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璇
山东烟台市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64000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的课程改革研究是时代对于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贯彻执行这项方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相关概念
1、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紧扣新立德树人为深化课程改革提出的,同时又对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落实在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上又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它是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须具备关键品格和能力。它从根本上回答了培养什么样人,基本内涵(第一阶级)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第二阶级)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第三阶级是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社会要求),第四阶级是具体细化的十八个基本要点。另外又分各个学科、各个学段。
2、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从它的理念我们就可以一探究竟,分别是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注重以学定教。这些都是现存的不足之处亟待我们解决。
3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近些年学生语文的水平受到质疑这让我们反思。教育的效果不好固然可能有老师、学生、教学的原因,但根本上是课程。狭义上课程是一门学科,广义上是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而小语课程,传统是以单元为单位文本为载体进行解读分析。广义上小语课程编排组合上存在许多的问题有些是课程本身所固有的。仅凭借老师无法改变。因此小语课改是为解决其中的的源头性问题。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原因
1、小学语文课程自身固有缺点
第一,小学语文课程形态设计不合理。课文为载体老师分析。学生能力欠缺甚多,而追求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必然行不通。第二,小学语文课程结构有割裂。学科本位与其他学科间联系少,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也存在很大问题。第三,课程重点取向不当。美学、科学取向,不同的老师感知不同,传递给学生的也不同。第四,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编写不够合理。教材系统的固有风险,地方教材侧重不同,教材编写中构成比例结构不同也会导致课程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
2、核心素养背景对小学语文课程提出了新要求
核心素养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围绕着教育培养的人给出了解答。坚持一个中心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坚持三大方面,具体细化为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是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落实到了每一项措施上。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
1、理念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体现在一个中心、三大方面、六大素养和十八个基本体系上。强调了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是围绕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进行的,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学会学习。二增加生活化、综合化程度。生活化降低难度利于实践。综合化加强和其他学科的联系避免割裂,也兼顾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
2、改革措施
课程改革是一个从计划、管理、执行、反思全方位一体参考核心素养的工程。它包括课程实施、教学开发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培训、课程改革组织实施、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等等。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行动的企划是大方向语文课程追求核心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统一。追求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实践应用的统一。具体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多方面改革,以理念为指导有相应的目标,有各项改革内容最后加以细化,落实到实际中。例如,(1)在课程实施上一贯而终的强调学生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核心是学会学习和科学精神。(2)在课程评价上,不是甄别性选拔性而是多方面发展的标准,不断地改进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考试的制度。这是核心素养中健康生活。健康生活不仅仅指的是身体上的健康,更是心灵的健康,人格的健全。不以成绩为唯一是最大程度的进步。(3)在教师的管理培训上,教师的继续教育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这是落实环节,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决策的成功。从教师的源头改变,能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相应的理念。(4)其他在教学开发管理中,用到社区资源,最大程度的进行社会参与,有利于实践。在课程结构中,本身小学语文就是以综合学科为主,其次在语文课程中综合了各个门类的知识。在课程标准中,实行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有利于所有人核心素养的发展。
下面两项是小语课改的详细举例。一在语文课程的阅读方面。以前课程形态是课文为载体教师讲解效果不好我们采取具体方法(1)有的课文增加了阅读链接部分,增大了阅读面。(2)每一个单元最后面增设日积月累部分有古诗格言这类教育增加学生人文底蕴。(3)考察内容广泛,甚至考察课外知识越来越普遍,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课后每天阅读增加阅读量。(4)阅读方法的讲解,老师综合讲解相应的技巧方法,在每一课的教学中也会应用实践这些方法。二在作文上(1)每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单元页面都标注了主题和要求,每篇课文都是对于写作部分语言的积累,方法的指导。最后在习作部分应用实践。(2)课程形态中课文讲解分析不再是所有,每一篇课文除了内容,也有方法指导,实践应用。(3)在每一篇课文里也有相应的教学要求,通常会设置小练笔,仿写一些段落。
马拉古奇在瑞吉欧.艾米莉亚建设中也曾怀疑一些理论指导是否正确,经过反复挣扎不断修正发现有些辩论毫无意义,人们通常易忽略差异性本身是社会的一部分。核心素养体系十分正确,小语课改是社会对于人才提出的要求的必然措施。些许偏差肯定存在,但大方针下全方位一体,从计划管理执行反馈全方面落实核心素养背景下小语课改不能变。期间出现执行结果的误差,把握住舵盘根据反馈修正出现的小错误。相信在国家的领导下,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一定能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蒂尼,乔治福尔摩.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2]顾之川.迎接语文教育新时代[J].课程教材教法,2018,(06).
[3]王林.语文综合化学习的校本化实施[J].江苏教育2017,(11).
[4]崔峦.群文阅读再出发[J].小学语文教学,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