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揭景秀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改革的不断进行,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发展的新时期里,对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揭景秀
        广东省廉江市雅塘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改革的不断进行,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发展的新时期里,对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难以满足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满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本文主要就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教学模式、阅读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改革的不断进行,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教育也发生了改变,对学生们也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满足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需求。因此,为了能够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满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需求,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变。阅读一般是指看或者是读别人写的文章,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对信息做出有效的反应。
        那么什么是阅读教学?在传统的观点中指出,阅读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语文训练;在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做出了这样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大纲中,明确的给我们指出了,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阶段。
一、阅读的重要性。
        1.帮助学生们提取信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就是一个搜集信息,提取信息以及筛选信息的过程。教师们引领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提取,而这一过程有效的锻炼了学生们对于搜集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因而,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有效地获取信息,并针对获取的信息做出有效的反应,进而能够帮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2.有效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贯穿于整个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的帮助语文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丰富学生的见闻,使学生们能够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当学生们能够把获取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学习和写作中,语文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课外阅读的时间。
        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有足够的课外阅读的时间,根据调查之后,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或者是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不够,这就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限制。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自制力相对较差,同时,这一阶段往往是学生们最为爱动的阶段,因此,学生们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运用到课外活动中,从而无法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进而影响到阅读能力的提升。
        2.阅读的书籍质量不高。
        在保证阅读时间的基础上,学生们必须对阅读的书籍进行筛选,真正的阅读能够提高阅读能力的书籍。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书籍,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书籍进行阅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会发现,学生们阅读的书良莠不齐,甚至有部分书不适合学生阅读。没有高质量的书籍,学生无法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3.教学目标设定存在问题。
        语文教师在静心阅读教学时,没有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把握,从而,教学目标设定出现问题。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部分语文教师对于课程教材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无法明确教学目标,这就会使学生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对课程教材的内容把握不到位,对重难点知识存在着疑问。
        4.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当前的教育模式恰恰相反,在该教育模式下,学生们没有办法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弥补,由此恶性循环,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探究。
        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阅读感到兴趣,才会主动的阅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教师们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些高质量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以此逐渐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提高阅读的效率,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前,可以让学生们提前搜集关于抗战英雄的故事,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让学生们感受抗战英雄爱国的情怀,感受这些故事背后的情感,继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有所针对、因材施教。
  “100个人读就有100个哈姆雷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读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时教师就需要根据同学们之间的差异,有针对的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对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分析其差的原因,并有针对的进行加强;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同学,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难度,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在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单方面的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需求,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办法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呈现出了事倍功半的现象。而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对课堂进行支配,根据自身需要获取知识。
        教师只有不断地思考、学习、总结、实践、尝试改进,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效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教师一成不变的讲述,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注重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来进行改变,渐渐的形成独特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郭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02
[2]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