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莲花
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第二小学
摘要:语文作为教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能够有效的提高语文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相关教师日常思考的问题。笔者将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阅读能力;阅读教学
引言: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不仅仅有助于他们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同时有助于他们拓宽阅读面,间接的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如何有效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 完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才能有效的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初级学习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不仅仅可以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激发出学习语文的热情。除此之外,学生在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前提下,可以更快速的阅读文章,甚至可以更方便的概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积累了足够的阅读量,不仅仅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也能够提高写作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落后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仍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没有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吸收语文知识,同时还影响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除此之外,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是一味的将考试的重点内容讲解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导致学生难以分配自己的课余时间。这样落后的教学观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升教学的质量。
(二)课程方面的弊端
学校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学校仍然十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在巨大学习压力中无法释怀,在学习压力大的环境下更加无法愉悦的阅读课外书籍。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偏离了教学本意,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点,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减弱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三)学校方面的管理不足
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许多的学校一味的追求升学率,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使得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分配到如何考高分方面上,学生无法合理分配时间,也不懂得重视课外阅读的积累。除此之外,学校由于资金的问题,没有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书籍,不利于学生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如果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有关于雷锋精神的课外书籍,难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课外书的强烈兴趣。因此,学校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书籍显得十分重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生想要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需要对阅读提起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讲解课程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把精力更充分的投入到课堂当中。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达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有效的缓解课堂的枯燥气氛。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能够积极的开拓自己的想象力,促使学生在自我想象中与教学教材紧密结合起来展开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文中的中心思想,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
(二)在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坚持为学生服务的态度,能够引起学生对阅读的重视,增强对阅读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讲解课程过程中,需要以平和的态度贴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提高自身对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习的责任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提问学生,让学生充分的投入到思考当中,促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增强对课堂的存在感。以小学语文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为例子,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分析课文中父亲与儿子在地震面前的亲情和应对地震时的勇气。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提问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与父亲的有趣故事,通过这样分享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提高对课堂的投入程度,增强对课堂的存在感,从而达到学习高效性的目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能够增强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热爱。教师在指导师生阅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经典语句的重要涵义,同时还需要学生仔细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小学语文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教师在讲解课程当中,教师应该学会善于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让为学生展示有关于草原的相关图片。或者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大草原的具体美景,感受草原的美丽。与此同时,还应该构建与课堂相符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从而不断提高出阅读课文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个人的真实感想,以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或者让学生大致概括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以及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文章主旨,从而达到学生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目的。
结束语:总而言之,学生积极培养阅读能力能够不断增强自己扩散思维,不断提高阅读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促使学生不断增强阅读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学生也应该对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作出相关的反馈,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从而达到互赢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邓海霞.浅析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84-85.
[2]陈侨丰.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教育观察,2019,811:92-93.
[3]朱海栋.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华夏教师,2019,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