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初探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丁春平
[导读]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这几大板块的内容的牧学中,难度较大的要属作文教学了
        丁春平
        贵州省纳雍县思源实验学校  553300

        【摘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这几大板块的内容的牧学中,难度较大的要属作文教学了。学生多数一提起写作文就会感觉无诸可说,或者是所表达的内容缺乏现实意义,笔才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在现实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在牧学方法上进行探素和实践。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牧学;方法创新

        语文学科是主要的基础学科,牢固的语文知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前提。本文严格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初中课堂教学的主要规律,结合当地学生的作文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以求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在教法上实现创新,找到最适合最有效的作文教学法。初中语文教师任务繁重,主要是每周有大量的学生作文的批改,让老师感觉最没心情了。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少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上试图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但改革成功的没有几个。
        
一、语文作文教学需要“无为而治”
        初三年级的学生面临着中考,语文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对作文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无疑加重了初三语文教师的工作负担,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将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上去,笔者在语文课堂作文教学实践中,认真摸索分析,大胆进行改革。得出比较成功的做法是    “无为而治”,把学生作文的批改权交给学生。笔者作为语文教师,经常与同行前辈进行经验交流,并针对突出的问题向前辈请教,笔者认为老师亲自批改学生作文虽有优点,但存在诸多不妥之处。所以笔者采取让学生自主交流作文批改阅读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将学生作文批改权的下放,学生的作文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很大的提升。
        
二、作文批改,教师亲为的弊端
        对于学生的作文,由于时间的有限和数量之多,如果每一本教师都亲自批改,就会出现作文批阅的时效低,费时耗力,并且效果不一定好。初中的班级一般生员在四十五名,每周都要上作文课,一般的语文教师带两个班的课,这样的作文数量就是九十本,每周语文课时多,要备新授课、写教案、上课,同时逐篇批改学生作文,在时间上很难做到认真的研究和对每一篇学生文章进行仔细的斟酌。工作时间的有限和初三年级升学压力的影响,亲自批改九十余本的作文,时效非常低,精批、细改是不现实的。
        
三、教师批改作文的时效性制约着学生作文的进步
        由于语文的教学进度必须完成,课时数有限,在作文的批改上工作量大,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么对于多数学生作文的批改,只能是走马看花地简单地过一遍而已,草草地大概做个点评。每个人的智力成果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也是一样的。不少同学绞尽脑汁写了一篇文章,结果只是得到老师的草草的几句评语给结束掉了。

如,“该篇文章,在条理上不够清楚,中心思想不突出”、“文章情感表达不真实,文章句子欠通顺”、“本文字迹潦草,书写欠规范”。即使出现肯定的话,也是非常的笼统,泛泛一提,一堆套话用到哪篇文章都感觉可以用。学生对作文写后根本就不去考虑效果。学生认为自己的文章相当不错了,已经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要么被老师一笔否定掉,要么敷衍几句就了结,学生认为老师不认真。加上老师任务繁多,造成批改不及时,逐渐对写作失去了热情。还有的老师常按自己的看法批改学生的作文,抑制了学生个桂的发展和思路的创新,作文进步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遏制学生创新意识。也有的教师实行部分学生作文的批改,但是这对未得到批改的同学很不公平,是不可取的。笔者在实践中,针对上述现象,经过认真摸索和实践,发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有效的方法是“无为而治”,也就是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
        
四、在“练    评    讲”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全程参与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文的写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的批改与点评,并紧接着对作文做出讲评。在这一“练评----讲”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连排的两节课中,合理分配课时。第一节课,学生完成习作任务,第二节课,老师给出提示后,学生交换作文进行互批,然后由学生们自己推荐出较好的作文来,笔者对大家公认的作文进行朗读示范,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同时对学生互评的批语也做点评,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小结。这样的作文,批改的时效性高,学生得到的训练次数多,学生的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种让学生全程参与到作文的教学中来的方法,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加大了课堂教学知识密度,学生的作文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的选题能力和审题构思能力得到培养,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布局谋篇。在构思框架之后,能够进行遣词造句,对文章进行加工润色,训练了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独立完成作文的效率,克服了散漫的状态。作文训练次数多了,作文技巧也就慢慢的掌握了,作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让学生全员参与到作文交换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权力”会在情绪上兴奋。欣赏到其他同学文章的风采,学习别人的文笔特色与遣词造句的运用,同时,着实地体验了当老师感觉。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得到加强,分析与点评能力,对好的文章的鉴赏辨别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这正好符合现代素质教育中的独特的教学理念,即“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知识技巧与方法。在学习知识本身的同时,结合实践得到运用,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就是一条非常有效的作文水平提高的途径。在批改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生批改作文不到位,但这时笔者就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贴切的评语,如何在点评上做到全面而深刻,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经过实践,笔者发现,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可以大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同时,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同时促进了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本人经过这几年的大胆探索,作文教学改革的成效显著,学生的作文水平已在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维山.重新审视感悟的内涵特质及其培养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4):33-37.
[2]刘志雄.思维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06.
[3]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8):1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