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群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八字桥中学
摘要: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中学化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对于基础教学理论和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与完成,还要在中学化学课程的教育展开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和渗透,真正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和创新化发展。因此本文将针对中学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的认知价值展开分析与界定,在明确人文精神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之后,针对中学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的实践策略展开思考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不断助力中学化学课程教育革新与优化提供相关参考思路。
关键词:中学化学;人文教育;以人为本;核心素养;综合发展;
一、中学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的价值认识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不断提升人类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文明成果,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认知到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环境和人文价值的影响。因此,在面向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的今天,中学化学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以常规教学任务为依托,实现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辅相成,希望能够促进化学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面向传统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知识理论传授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素质。素养发展的背景下,融合人文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打破传统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方式和理念上的桎梏,还能以系统完善的人文教育体系为指引,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化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对中学化学学科知识理论进行认知和理解的过程中,形成自我人格上的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中学化学学科作为一门生活实践性和探究学习性较强的学科,在融合人文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内容对学科知识进行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因此中学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价值观念具备重要的影响。
二、中学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的实践对策
(一)借助化学史实,启迪学生思维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学化学教育在推进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常规教学任务的落实,还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化学学科逻辑思维和化学学科综合实践能力上的培养。因此,在中学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这一时期学生学习兴趣和最近发展区的综合考量,以化学史实和化学家的学术道德为例,有效进行课堂引入,带动学生在对于化学重大发现和发明创造的史实内容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启迪学生不断创新、潜心钻研的思维意识。例如,在教学“自然界中的水——化学式与化学价”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阶段,首先书写水的化学式板书,在化学式与化学价讲解之前,对于门捷列夫潜心排列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史实故事进行讲解,通过结合化学史实材料,学生对于化学家在发明创造过程中的精神进行学习,深入探究史实故事背后的内涵和真理,充分调动学生对后续课程内容深入探索的兴趣与热情。此时,教师在对化学家在发明创造中执着追求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进行渗透和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责任意识和学科逻辑思维。
(二)结合生活实际,渗透价值取向
众所周知,中学化学学科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其具备一定与生活实际相连接的实践性,使得化学学科知识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住中学化学学科的这一个优势,在有限的课程学时内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传授,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于教材内容进行深化理解和记忆,从而为人文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奠定良好的常规教学基础。例如在教学“爱护水资源”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展开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教学媒介,对于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一些缺水的现状和情况通过音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课程导入阶段对我国水资源现状进行初步的了解。在对于相关宣传片进行播放的过程中,此时,学生通过音视频对自身感官感受的刺激,对于水资源的珍贵有了一定的认知。教师再结合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环节,如“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拖地”,指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直到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生活案例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带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于水资源的珍惜与重要价值进行了有效认知,并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给学生渗透节约用水珍惜资源的价值取向,有效实现了人文教育的目标。
(三)开展探究学习,落实因材施教
由于中学化学学科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与实践性,因此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挥,指导学生在开展探究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中,真实体验化学知识内容,认知人文教育内涵,从而有效提升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有效渗透和有机融合质量。特别是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在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个体上的差异性,这也使得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情况和掌握层次上存在一定的分级化。此时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便可以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考量,通过小组合作和分层次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探究活动,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素质理念,实现对于学生参与化学学科学习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提示。例如在教学“水的净化”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由学生根据教材中水的净化方式进行思考和创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指导学生分工寻找相关材料进行替代,对于水的净化过程进行实验演示。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实现了学生在水的净化实验过程中的亲身参与和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有效融合了人文教育,对于学生的科学道德品质和科学世界观进行培育和开发,调动了学生在中学化学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不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中学化学教育中有效融合人文教育,不断推动中学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展开过程中就必须要回归教育本质,立足于化学教材知识,对于课程内容进行人文精神和人们情怀的有效渗透,从而构建系统完善的中学化学课程体系,不断彰显中学化学学科的人文内涵,。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念,助力中学化学教育人性化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俊峰. "化学学科观念"的教学解决策略——以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为例[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6(4期):36-36.
[2]."两试合一"对普通初中化学教学影响的调查.《化学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6期.曾懋华.陈亿罡.赵三银.赵旭光.
[3].杨梓生. 中学化学教育融合人文教育的认识与实践--以九年级化学"自然界中的水"为例[J]. 化学教与学(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