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语文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①张登明②彭旭
[导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①张登明②彭旭
        ①重庆市涪陵区石沱镇初级中学校,重庆  涪陵  408115
        ②重庆市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重庆  涪陵  408000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老师的责任,更是创新的起点。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好学是在兴趣的基础上去快乐学习,增长学识。创新思维更是需要兴趣爱好,并乐此不疲,才能更大程度的提升语文成绩。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让学生乐学进而好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以情入手,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用爱心感染学生。每个人心中都盛开着一朵绚烂的爱心之花,用爱心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并用这道彩虹装扮和谐的课堂,用心灵跳动的爱的光彩连成一片流动的风景线,让学生在这美丽的风景中去快乐学习,完成人格的塑造。这就要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不能高高在上趾高气扬,需要理解尊重学生,给学生“子女般”的爱护,及时了解的思想、心里和身体需求,以便实施有效的教学。同时更要尊重和张扬学生个性,这样,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二、以学生为主体,在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快乐成长
        师生互动是实现目标的关键,重视启发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用头脑去判断,用语言去表达,用心去感悟。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自己提问,向同学提问,向老师提问。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在学生不知道的地方、想知道的地方、似懂非懂的地方、理解片面的地方等给予启发引导,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有针对性的点拨、诱导、督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推进个性化心灵解读。
        三、以技术手段为突破,实现过程与环境的灵动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舞台。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技术手段,能多方位地刺激学生感官,增强学生直观感受,便于学生理解吸收。找到恰当的课件、制作实际的课件、播放微视频等,能把抽象变具体,使静态变动态,将优美的音乐和清晰的画面结合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情景式演绎,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激活练习是和谐教学课堂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语文学科特点可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创造性的训练内容,如分角色朗读、扮演角色、续编故事等达到领会学习的目的,在快乐中学习。


        五、创设大语文环境,在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推陈出新,挖掘思想性艺术性,并尽可能与现实事例相拓展延伸,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大胆地作比较,判是非,做选择,让学生去品味课文,体会生活,顿悟人生,感受痛苦与快乐,长此以往,兴趣自然产生。
        六、用形式多样的导入激发兴趣
        一个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就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可用多媒体播放:关注的热点视频、健康的音乐视频、滑稽可笑的搞笑漫画、庄重严肃的时政要闻、赏心悦目的国色天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耳闻目睹的身边趣事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导入,让学生去欣赏,去明理,去喜爱,以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七、明确目标,一课一得,使学生易学
        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取决于需要的程度。要反复的不时的对学生进行语文目的性重要性的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师生都要明确目标,在课前提出目标,特别是展示出重难点,学习目标越明确,任务越单一,学生学得越轻松,效果越好。
        八、抓住学生亮点,适时的表扬激励,培养自信心,以此激发兴趣
        几乎所有人都喜欢听表扬激励的话,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学生更是需要。如写字有进步、敢于发言、认真思考、提前交作业考试中增了几分,或者是课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为人处世只要是正能量的,都可以拿到语文课上恰当的引入、分析、评判,加以表彰肯定。这样学生感到非常欣慰,也能感受到你对她的爱意,对你也更加敬重,更愿意听你的话,愿上你的语文课。当然,学生的一些不当之处,非正能量的,也要严肃分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评判,让学生认识清楚,努力改正,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九、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师要吃透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注重牵引,激发兴趣。
        朗读法——特别适合诗歌散文教学。通过学生的朗读,品味意蕴,再现情景,使学生受到文学的熏陶,增强语感,训练口语,提高胆量。
        表演法——适合于戏剧教学,情景片段,人物刻画。针对学生的好动,表现欲强,让他们很好的读课文,让学生参与角色表演。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快乐中学习。
        质疑讨论法,根据课型特点和学生实际,巧设悬念,让学生去质疑,然后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最后教师点拨引导。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及创新能力,同时也避免了教师的“一家独唱”的僵化局面。
        总之,语文教学法无定法,形式多样。但只有注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就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