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1期   作者:程国华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技术的引入是十分普遍的
        程国华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北京  100069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技术的引入是十分普遍的,并且效果十分可观。电力系统的信息技术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程度,通过大量的现代化软件的使用,电力建设也获得了十分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设计进行分析,对其实现的效果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建议,促进电力建设自动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形成规范化的电力系统。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实现
        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是其最终的目标,通过综合信息平台的使用,可以促进电力建设的自动化进程,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是十分重要的,促进电力建设的大力发展。通过面向对象的方式,对信息平台进行有效的设计,其中其处理的重点对象是特定的应用,这一特定的应用需要具备对象所存在的继承性质以及封装性质。通过应用的分布控制以及实现数据的跨平台,对信息平台进行规范化的设计,以此对电力系统的应用进行合理的补充,在实现系统自动化的同时,对其进行分级配备,实现集成化。
一、关于电力系统组成分析
        首先是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首先,电力系统的两项有效终端是变电站以及输电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现对于人力与物力成本的降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与此同时,其可以提高生产运作的效率;除此之外是电网调度中的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运转的核心系统是电网调度,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管理,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适当调整。最后是分散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管理,这一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方式为PCU、ES、OS以及以太网。这几个系统的主要运行作用是对信号的有效接收,实现对信号的处理与分析,之后会将处理过后的数据进行回传。
二、关于电力系统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设计分析
(一)关于平台建立分析
        首先是实现平台建立,体现实时性,对其中存在的继承管理予以明确。信息的交互存在实时性,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平台进行建立,促进平台建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中需要设置的功能主要有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转发发布等[2]。通过功能的有效设置对信息平台的构建提供基础,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设置服务功能,并且随着其长时间的运行,逐渐进行完善。在对平台进行实时性的构建时,要保证处于电力系统中的物理对象,并且属于运行状态时,保证其在系统中可以实现抽象化处理,通过原则的规范,实现其合理性。这一做法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属性问题进行合理的表达,并且可以促进系统运行的逻辑性。重视对象的系统模型的搭建,以此来促进电力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结合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的综合应用信息平台予以构建,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有效率。


(二)关于管理模式的建立分析
        通过对当前的电力系统的主站系统进行分析,相关的基础设施在技术的支持下已经趋于完善,在相关协议的规定下,系统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交叉和使用,提高资源共享的有效性[3]。但现阶段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的主站系统与目前的电力市场的发展并不能达成协调的状态,无法跟上改革的脚步。基于这一情况,信息平台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逐渐实现配电以及调动的自动化。因此,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分组设计,实现对信息平台的优化,对系统中信息交互的功能予以保留,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在对信息平台进行设计时,积极考虑分组设计的理念,搭建分组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平台建立的效果。
(三)关于设计模式分析
        图形应用界面对于电力系统中各个功能的有效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监视功能以及实时操作功能等,通过图形界面功能的合理使用,可以对构建信息平台的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4]。在对信息平台的图形设计过程中,积极利用图形工具,在此过程中要选择功能较好的平台,提高图形系统的搭建效果。在平台的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数据来源以及相关运算办法的使用,将图形与应用之间的连接性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促进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信息平台的自动化,对其进行有效的保障,对其中设置的服务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
三、关于电力系统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实现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协议以及服务器模式的更新换代,信息平台数据的逐渐现代化促进了数据传输的速度逐渐提高,数据库也更具全面性,因此,其使用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5]。在其配电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下,逐渐实现部门管理的模块化,其监测系统可以进行实时性的反馈,因此,各个部门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交互使用,在各个系统的相互协调和处理中,实现通道的专有性传输。在对综合应用信息平台使用下,实现其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对信息平台的有效运作,并且实现数据的共享,形成信息处理平台的一体化。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电力建设发展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实现电力系统信息平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于社会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电力系统的技术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综合应用信息平台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利用技术,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设计,以此来提高信息平台构建的有效性,真正提高电力系统的应用效率,促进电力建设生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肇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探析[J]. 数字通信世界, 2015, 000(009):203-204.
[2]鲁大勇, 张中宽, 徐京哲. 探究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7, 000(010):227-227.
[3]李智.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 000(005):P.19-20.
[4]鲁大勇, 张中宽, 徐京哲. 探究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7, 000(010):227-227.
[5]孙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综合应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探讨[J]. 大科技, 2016, 000(004):291-2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