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梅 陈雅儒 陈怡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盐道街小学东湖分校 610000
内容摘要:因为一次偶然的谈话,所以我布置了一个制作数学学具的实践活动作业。学生的作品让我大开眼界,每个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都让人惊呆。从孩子们的创意想法和实际展示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都能学好数学,只要你相信他们给他们时间,他们就一定会给你带来惊喜。不要抱怨你的学生有多差劲,相信他们,耐心的等待他们,他们是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
关键词:实践活动;三棱柱;巧手十指环; 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
一、作业的由来
今天刚学完圆柱、圆锥的体积这一单元,我正在思考今晚的家作做什么。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今天这一课的实践活动,做圆柱、圆锥,我们前两天才做了,今天还要做吗?我看了看他,没有立刻回答。
回到办公室,一个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实在是太差了,没有一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听后没有说话,但是我想我已经知道今天晚的家作是什么了。等到放学铃声想起,我来到了教室。学生们都在期待家作是什么。一个孩子说:今晚肯定是写题,另一个孩子说,估计是写练习册。我没有让孩子们继续说下去。我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今晚家作,自己做一个和数学相关的教具,可以是这一册书上的,也可以是以前我们学习过的,也可以是你自己想象的,可以用来帮助学习的。只听见孩子们一声欢呼。
二、学生的作品
第二天一早,我很早就进了教室,我想看看孩子们都有哪些作品。把孩子们的作品收上来之后,我放在我的办公桌上面。昨天跟我抱怨孩子们动手能力差的老师,非常吃惊的问我:这是你们昨晚的家作?我点点头。从那位老师的眼中我看出了一些赞许的眼神。说实话,看着这些作品我也非常的吃惊。孩子们交上来的作品并不是每一个都很精美,而是他们每一个孩子都在用心去思考,去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下面就是一些孩子的作品。
(1)
这是一个平时成绩不算太好,但学习非常踏实的女孩子陈巧茹的作品。她告诉我,他的这个作品是可以用来认识三棱柱,也可以用来认识平行四边形。她在制作的过程中又一次了解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
(张定鑫作品) (罗芮琪作品) (廖思佳作品)
上面三个作品孩子们是这么给我解释的;首先,三棱柱虽然在数学书上很少遇见,但是他是用三角形的原理来完成这个作品而且,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其次,第二个圆锥虽然做工不是很精美,但是她是在学习完圆锥的特征后进行的首次尝试,我们上课只尝试过用纸在做圆锥,如果要理解圆锥的“棱长和”怎么算,看她这个教具就能很快就完成了。再次,铁丝球是用几个圆形铁环粘合形成的,她说圆被认为是最完美的图形,所以我们可以用圆环来形成一些工艺品,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用一个圆来旋转,这样同学们就能很容易的理解圆旋转之后形成的图形。听完他们的解释,我不禁感到很欣慰这些孩子的联想能力可真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已经达到了灵活运用的程度。
(3)
上面的两幅图片是我们班一个很能干的孩子张扬兴的作品。她用筷子做支架,用三角形的原理固定它的稳定性。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用小勾挂起。她说,这样挂起之后方便同学们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而且可以有长方体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由圆柱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就由这个教具,我就可以出很多相关的数学题。同学们听的兴致都很高,于是我给了她机会。于是她写出了这样的数学题:你从上面的教具可以看出多少和数学相关的信息?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5厘米,你们知道我做这个正方体用了多少彩纸吗?已知上面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你知道他们的体积关系吗?看着同学们兴奋地表情,我没有让这个孩子继续说下去,从她得意的表情中我知道她很开心自己被大家认可。
(4)
这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的作品,他的名字叫周强,这是一个非常阳光非常懂事的孩子。他告诉我,因为我们在学习《露在外面的面》时,每次老师都要把所有的正方体举起来,而有时候又拿不全。所以他就在制作正方体时,里面加入了磁铁,这样就可以粘在黑板上。老师也不用那么辛苦的举起来,同学们也可以看得很全面。只要做过正方体的人都知道,要想做好正方体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这个小男孩还一次做了8个,我从心里感谢这个孩子,感谢他的细心,感谢他为大家的贡献。
三、观后的感悟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明白了:孩子们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你相信他们,给他们发挥的空间,他们就能给你惊喜。有可能有的孩子成绩不是那么突出,有可能有的孩子在学习上异常的懒惰,也有可能他不喜欢数学,但是我相信,作为老师,只要你能够耐心的去教导、引导他们,把他们当朋友那样对待,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时间,他们也可以成才。每个班级的孩子不可能都考试考满分,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特长,所以不要太担心,你现在班级里的那些成绩落后的孩子,给他们时间,他们会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特长。有时等待也许比你焦急的期盼效果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