修一体化一体化将之前的双份工作汇合起来加到工作员工身上,相当于工作员工承受了双重的压力,工作员工的工作强度也随之增加,而员工的工作经历和心理承载力也是有限的,精力的分散必然会使得工作的质量降低,从而使得电力运行过程增添了危险系数。除此之外,如果工作员工缺乏奖励机制作为激励,那么,员工则会有所懈怠,再加之大强度的劳动工作,员工难免会产生精神以及身体的崩溃,进而影响整个工作质量、效率和安全。
3.提高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专业管理措施
3.1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需要抓住关键点
首先,以安全原则进行把关。按照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的目标,紧扣风险防控主题,结合实际从管理技术和教育入手,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安全管理模式。其次,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并进行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切实的提高变电运行维护和检修的操作水平,使运维检修一体化始终保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以最大化的效益保障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再次,对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现场管理、运维技能要求、变电设备专业责任人以及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学习分工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最后,以实践带动培训,鼓励培养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人员的技能素质,最终达到运行和维护的有机融合。
3.2做好标准化作业指导卡及任务单的编写工作
不同的作业项目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编制好标准化作业指导卡及任务单是规范变电运维检修工作的关键环节,其涉及的专业、工序和标准、规程、规范、措施很多,既涵盖现场作业人员的组织及分工,又包括施工具体流程、标准、危险点及防范措施,编写时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实现计划准备、梳理调研、讨论编写和修订完善四个环节的一体化循环.在各个阶段,都需要准备充分,针对不同的运维项目,不同的现场实际,将工作重点细化,以确保编写工作开展有序。编写中应该根据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特点,逐层细化工作重点,针对运维工作中具有安全性、重复性特点的作业进行辨识并编写指导书;编写中应该将需要的安全工器具、备品备件、作业周期、前期准备、安全措施细化融入到各项指导执行条目中;编写中还应注意运行方式、设备差异以及人的行为差异;根据现场运维工作的试点,增加运维工作的经验,逐步修订完善标准化作业指导卡及任务单,真正使编写的各项作业指导卡及任务单贴近实际,简单有效。
3.3改变员工传统的工作思维
实施变电运维检修一体化时,需要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而员工对于这样的工作变化思想上肯定会出现波动,这时候就需要管理人员对员工们做好相关的思想工作。第一,管理人员要加大变电运维检修一体化的宣传,明确其实施的意义,开展相关的座谈,让每个员工都有机会发言,了解他们对变电运维检修一体化的看法,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做到及时的解决和处理,让员工抛掉传统的作业理念,积极的参与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中来。
3.4建立多技能岗位培训激励机制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变电运维检修一体培训计划,将新增的维护类检修作业项目按难易程度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首先培训的阶段是技术技能相对简单的,主要包括更改微机保护装置定值、设备防锈补漆工作等,之后可以是蓄电池的充放电以及变压器呼吸器的硅胶更换等技术技能相对复杂的工作,最后可以选择性的安排一些隔离开关操作回路、电气闭锁回路以及遥信回路等一般性的缺陷进行检查处理。在培训时由企业选调各专业技术人员,采用现场讲解以及学员动手练习的培训方式,对工作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各个班组培训管理人员要组织相应的培训人员进行练习和考问,建立技能岗位培训激励机制,把工作业绩、能力、态度等指标量化,实施员工绩效评比,重奖工作积极主动、业务能力强的员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进变电运维检修一体化的开展。
4.结语
运维检修一体化工作的有效运行,是变电站装置正常运作的首要前提,对与国家的电网组织和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变电站检修和维护活动中,两者的分离经常会带来人力运作不协调、工作效果成效小、事故发生率增加等等现象,因此对于变电装置的一体化发展是即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梁建来.分析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的运维及检修一体化管控[J].现代国企研究,2018(22):104.
[2]李辉,陈扬,周江.分析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的运维及检修一体化管控[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5):22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