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陈伟
[导读]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
         陈伟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理解他人的付出与社会的给予,同时也能以感恩的心态,回报他人与社会。中职德育工作者应推进感恩教育,对感恩教育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基于此,本文章对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分析,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感恩教育;应用
         引言
         感恩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和未来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会感恩就是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就是对他人的帮助常怀感激之心,懂得回馈别人的帮助。中职院校如何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是值得广大德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当代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会感恩不仅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不仅是自身素质的问题,也与其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传授感恩道理,培养感恩意识,强化感恩实践,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二、中职德育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家庭方面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无法兼顾孩子的教育,导致中职学生欠缺家庭教育,感恩意识淡薄。再加上以00后为主的中职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在生活中经常受到父母和长辈的溺爱,导致孩子一味地索取,缺少对父母和长辈的感恩之心。
         (二)社会方面
         社会往往拿当地的普高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做对比,对他们的期望过高,既希望他们有优异的成绩,同时又要有过人的技术能力。但是,中职学校面对的现状是学习能力较差的生源、复杂的家庭环境和混乱的学生思想,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么复杂的现状。
         (三)学校方面
         中职院校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故往往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却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德育教育,这就导致学生重视技能,忽略素养,长此以往缺乏了感恩意识。
三、中职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校园德育教育的失衡
         现在的高等教育更多看重智育教育而非育人教育,关注的是升学率与就业率。其实,在质疑孩子的时候首先应该质疑教育。除了对他们考取重点学校、获得高分成绩的期望外,教师们有没有更好地关注他们的内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这些孩子从小学到中职,为了“学习”付出了巨大的生命成本和财力成本,却有很多应该学的东西没有学到。校园教育过于追求以“才”为本,而非以“人”为本,看重培养学生成“才”,而非培养学生成“人”。有些功利化的教育理念使感恩教育很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二)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中职生大部分是未成年或者刚刚成年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认知能力抑或是自身的人格特点都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有一部分中职学生会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以及思想上的求异思维,既渴望引起他人的重视又渴望自由,不希望被他人约束。因此,对于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群体,社会、学校、家长都应该给予特殊的关照。


四、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一)在心理引导中渗透感恩教育
         首先,在中职教学的课程中,可以在心理课堂和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进行感恩教育。其中感恩教育要具有震撼力、渲染力和吸引力,能够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打开他们的心扉,使学生明白何为感恩,如何感恩。其次,中职院校应设置专职的心理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进行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将感恩意思融入心理辅导中,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
         (二)重视中职学生的道德需要
         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人总是在接受一定的外在道德要求以后,才能慢慢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要求,即道德需要。而我们常常将个人道德的好坏归结为个人对于道德的认识程度,殊不知道德需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犯了错往往将错误归结于学生本身,而没有及时发现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问题。因此,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特别注重对于学生合理道德需要的满足。
         (三)注重家庭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和每个家庭的义务。经由过程大量理论研究和调查结果阐发:青少年的发展与家长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学校应组织班主任及德育老师,定期走访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及家庭情况,必要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家长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也应及时汇报学生的思想动态,家校联手,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四)加大感恩教育的宣传,树立感恩思想
         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中职生的思想造成一定影响,所以中职生感恩教育不仅仅需要家校合作,而且还需加大感恩教育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并且优化社会环境,进而达到帮助中职生树立感恩思想的目的。因此,可以通过报纸宣传、动画广告宣传等引导中职生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中职生观看感动中国,或教师可以讲述报纸上刊登的感恩事迹,甚至还可以组织中职生参观红色遗址,切身感受社会正气,正真落实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进而引导中职生树立感恩思想。此外,实际生活中的琐事也会影响中职生的思想观念,因此家长应注意与邻居和谐相处,在日常交流中端正自身言行举止,起到榜样的作用,反之则会对中职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家长以及社会要大力宣传感恩教育,培养中职生形成感恩意识,并养成终身感恩的思想观念。
         (五)在学校德育中全面渗透感恩教育
         一是学校组织开展班级与班级、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感恩比赛活动。给表现突出的班级、老师与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师生的感恩热情。二是利用升旗仪式、黑板报、宣传栏、橱窗等,宣传感恩故事、身边的典型事例,让全体学生领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多么令人温暖。三是利用音乐课、开展文艺活动渗透感恩教育,并在校园广播中进行播放,让孩子们时时感受到父爱、母爱、师爱等爱的伟大。
         (六)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德育教育走进课堂,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优势地位,将德育教育纳入学生的必修课。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学过程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自我检讨和提升,降低学生违纪违法的几率。德育教师把德育教育作为日常性教学,将思想道德教育,法制课程教育带进课堂,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观看感动人物事迹,违法事件视频,排练普法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师也要在日常教学中灌输德育教育,让学生时刻警醒,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提高自我修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应引起重视。在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不能仅停留于表面形式,而应渗透到平时的点滴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切身体会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南.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职业,2019(16):89-91.
[2]黄丹宜.“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79.
[3]庄丽倩.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运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7):269.
[4]冉琪铃.简述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86.
[5]张春影.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8,9(08):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