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杨金岩
[导读]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兴趣对幼儿园学前教育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杨金岩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城幼儿园  256600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兴趣对幼儿园学前教育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高效的幼儿学前教育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夯实根基。因此,幼儿教师需要以幼儿为主体组织学前教育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活动的有效性,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标,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寓教于乐;幼儿园;学前教育;有效性
        前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学前教育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切实提升活动的有效性才能够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鉴于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推动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这样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学前教育工作。
一、推动教学活动内容的创新发展
        要想更好的完成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活动内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合理应用发散引导等方法展开活动内容创新,在保证原有活动结构的基础上,拓展活动内容,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变得更加丰富,提高他们的知识领悟能力与运用能力,更好的满足寓教于乐的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1]。
        例如,在应用发散引导法创新幼儿学前教育时,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发散引导法的效用,根据学生在教育活动展开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为基础进行创新,以此来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充分激发出来。像是在组织幼儿展开“跳方格”活动的时候,因此这项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极强,很受幼儿们的青睐与认可,而且在这项游戏活动当中,能够将语言、数字以及字母等知识充分融合与其中,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相关知识,完成对他们智力以及思维能力的优秀锻炼。所以,幼儿教师在进行活动内容创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不同的格子当中设置不一样的问题,当学生跳到不同格子以后,应该回答对应的问题,这样能够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发散引导法,推动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发展以及活动内容的创新,并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完成自身能力的充分发挥。
二、推动教学活动与生活有机融合
        生活是知识的最主要来源,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学前教育活动的时候,应该认识到生活化教育的重要价值,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为有效性的提高夯实根基。同时,生活是幼儿进行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在自身熟知的环境当中,幼儿能够展开更为积极主动的探索,产生灵感的几率更大,会不自觉的投入到问题思考当中,实现思维的迁移,凭借自身生活经验完成知识的有效学习,并在不知不觉间完成知识的有效运用,使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幼儿对“叶子”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就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带领幼儿到室外展开实践活动探究,让他们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叶子,并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深入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会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探寻以及叶子生长环境观察中去,从而充分掌握叶子的构造情况,清楚了解不同叶子的形状以及颜色等特点,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推动教学活动与生活的有机融合构建生活化情境可以提高幼儿知识丰富度的同时,完成对他们情操的优秀陶冶,让他们感受到知识与生活存在的密切联系,增强他们的自主发掘与探究能力。
三、应用自主改编法展开教学创新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游戏活动的重要作用,展开游戏活动形式的自主改变创新,这样不仅仅能够为幼儿提供更为优越的语言环境,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交流频率,充分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差异,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精神[2]。同时,在活动展开以前,即便幼儿之间的关系最开始比较生疏,随着游戏活动不断展开,幼儿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熟悉,而且为了获取胜利,幼儿们也会共同努力且互相帮助,这样既能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也能够帮助他们掌握游戏当中隐藏的知识,实现对他们思想品质的有效锻炼。
        例如,在组织幼儿参与“抬轿子”这个游戏的时候,过去基本都是三人一组,两人双手交叉搭轿子,由另外一人乘坐。但是,这种游戏形式对幼儿来讲安全性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展开游戏活动的自主改变,选择空箱子作为轿子,并穿插两根竹竿,制作出传统的轿子,由四人抬轿,一人坐轿,这样不仅提升了游戏的安全性与趣味性,还符合所有年龄段的幼儿,更具教育意义。
结论: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学前教育活动的受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在组织学前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应该以寓教于乐的目标展开活动设计,提高活动的趣味性与吸引力,这样才能够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及配合度都得到有效提高,使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并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发展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王娟.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J].才智,2020(13):25.
[2]刘汝月.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J].科技风,2020(0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