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宜芳
五华县第三幼儿园 514400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语言是幼儿开启学习的第一步,幼儿只有先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能力,才能促使接下来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然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在幼儿园的课堂教育和活动中都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激发其参与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幼儿在亲身参与教育活动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语言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关于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几点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思考
引言
在人类日常活动当中,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时期是人类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阶段,需要给予孩子良好的语言教育。目前,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科学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已经成为幼儿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多样的手段、方法,把握好幼儿生活的各个阶段,对幼儿进行科学、系统的语言训练和培养,开发幼儿潜在的语言能力。
一、语言的表现形式
语言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语言是指“以语音或符号形象为载体、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而形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广义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等。大部分学者把幼儿语言视为口头语言,侧重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是广义的。幼儿教师应该承担起语言教育的使命,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教育能力,对幼儿展开全面的语言教育。曾贵柳在其论文中写道:“教学语言是教师用于向学生传达教学信息时特用的语言,以口语、书面语为主,肢体语言为辅。”可见,想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灵活地调动和运用多种语言形式。口头语言指的是以音和义相结合,以说和听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肢体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态;而书面语言主要指前书写,即学前儿童在未接受正式的书写教育之前,于环境中习得的书面语言知识,使用涂鸦、图画、像字而非字的符号、有错误但接近正规的“字”等形式进行的书写。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活动主体不明确
在幼儿语言教育阶段,需要明确的是幼儿学生是语言教育的主体,而幼儿教师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引导者。教师不能还只停留在按照教材原封不动的说教,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要多开展趣味横生的讲解活动教学,才能让幼儿听的进去,听的明白,说的出来。要注重幼儿在整体语言教学的参与者身份,要注重实践活动的成分,让幼儿真正学会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想。
(二)教学评价不全面
在语言教学活动后,教师更为注重的是教学过程中对于语言教学内容的评价,而忽略多角度地对幼儿学生的语言能力掌握情况的客观评价,整体教学评价相对于比较单一和片面。教师注重自身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对课堂学生的表现,没有深入研究,就可能会出现,幼儿语言教学课堂氛围不活跃,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强调日常积累
幼儿阶段的幼儿年龄层次低,没有太多丰富的经历,能够对他们产生较大影响的就是他们每天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知识以及经验,教师在培养语言能力时不要忽视生活方面的积累,以此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围绕语言内容进行超前或者后续的积累。
超前的具体含义是指在课前丰富相关活动内容,让幼儿掌握课堂中的相关内容,方便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后续的本质是一种知识的潜移,在活动后的模仿和编创活动就是依据这一特点来的,这是一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有效学习,有利于两种知识相互迁移、相互影响,加深幼儿记忆,以此达到发展幼儿语言的目的。其次,幼儿教师应该做到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自如地让幼儿从各个方面使用经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用画画、舞蹈等利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活动,如此一来幼儿的生活经验慢慢积累,语言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丰富和具体,并且为儿童增加了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感受,同时能够将此有效地运用到作品学习当中来。
(二)合理设计问题,呈现清晰脉络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针对有效提问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将问题的脉络清晰地呈现给幼儿,避免幼儿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首先,教师要针对幼儿的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进行提问,问题要尽量设计得简单易懂,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语言,超出幼儿的理解能力,让幼儿通过简单的图片来明白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教师设计提问的主要目标。另外,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应用水平进行提问。主要是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幼儿能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一水平的提问,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幼儿思考解决办法,这样幼儿在思考办法的过程中也能逐渐提高其应用水平。
(三)教师语言表达合乎逻辑且通俗易懂
有效的沟通是增强感情、拉近距离的重要条件。语言表达符合逻辑,把表达内容清楚、明白、完整、通俗地讲出来更易让幼儿理解,也更易做到有效沟通。教师的语言缺少逻辑性会影响幼儿对教师语言的理解,同时也不利于幼儿语言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特别谨慎,力求使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楚、思路清晰、通俗易懂,避免因随意性而使自己的语言杂乱无头绪。同时,要尽量使用直观性强的语言,因为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直观的语言可以把内容描绘得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记忆和理解。
(四)将听、说、读、练有效融合
为进一步引导幼儿丰富自身词汇,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社会中多多接触社会,让幼儿多听,培育其倾听能力,这是幼儿发展语言能力的决定性条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听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在听完之后勇敢说出所听到的内容,这也达到了让幼儿多说的目的。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设置“故事角”这样有趣的地方,引发幼儿表达的欲望。同时也要让孩子多练、重复练,在错误的地方教师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及时纠正,让幼儿在学习到生活技能的同时得到相应的语言发展,通过各方面的有效结合,视和听的内容都通过说和练所反映出来,这四部分相互交融,共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
(五)规范教学评价机制
在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客观评价此次语言教学活动,要多角度观察幼儿的语言掌握能力和情况,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质量。另外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其他教师参与到教学课堂,搜集他人的建议和看法,更直观的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要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其语言能力。
结束语
幼儿教师的语言教育能力关系到幼儿语言的发展状况,幼儿教师要承担起语言教育的重任,除了规范自己的口头语言外,还需重视肢体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只有确保三者的协同进行,才能保证幼儿语言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艳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7):26.
[2]石岚.谈谈幼儿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N].贵州民族报,2018-07-18(A03).
[3]尹翠.语言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妙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21.
[4]刘利.浅谈幼儿的语言教育[J].新课程(综合版),2018(07):2.
[5]司马玉芬,齐浩杰,齐雪琴.幼儿语言教育的策略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847-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