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冰
许昌市郊老吴营小学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美术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应用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美术社团的教学作用。本文通过探讨电脑绘画在小学美术社团中的教学实践,希望为广大美术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经验指导。
关键词:电脑绘画;小学美术社团;教学探索;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课程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优质的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很多学校还开办了相应的美术社团,用以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和艺术底蕴。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电脑绘画的优势,并将电脑绘画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和社团教学中,以此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
一、电脑绘画在小学美术社团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电脑绘画的优势,认为电脑绘画无论是在前期的成本投入阶段,还是在作画过程中,抑或是画后的保存工作,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纸上作画,电脑绘画多应用专门的电子画板或平板电脑,这使得学生不再局限于彩笔提供的色彩,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调配色彩;此外,电脑作画可以随时对画作进行删改,且不会影响到绘画的整体效果,因此其创作过程更加灵活,且更加节省材料。正因为看到了这些优势,教师对于电脑作画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很多教师都在美术课堂教学、美术社团活动中开始应用电脑绘画的教学手段,这无疑是美术教学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变革。
然而,不少学校碍于资金分配、教学理念的限制,并没有引进的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此外,多数学校只在正式的美术课堂中应用电脑绘画教学,并不重视美术社团的隐形教学作用,因此没有在美术社团活动中应用电脑绘画设备。即使有学校成功引进了电脑绘画教学模式,在缺乏教学经验的情况下,还是会有很多教师不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找出高效的教学策略,导致电脑绘画的可操作性不强。
二、电脑绘画在小学美术社团中的应用策略
(一)开展各种电子绘画活动
对小学生来说,开展实践活动比理论知识的讲解有兴趣得多,这也是社团活动取得出色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色彩有着很强的敏感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这一认知特点,利用电脑绘画平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刺激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促进学生的感官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电脑绘画设备中自由调色的功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调配喜欢的颜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对颜色的调配过程、三原色等知识点作出一定的了解,以此加深学生对颜色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于色彩的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借助手中的电脑绘画设备进行合作作画,比如让学生自行商议决定自己在作品中负责的部分,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还能提高小组合作能力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记住绘画设备的“取色”功能,在大自然中寻找自然的色彩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完成自己的画作。
(二)举办电子绘画作品展
多数学校采用民主性的社团招生形式,因此社团内多数学生本身就对美术具有很高的兴趣,且渴望借助美术社团这样一个平台,锻炼、展示自己的绘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适当举办一些小型画展、艺术展等活动,将学生们的作品展示在公开的场所,以此增强学生们的绘画积极性和成就感,提升学生们对于绘画的兴趣。电子绘画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突破纸上绘画的局限性,在电脑绘画技术的帮助下,学生的绘画题材既可以是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临摹,也可以是借助电子建模技术创作的动漫人物,这使得学生们的创作题材、创作环境更加自由,游戏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创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美术节、绘画比赛等等,满足小学生的好胜心。当学生借助电子绘画设备,完成了相应的作品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些电子作品,以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方式,在校内文化展示平台、学校多媒体平台中进行展览,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创作学生们的成就感,还可以通过展览的形式,营造自由创作、自由欣赏的艺术氛围,将社团活动的影响力,拓展到整个学校范围内,打造了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环境。
(三)做好社团活动管理工作
相较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的开放性更高,活动形式也更为自由,电脑绘画的灵活程度更高,且电脑绘画设备的成本也相对较高,为保证教学能在合理的秩序中顺利开展,教师需要在纪律管理层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确保活动的进度和效率。首先,教师要做好社团活动的流程规划工作,从教学的可控性、系统性、趣味性等多个维度出发,引导学生展开兼具趣味性和秩序性的活动。其次,教师要对现有的社团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完善的制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团活动氛围,在保护电子设备的同时,为学生创设更好的体验感,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喜欢美术、热爱美术。为此,教师创建明确的设备使用规则,做好电脑绘画设备的应用登记工作,并在每次学生使用完毕过后,对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记录,对损坏的设备进行及时修理。
(四)开展团体创作活动
社团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培养兴趣的凭条,还可以通过团体性的活动增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电脑绘画时空连续性、分散性强的特点,开展团体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社团内学生共同创作并完成一幅画作。首先,学生以研讨会的形式集体商议化作的主题,并根据每个人的绘画特长和特点,分配不同的绘画任务,通过电脑绘画的方式分别完自己负责的部分,然后再由上传、共享的方式将这些部分有机的整合到一起,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当作品生成后,再由同学们对不完美的地方进行集体修正,提升作品的完整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子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美术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基于电脑绘画平台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和社团活动中,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去学习和应用现代化绘画技术,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建庚.多元智能发展的电脑绘画主题探究课堂实践——《希望小学》项目研究活动设计构想[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07):96-98.
[2]吉沐成.鼠标点点,美育无限——小学开设电脑绘画的几点做法[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中),2015(07):63+65.
[3]帅惠华.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以小学生电脑绘画创作为载体的跨学科教师共同体建设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5(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