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生活化整合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陈香花
[导读]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幼儿园也可以紧跟时代浪潮对园内活动进行创新和改革
        陈香花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实验幼儿园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幼儿园也可以紧跟时代浪潮对园内活动进行创新和改革,在生活化的背景下将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科学整合,在此过程中挖掘出幼儿的隐藏能力,充分满足他们对自我发展的需求,发挥出二者的综合优势,促进绿色活动,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美术活动;整合策略
        引言: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一个相对自由、愉快的活动环境,因此为了使幼儿身与心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成长情况组织区域活动。区域活动让幼儿的思维得到自由发展,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而组织美术活动的目的是锻炼技巧与技能,相比于区域活动多了许多束缚,因此训练的效果并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需要将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进行生活化整合,起到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的作用。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生活化整合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将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进行生活化整合能够让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更加丰富且愉快。在以往的美术实践中,孩子们因为老师枯燥的讲解提不起听课兴趣,所以缺少学习思路,但是在生活化的背景之下与区域活动有效融合让大家在进行美术创作之前得到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区域活动中融洽、愉快的氛围也会被延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对幼儿进行专业指导能冲破传统活动制度的阻碍,提升大家的学习兴趣。
        在对二者进行生活化整合后,美术活动的举办形式变得更加丰富,相较于之前的刻板教学也变得生动起来,教师将园内大量的生活素材重新整合分类,幼儿在发现教师讲解的素材都是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活动材料后,会对美术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也能够成功激发他们的脑海中记忆,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在日后的实践中也能发挥出创造性思维,起到提升综合素质的作用。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生活化整合的策略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之下,传统的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当下的成长需求,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要求,对两种活动进行全方面的改革,首先要改变学校与教师的老旧观念,明确现代儿童的发育情况,根据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以及身心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活动材料,在活动过程中为大家提供更多的生活化指导,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的认知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在较为自由的空间中他们的思维方式也能发生改变,产生多元化思想,为未来发展提供精神保障。
        此外教师还需要对活动内容进行大规模的革新,在此基础上幼儿园与教师相配合,调整原有的实践规划,用这样双重改革的方式树立全新的理念,让老师能和孩子一起积极地展开生活化的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起到增强有效性的作用。
        (二)投放大量生活材料
        对于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而言,想要提升效率必须积极地拓展探索,因此幼儿园方必须对创新教育模式产生重视,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据此对当下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全面改善。同时现代的幼儿园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活动设备不足,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点,教师需要在活动内营造出浓厚的生活气氛,让大家能够自然地融入环境,在简单的生活材料中同时感受到两种活动的乐趣。

教师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到区域内的生活材料,选择材料不要求精致,只要求能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用简单的材料成功开发幼儿的智力。例如在进行“快乐的冬天”这一主题的美术活动时,不要直接讲解绘画知识,可以为孩子们投放雪人、雪花等生活材料,让孩子们自由表达对冬天的喜爱之情,也能通过回忆冬天趣事养成自由的绘画习惯,提升欣赏美的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生活化环境
        环境对于学龄前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整合的前提下,教师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营造生活化环境上,在拥有浓厚学习氛围的场景中,孩子也会被感染,在大众面前展现自己热情向上的一面,以此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营造生活化环境的方法如下:每次在进行区域以及美术活动时都提前制定一个具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同时还要选取一些大家在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来进行活动导入,这样孩子们会马上进行学习状态,大脑也能随之高速运转,而且熟悉的生活事物与周边环境能直接对孩子们潜意识中存在的审美和思维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在进行“纽扣变变变”活动时,为了更加贴近生活,教师为大家准备多种不同形状的纽扣,纽扣是大家每天都会见到的东西,因此对他们而言会有熟悉感,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尝试用多种纽扣图形进行添笔画,体验想象和创造生活乐趣,从而营造出和谐活动氛围。无论是区域还是美术活动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因此良好的生活化环境也能成功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根据以上陈述可知,在进行生活化整合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是一项基础任务,只有在这一环节打下良好基础,后续的各类实践活动才能很好地展开。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幼儿园降低了自身的功利性,将孩子视为真正的主体,围绕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未来发展进行改革,给他们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发挥出幼儿园的最大功效。
        (四)教师及时对幼儿指导
        在为孩子们提供自由、舒适的空间以及丰富的生活化材料时,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态度。在以往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只是单方面地为孩子们提供各类美术艺术作品,试图用其艺术性去感染他们,以此达到提升审美能力的目标,这一做法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教师却一味地让大家去欣赏艺术,导致所有人都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衡量一件艺术品,他们很难凭借自己的能力领悟到更深层的内涵,体会不到作品想要表达的真实思想,因此才会发生学习兴趣低、教育效果差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进行反思,并且在将两种活动生活化整合后发挥出自身的指导作用,用符合幼儿思维的方式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不同的艺术作品,再给他们提供思路,在这样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成功地忘记自己的好恶,专心研究作品,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再结合区域活动的特点,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艺术创作,期间教师也要全程指导,并且无论他们的完成度是否能够达到要求的标准都要进行鼓励,培养其创作自信心,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区域活动与美术活动进行生活化整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后的必然之举,这样既能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推进幼儿园教育的长久发展。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投放大量生活材料、营造生活化氛围以及按需指导的方法进行整合,在整合后幼儿的思维范围被拓宽,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也能产生更深层的认知,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艺术修养,让幼儿能够真正享受活动,主动地学习美术技能。
        参考文献
[1]杜红梅,殷霞.挖掘生活化资源形成多元化美术体验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11:70.

[2]常凡.河南省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9.

[3]高林萨仁.蒙古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文化传承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本文系大田县2018年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幼儿美术活动中整合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KTY18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