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庸道 师涛 罗康顺 解辑 杨涛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云南省玉溪市 653100
摘要:主变间隔智能试验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实现集成设备综合处理功能,结合变电站间隔为单位,实现一次性接线完成间隔上所有设备的例行性试验。大大降低的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对220kV以上的变电站尤其明显。测量速度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实现最真实的人机交换界面,达到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帮助文档与图片结合提示用户操作,实现试验数据与电力系统的PSM完美对接;电力综合试验车是电力检修发展的趋势,在完成电力例行试验中既有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势,让停电时间大大的缩短,是单台检修设备的升级的完美产品。本文档描述了本系统的项目背景,接口,主要数据结构、需求定义等。
关键词:变电站;试验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描述
要求该系统能够对集成设备进行操作控制测试,并且能够根据测试分析结果,存储数据以及生成报表。系统具有稳定的性能和一定的安全性。
本系统主要提供的功能:
![](/userUpload/1(86794).png)
总体设计
主变间隔智能试验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实现集成设备的综合试验功能,完成以变压器间隔为单位的整体试验。即对集成设备的测试功能,为了可靠、安全、快速的完成现场试验,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国家电力系统检修、试验规范流程的措施、可前面提高部门集成设备的效率、水平和质量,有效缩短应急抢修情况下的试验时间,减轻了试验过程中的繁重的体力,降低了劳动成本和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现场试验工作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在整个系统中,要求考虑实时响应能力,可扩展性,可操作性。响应能力是指系统的试验响应时间,响应时间应能满足用户要求。可扩展性是指可以方便进行定制业务模块的增减,因而要考虑到模块之间尽量独立,接口尽量的简单化,在卸载了任一个业务模块后不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工作。可操作性指软件功能设计尽可能简洁方便,贴近用户日常工作习惯。
优化数据处理引擎,是为了提高主变间隔智能试验系统软件的数据解析和采集效率。原有系统中包含多种设备数据格式,处理时需多次对数据逐一进行遍历并比较判断处理,再调用相应的解析函数和采集函数,效率极低。经过优化后的数据处理引擎通过ADO.net数据访问技术,可同时处理各类数据格式,不需要多次遍历全部数据,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从而使数据处理引擎尽可能少占用CPU资源。
优化各个设备模块调用引擎,对各个设备模块调用可根据各个设备模块间的关系,尽量使模块的重用性强。即可使的系统便于开发和避免模块的多次调用占用系统资源。
总体结构和处理流程
总体结构
主变间隔智能试验系统软件的内部模块关系如下:
应用层模块:单设备试验模块 数据管理模块 全套试验模块 设备识别模块
中间层模块:历史记录模块 数据查询模块 报表模块
底层模块:串口通讯模块 数据库接口模块 数据校验模块
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所有模块按所处层次严格分为三层,即应用层,中间层,底层三层;应用层为最高层,底层为最低层
同层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不能有相互调用或依赖关系;
上层模块可以引用下层模块,下层模块不能反引用上层模块;
上层模块和底层模块之间采用共享数据通道进行数据交互,上层软件只能读取相应共享数据,不能进行修改。
信息数据处理流程
主变间隔智能试验系统软件设备测量后提供结果数据,软件通过RS232串口模块接收并对数据进行相应解析处理和采集分析,解析后的数据同过共享数据通道提交上层,历史数据记录模块实时保存进行相应数据记录,同时单设备试验模块或全套试验模块等试验模块同步进行相应处理,如目标显示结果,命令回传等
数据库接口定义
数据库连接: class DataBase();
?获取数据集合:int Getget(sql);
?查询指定的记录:voed GetQueryResult(sql);
?插入数据:void InsertData(sql); //
?更新数据:void alterData(sql); //
?删除数据:void DeleteData(sql); //
软件流程图:
一:系统总流程图
![](/userUpload/2(45435).png)
结语
主变间隔智能试验系统软件的设计考虑了对通过对电力检修设备进行整合优化,通过合理的软件和硬件优化,完成对变电站间隔进行一次性接线做完所有的例行性试验,对设备运行和测量,对响应时间、系统资源要求很高,所以设计时要实现优化数据处理引擎和各个设备模块调用。软件根据设置的顺序检测项目,逐一调用相应的测试电源、采样模块和接线方式,实现智能化高效流程测试。
参考文献:
[1]刘伟.面向数字化变电站的主变智能保护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 中南大学, 2013.
[2]王月琦,张明.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23).
[3]韩舒,张芸璐,郭川.智能变电站跨间隔计量测试系统[J]. 电力设备管理, 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