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劲峰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江苏 淮安 2232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德育知识的教学渗透,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完善自身的心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意较不成熟,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从而抓住德育教学的关键来进行教学拓展,利用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教学方案来进行德育知识的有机渗透,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途径和策略
引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把数学教学任务与社会主义核心思想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既要开展学科教学,也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探讨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力争做到学科教学和德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落实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工作,贯彻新课程标准。
1 重要性
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四有人才,数学正是适应此要求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强调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维体系,建立数学建模,进行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同时也旨在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水平。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数学也不无例外的需要遵守道德的约束,它为数学的教学增添了一丝人文主义的色彩,使其变得不再枯燥和无聊。数学也反过来为德育的渗透创造了必要的数据支撑,二者和谐共生,缺一不可。
2 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
2.1 教师要积极地利用教学内容来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熟悉数学教学的内容,并且紧密地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引导,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年龄特点来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根据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接受程度来进行德语方向的把控。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时,中国的耕地面积和人口,面积分别占世界的多少?使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认识到我国虽然面积和资源较为广阔。但是由于人数众多,在进行资源分配的过程当中,则就变得非常渺小,从而引导学生充分的进行思考和探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能够减少浪费增强保护意识。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努力的思考和探究,认识到数学知识和现代生活的必然联系,帮助学生感悟人生的哲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当中认识到复杂的世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也要善于挖掘教材当中的教学内容,充分地渗透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鉴赏水平。
2.2 道德情感与教学内容交织
纵观小学数学的课本内容,几乎观察不到道德教育的任何蛛丝马迹,而当下需要教师们去做的就是,在其中寻找教材中存在的德育方面的潜在因素,坚持不懈地去发掘其中的德育知识。比如说,老师在交给学生们1-10的数字的时候,可以举出让国人引以自豪的一些改革后取得进步的数字,提升学生们的素养。那么,一来,可以夯实他们的数学知识,二则,他们也可以意识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骄人成绩,启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再如,在教授圆周率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先进行导入介绍,让学生们了解到祖冲之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是第一位将这个数率计算到小数点后六位的人。
以及他在追求数学真理时候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使得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建立起了民族自尊和自信心。激起我辈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广场底部是矩形,高度已知,求体积,这是第一个通过使用底面积来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的书籍。那么,就会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时,同步了解到中国数学的辉煌历史,激发他们的勇闯难关的激情,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2.3 利用数学综合知识渗透德育知识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意识较为单纯。所以,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并且结合数学当中的问题来进行教学方面的拓展,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抽象思考能力。教师要通过实际的问题来进行教学帮扶,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数学问题分析,抓住主要的数据来进行数据的整合和梳理,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和探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建立数学关系并且合理的进行推理和解答,培养学生在数学分析的过程当中的综合适应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数学计算的正确性以及解决方法来鼓励学生多进行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完善对自身的要求。并且结合相应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时间成本以及数学问题,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勤俭节约习惯和高效的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具有高度的意识和责任感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做计算类习题训练时,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找到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让学生边审边想,找出解题思路,使学生明白先计算什么,后计算什么,并思考如何进行简便计算。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认真检查每一个计算步骤,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同时,引导学生自行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防止再出错,使学生形成认真计算与检查的良好习惯。通过这样一个计算能力训练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刻苦坚持的精神、独立思考与克服困难的意志,实现德育内容的渗透。
2.4 促进数学活动和道德习惯
德育不应局限于数学课堂教学,而应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学习五年级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知识时,老师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在实际生活当中,观察家人的一言一行,然后推算出这个家庭中,每星期、越、年的用电量。考虑到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很短缺电力的现状,将他们集合在一起,讨论应该如何节省电能,为国家建设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那么,孩子们就会在学习了统计知识的同时,懂得如何节省电能。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环保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学习了这部分的知识以后,学生们还可以统计一下自己家里日常使用垃圾袋的情况,再结合环保方面的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全方位去掌握已经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并且进行了环境保护教育。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有着一定的德育功能,但是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绝不仅仅只有这些策略。德育如细雨,小学数学教学就好比是沙土,而学生像那顽强生长的小草,不断吸吮着沙土中的水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抓准时机融入德育内容,把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做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同步,既能培养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与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彩凤.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8):118,122.
[2]魏田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智库时代,2017(14):95,97.
[3]陈晓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8(5):68-69.
[4]王胜利.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中道德教育资源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