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聂华
[导读] 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教育软件的广泛普及,如今线上学习也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聂华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教育软件的广泛普及,如今线上学习也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计算机课程本就依托于计算机操作展开学习,互联网时代线上教学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形式多样化。线下教学的精进,线上教学的广泛发展使得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可以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课堂的教学管理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管理研究
伴随就业压力和社会需求,国家和社会对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学方式引导下如何利用好网络时代的技术管理好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计算机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校园信息化建设正朝着更为先进的“互联网+”教育迈进。“互联网+”下学校课程教学管理已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一、互联网时代对师生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在此形势下,计算机相关知识内容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接触到的计算机内容远远比课本教学中仅仅围绕计算机概念介绍、操作理论讲解等要有趣、新颖。由此,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直线下降。由此可见,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立足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需要认识到这一新时代从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
        1.对教师的教学要求
        互联网的融入对于计算机课程的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课程涉及软件的相关操作,还要关注到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在在互联网背景下上好计算机课程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熟练运用课程应用到的相关软件,研究明白其授课功能。教师在借助某一平台或软件展开授课时要注意提前学习其操作,了解其功能,不要拖到课堂上学习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第二,合理分配在线学习与集体操作的时间,线上的网络课堂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回放,计算机基础的操作又是需要学生跟随教师逐步学习,线上录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操作再前进,操作学习较慢的学生可随时暂停学习并且反复观看相关操作,利于不同层次学生自己安排学习的进度;第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要做好网络学习与线下讲解的双重工作,教师选取的线上课程要在实际课堂中检查和指导,教师也要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质量,再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做出课程调整。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授课形式。
2.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数据时代的计算机课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更高,学生学习时的自觉程度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互联网时代要求他们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给学生更高的要求,如学生要做到:第一,学生自身要树立自我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第二,及时反馈自身学习情况,计算机教学学生面对着自己的电脑操作,教师可能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位学生地学习情况,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联系教师,有疑惑抓紧联系教师及时解决;第三,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计算机的操纵学习更为便捷,线上学习资源丰富,学生要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保证学习效果。


        二、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管理的研究
        1.灵活采用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混合教学模式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学习线上的相关课程,而不局限于课上讨论和解决问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理论知识较少,大多是需要学生进行实践和操作。因此,在学习该门课程时,学生可在线反复观看教师教学视频,可以在操作跟不上教师时,暂停视频一步一步的学习。此外,利用计算机在线课程学习,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省去了复杂的操作过程和大把操作时间,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着重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内容,重点讲授课堂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于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
        2.合理选取线上教学资源
        大数据下线上学习资源丰富,多种多样,课堂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也使得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需要更加慎重。面对纷杂的数据和良莠不齐的学习资料教师必须谨慎选择,择优选取。大数据资源时代也给我们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利用线上教育模式,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安排学生新课预习,学习新课,布置作业,检查作业,安排考试等。最后通过收集批改学生作业,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成绩数据化,通过最终数据分析找出学生学习课程的薄弱环节,最终通过教师课堂讲课,解决相关问题。计算机课程是注重操作学习的课程,线上教学提供给教师新的教学思路,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自己的教学课堂。
        3.丰富学生作业和考核方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就是需要借助电脑操作学习相关知识的课程。而在学习过程中,一些知识的学习往往通过教师的逐步示范教授,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线上答题的方式,检查学生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再通过提交相关的设计作业或考核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这些作业都可通过平台提交给老师,教师也可以实时看到学生的作业状态,及时给予学生作业反馈。另外,有很多网站和软件拥有较多的题库,教师可利用已开发的网站或软件,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自己学习到的知识。
三、小结
        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势资源,让课堂教学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构建课堂教学创新平台,改变传统教学缺陷,让教更有效、学更有成,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科技逐步发展,教育方式也愈加丰富,教师需采用更加灵活地教学管理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让全体学生掌握知识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柏世兵.“互联网+”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6).
[2]唐柳春,童启,刘强等.“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J]. 科教导刊, 2017(23).
[3]黄欣欣,莫夫.“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0):139-140.
[4]唐坤剑,杜广周.“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和探索[J].亚太教育,2016(01):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