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素质与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1期   作者:蔡金平
[导读]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如果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不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也不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蔡金平
        国网拉萨供电公司
        摘要: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如果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不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也不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那么自然就无法满足工作所提出的要求,也无法推动企业行业的长远前进。当前,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的电力体制也出现了较大的改革状态。现阶段,电力行业对于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更加的严格,也更加的全面。在这一背景下,电力企业应注意增强人力资源的能力及素养,以此为基础,稳定整体的工作体系。
关键词:电力行业;人力资源;培养措施

        前言:当前,随着电力行业逐渐趋向于企业化及社会化发展,所以在行业内部构建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有效的规范体系,是促进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行业内人力资源的素质会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发展状态。基于这一背景,电力行业需要根据现存人力资源所呈现出的问题展开详细分析,设计合理的素质培养措施,完善培养体系,借此推动整个行业的稳定前进。
一、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现状
        结合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分析来看,劳动者是否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以及职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行业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来说,在我国当前的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素质参差不齐,密度整体偏低。在人力资源组成结构中,高素质人才占有率并不高,与发达国家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具体来说,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问题。
        站在技术工人构成角度上来说,发达国家的电力行业人才比例由高到底下为2:3:1,而我国的人才比例为1:2:3,初级技工人数明显多于高级技工以及中级技工。人员能力的缺失,导致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1]。
        站在学历结构的角度上来看,相比于传统社会,当前我国电力领域的工作人员学历出现了明显的提升,但整体仍旧偏低,其中多数职工平均学历为初高中,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数量极少。
        站在人才资源专业能力结构的角度上来说,其整体的结构不合理性较强。在一支完整的电力专业技术团队中,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不同能力的人才比例存在失衡问题。很多高级管理的人才并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实力与岗位并不相符。
        上述问题的存在,均表明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人力资源能力不强、素养不高,需要得到及时的调整解决。
二、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素质培养要求
    第一,思想素质。电力行业是与社会发展与大众生活之间息息相关的行业,如果其中的工作人员不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也不具有较高的使命感,在工作中存在懈怠或者应付心理,那么不仅会影响到工作质量,同时也会威胁到大众的生活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运转。在新形势下,一名具有较高素养的电力行业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较高的奉献精神,事业精神以及责任精神,能够站在全局角度上,开展工作。以企业的发展为方向,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第二,道德品质。电力行业会涉及到较多的经济利益,很多工作人员会在这一领域逐渐迷失自己,被金钱所吞噬。新时代对于电力行业工作人员所提出的要求,包括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服从组织。
        第三,文化素质。一方面,电力行业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以及文化储备。其并不单单要了解电力领域的知识,同时也需要了解经济领域,商业领域以及法律领域的知识,能够在遵守国家制度以及社会运转规范的前提下,有方向的开展自己的电力工作。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有效处理电力行业中的工作问题。同时,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可以灵活的调整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财富,并对其加以创新,尽可能发挥其整体的价值。
三、人力资源素质培养途径
(一)落实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强化人力资源素养的必经之路。

如何有效的通过教育培训增强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素养,是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应重点开设的一项工作。
        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方式推进教育培训工作。
        第一,电力行业需要在人力资源根本上把控人才的素养以及能力。例如,当一个电力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需要适当的提高招聘条件。如果工作人员没有经历过专业的技能培训,或者不持有专业的技能证书,那么就一律不允许其进入相关岗位[2]。在人员招聘阶段,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保持公平,公正的招聘标准。不允许走后门,也不能接受其他人员的贿赂,真正的打造一支能力较强,素养较强的人才队伍。
        第二,电力企业需要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加以更深层次的教育以及培训。一方面,电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可以构建完整的培训制度以及考核制度,定期引导内部的工作人员开展职业考核活动。必要时,可以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资待遇相联系,借此增强员工的积极意识以及奋进意识。另一方面,企业需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使之能够了解到先进的电力领域知识,掌握先进的电力领域技能。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自我丰富,自我提高。
        基于上述几种方式,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电力行业人力资源培训组织。例如基层企业培训中心,国家电网高级培训中心。这些中心的培训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准,可以为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提供行之有效的培训服务,增强其自身的综合技能。
(二)强化岗位培训
        相比于教育培训中的技能培训来说,岗位培训会更加的全面,也会更加的具有专业性。客观来说,岗位培训指的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基于政治条件以及文化条件的前提下,对不同岗位设定不同的任务以及不同的工作要求,以要求为基础对员工实施有效培训的活动形式。
        岗位培训可以加强职工对于工作内容的理解深度,熟练程度,同时也能够有效增强自己自身的职业素养。在电力行业,岗位培训主要包括三大内容。第一,任职资格培训。第二,岗位适应性培训。第三,岗位管理培训。
        在实施岗位培训活动的过程中,负责人一定要注意落实以人为本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实施不同的培训方式,培训制度以及培训计划,侧重于发展人员能力及人员素质,有针对性的推行培训新模式。同时,在培训工作中,负责人需要注重增强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职业认识,其身处于哪一岗位,就重点学习哪一岗位的知识。缺乏哪一方面的能力,就重点培养哪一方面的认知。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促使培训效率的有效增强。
(三)开展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指的是对于一些已经能够对电力工作形成基本了解的员工,实施知识更新,知识拓展以及知识补充的教育活动类型[3]。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时代在不断的更替。电力系统自然也在不断的变化。如果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固步自封,依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及技能处理相关工作,那么必然会被领域被时代所淘汰。在电力领域,很多身处于一线或者基层的工作人员都不具有较高的学历,没有对电力知识形成较为全面的了解,只是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这一问题的存在,很容易会对电力工作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电力行业发展阶段,需要将这一类型的员工作为继续教育的重点对象,在其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其对于职业的认知提高其自身的职业素养。电力行业也需要适当的发展学历水平教育。针对于学历比较低的职工,电力行业可以推荐其继续开展学习活动,加以深造,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理论认知,提高个人的思想境界,进而促使自身成长为素养,较高能力较高,学历较高的综合人才。
结论:综上所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人力资源素质是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在对人力资源实施管理以及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师要注意加强岗位培训,教育培训以及继续教育。同时,为了满足人力资源所提出的素质发展需求,培训师自身也需要增强个人的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打造完整的发展共同体,推动电力行业美好前景的有效创设。
参考文献:
[1]张红艳.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高素质队伍建设[J].南方农机,2017,48(12):172.
[2]李宏.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素质与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8(01):67-69.
[3]余志琴.浅谈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及其稳定[J].科技视界,2017(34):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