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吴建芬
[导读] 口语交际的本质是口语交际。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手段
        吴建芬  
        绵阳高新区兴业路小学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口语交际的本质是口语交际。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手段,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头交流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它是与他人交流思想和表达内心思想的重要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善于表达,拥有较强的口语能力,既可以赢得老师、同学们的赞赏,同时可以收获更多真诚的友谊,好的口语交际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塑造学生人格、丰富文化底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分析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教育的现状,并探讨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前言:语文,是基础学科,是人们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桥梁,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汉语是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缩写,语文教学应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口语交际能力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理论知识,而且在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实践能力,尤其是口语社交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更快适应社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着重抓基础,创新口语技能培训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意识,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促进语文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新的课改方案更加重视基础学科,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也有所提高。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方式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转变观念比较缓慢,因此各教学单位在加强口语交际能力时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1.从一本单一语言的教科书和不明确的教学准则开始
        教材是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基础,教材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会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另外,部分小学语文老师知道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并不加以重视付诸实践,不了解各阶段的教学目标,长此以往会出现教育目标偏离的问题,从而影响学习质量。
2、其次,各学校组织尚还没意识到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益处
        由于应试教育,学校和家长更加重视学生成绩。而口语交际能力,不能直接体现在分数上,因此,教师也逐渐轻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口语交际能力,认为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认为阅读需要重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而不是口语交际能力,这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落后、不完善
        目前,一些教师仍然存在。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他们要处于主导地位,要求学生遵循自己的阅读和学习思想。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使得学生上课过程体验较为枯燥,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思维,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能力培养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首先,有必要改变针对考试中高分的教育观念。在小学语文试卷中,以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以及阅读理解为主,试卷中的考试内容对于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效果微弱。因此,我们不应过分重视考试成绩,改变传统的考试教学模式,摒弃单一成绩的理论。第二,要转变分专题讲授模式,注重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在一些课本中,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专题模块出现,这就误导老师认为口语交际能力是需要单独训练培养的,而在平时教学,只是教授字音字形以及句子理解,反而不能更好的连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改变原来的分专题的讲授模式,使口语交际训练也融入到平常学习生活中。例如,考试可以采用等级评分制,综合考评,结合平时上课的口语交际参与进行考试打分,引导学生、老师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采用情景教学,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
        口头交流的实质是在特定氛围中产生的互动对话模式。因此,在口头交流教学过程中,还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当前,很多老师认为紧张的氛围能强制集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其实不尽然。课堂气氛过于严重,学生不敢在课堂上自由发言,提出观点,不开口教育不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着力渲染一种轻松、和谐的上课氛围,引导学生敢说、乐说,愿说,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此外,积极利用现有的在线教学资源创建真实的交流场景,使学生有话要说。设定不同的交际场景,适当减少老师的辅助作用,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通过实践促进学生掌握口语交际在各种情境下的运用。例如,可以在上课前即兴表演,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举个例子,在教授一棵小植物和一棵大树之间的对话时,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对话。这将允许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3、注重因材施教
        语文老师应尊重个体差异,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根据自己的能力教给学生,并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整体口头沟通能力的提高。例如,可以进行口语交际能力测试。对于汉语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他们可以进行更多关于咬字的交际训练;对于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机会和鼓励,建立自信等。
4、建立有效的评价措施
        口语交际能力培训进展较慢,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评价、打卡机制。而对口语交际教学进行考评,可以有效督促小学教师及时有效地进行能力培训。例如,通过定期评估进行监督。设置一段日常的情景,让学生随意发挥,可以用来来检测学生的交际水平的同时又能督促训练,也能了解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语言已成为人们交流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帮助他们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加强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头交流是双向的语言交流。讲师应提供更多与学生进行口头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多联系实际生活,多进行社会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敢说,乐说,愿说。

参考文献:
[1]陆晓蓓.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20(18):23.
[2]张志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45.
[3]王兰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54.
[4]王丽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J].才智,2020(09):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