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1期   作者:杨召彬 崔高艺
[导读]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其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杨召彬  崔高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山东济南25000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其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为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就将主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发展

前言:电厂中继电保护主要包括发电机、线路保护部分、电动机、变频器及变压器等设备,较多的录波器、新型微机保护被广泛应用到电厂中,使得电厂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提高。同时设备的误动或者保护拒动均可导致电力系统出现异常,因此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加强人员的巡视检查力度十分必要。应用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可有效确保电厂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继电保护技术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增加,电力企业的运行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商业区集中的东部大城市中,电网规模和复杂程度都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威胁,为了能够尽量满足供电需求,电力系统技术和电力企业也在不断进行发展和调整,通过合理限电和停电等调度措施来维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而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方面也是需要继电保护技术来维持的。继电保护技术是保护电网安全运行的第一道防线,继电保护技术在电网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对故障设备进行切除,控制故障范围,并及时进行报警以便维护人员能够尽快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因而可以看出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维持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需要技术人员投入更多精力加以研究。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
        2.1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背景
        继电保护技术主要就是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保护技术和维护技术相互集合,其中将继电保护技术分为微机保护装置、晶体管型、电磁型以及集成电路型这四个阶段。根据近几年电力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了我国继电保护技术水平。从古至今,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存有了四个时代的历程。据调查表明,在1984年期间,在我国的工业生产领域中已经广泛使用微机式继电保护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又慢慢出台了很多国产电路保护装置,这些装置还具有先进的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非常方便,并具有很多优越性能,逐渐达到了国外设备品质,有效为电力系统普遍应用继电保护技术奠定扎实的基础。
        2.2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运用过程中依然出现的问题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电力系统中所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由于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运行规程中出现了老化现象,并且在安装过程中无法达到最初的安装目的,并且在继电保护装置购买过程中,相关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在选择继电保护装置时不注重质量问题,并放低了选择标准,使装置无法正常使用。在电力系统整个管理工作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继电保护管理机制,所以当出现问题时,没有按照严格要求执行,只是进行了简单描述,同时还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从而降低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3、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以后的发展趋势
        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从根本了解维持电力系统安全运营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并依照其具体要求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相应的更新,以解决主要矛盾,满足电力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运行的要求。

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由机电、整流、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多种形式的演变发展至今。随着互联网设备、无人化装置等众多高科技技术的出现,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也随之不断改革更新,现在以发展互联网继电保护技术与传统保护技术相结合为首要发展方向。与传统的继电保护技术相比,互联网继电保护技术具有新的优势。首先提高了继电保护技术的功效性。其主要性能是具有较强的存储能力,能实时保护故障部件。同时,在采用自适应、运行模式预测等自动控制技术方面,扩大了运营范围,提高了精度。其次内部构造简单易懂,易于操作,且对能量的消耗较低。最后就是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且对故障点的敏捷性越来越好。中国应加大对继电保护技术的投资。为了建立一套现代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操作技术,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必须注意实时更新。与此同时,也应该了解世界上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 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和介绍,努力让中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系数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提供更完整的力量来支持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率。
        3.1网络化继电保护将成为继电保护的重要形式
        现阶段,继电保护技术网络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继电保护技术将能够进行自定义传输,而且也可采集多种不同形式的信息数据。另外,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也使用户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操作系统,促使系统应用于更多领域。为了加快继电保护装置网络化发展,系统可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其功能。继电保护装置在互联网、PLC 和光纤的支持下,可为信息远距离传输和浏览创造条件。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及时掌握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信息,进而第一时间明确系统运行故障,然后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障系统平稳运行。此外,网络技术支持下,系统可实现远距离更新升级,用户的沟通和交流也无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某地500kV升压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智能继电保护设计实现远距离操作平台设备监测和操控,及时准确地了解设备运行概况,并辅助技术人员合理准确地判断接地故障和短路故障,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和处理。网络化的继电保护技术可在现场外控制继电保护系统,同时继电保护更加方便和快捷,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明显增强,提高了继电保护效率。
        3.2继电保护的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微处理器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继电保护技术智能化也将成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发展趋势。继电保护技术联合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和嵌入式软件等技术,为仪器仪表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字式综合保护自动装置充分满足了未来继电保护工作的发展要求,其也是配变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中最为可靠的设备。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不断完善的今天,继电保护数字化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该系统能够与其他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共享数据信息。同时微机保护依靠计算机技术数据运算以及信息储存等优势,推动了继电保护的快速发展,且更加灵活地应用多种软硬件平台,彻底完善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结语:当前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也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电力系统中科技含量的增多,也使得继电保护技术的科技应用也逐渐增多,当前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在可靠性、灵活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在未来也将以数字化、一体化等作为发展趋势,不断优化继电保护技术的性能,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这也要求电力系统人员加强自身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从而顺应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顾海峰.提高继电保护运行可靠性的方法及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6):84+86.
         [2]卢山,孟庆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风,2019(36):186.
         [3]徐路强.浅谈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变压器故障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9(24):170-171.
         [4]颜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事故及预防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12):257-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