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业成
长沙高新区雷锋第二小学 湖南省长沙市
摘要:在当今发展迅速的社会背景下,体育课堂更多成为学生和家长以及现代社会比较关注的课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成长经历,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体育课堂的活力,提升教学效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根本的不同,体育教学具备了更多种内在方式,集结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势。更符合目前的教学方式,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提高学生坚忍不拔的心态以及强化自身身体素质,提高心理健康程度。因此,对于体育教学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从其学科特点上来进一步剖析,可以让小学体育方面有所提高,因此,笔者对其进行剖析。
一、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提升其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会密切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此,教师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就更好地保证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还会着重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比如,学生的批判意识、主动意识和探究分析意识。这样,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均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有效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探索体育知识。这样,体育教师教学的压力就会随之降低,最终也会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在此背景下,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一对一的交流模式下,小学体育教师就会更加明确地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最终小学生学习的质量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二、授课教师要合理把握课程方向去制定科学的授课规划
国际著名的学者曾经提出:“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将永远不会有光明的未来”。其实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也可以去验证这句话的正确性。我们都知道成功一定会在做了充分准备的人身上出现,其实做一个简单的推理也可知,这样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日常的体育课程中。因此要让体育课充满魅力,成为一节有效的课程,那么就一定需要授课教师在课前做充足的准备,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规划。要做到规划合理就需要授课教师去充分地研究教学大纲,了解培养学生的目标性和方向性。同时教师也要合理地去把控课程中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逻辑顺序以及所用时间。例如:笔者在一节体育课中,首先让小学生们去进行跑步训练,接着就会适时地把跑步要领以及避免受伤的窍门讲述给学生,这样学生们在边跑边学的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
三、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任何科目的学习中,学生都是最主要的,这是教学应该坚持的一个根本。而对于学生来说,获取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在这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何让教学内容更多地被学生接收,如何将课堂活动有效进行,并且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学习到应有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能力是教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也是体育课堂最重要的意义。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自身出发,最需要的是利用体育课堂活动放松身心的同时增强身体健康素质。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提高课堂内容的质量,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是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的有效手段。
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上课的质量和课堂容纳性,教师在课前应该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和教师的配合性和默契作用。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运动能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教学。尽量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小学体育教学发展提供保障。
(二)不断改革和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进行的改革,小学体育教学要进行课堂的改革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小学课程主要就包含那么多东西,你如果不让学生去上体育课,整天待在教室里面做题,肯定是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完成的。所以,小学的课程缺少了哪一块都不行。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方面,小学体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重视教学硬件设施的完善,得先做好物质的建设。现在在硬件设施比较完善的基础之上,作为小学体育课程主力军的体育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教育,通过在体育课堂中,对小学生进行体育的锻炼和体育常识知识的学习。小学生还处于孩子阶段,小学的体育课程仍应当以游戏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合理安排课程,不建议进行过多的力量训练。
(三)加入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注意力难以在长时间内完全集中,故要提升教学有效性,就要向有限的课堂时间要效率,教师除了要做好教学设计,让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还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打造高效、活力的课堂,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培养不但能够让学生喜欢体育活动,更能从深处发现体育带来的快乐和乐趣。从表面上看,体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能够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例如将教学前的热身齐步跑转变为自由跑,这样也能达到热身目的,且能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此外,教师应该多和学生交流,这样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以此为依据,设计出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将教学内容、具体的训练项目与各项游戏相结合。
(四)老师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来促进学生进步
通常在每一节体育课后,授课教师都是要给课上每个小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课堂表现作出评价的,这些评价反馈给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们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先进的网络与学生的家长直接建立联系,例如:笔者就会建立学生家长的微信交流群,这样可以把学生的每一个优点以及缺点都及时地反馈给家长,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家长去协助指导学生,最终也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在整个评价体系中也要让学生去评价老师的授课,例如:学生讲述自己对本节授课方式的接受程度,针对课堂内容的科学性等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就可以知道自己课程提高的方向,最终也有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师应该在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就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体会到体育学习的魅力。相信在教师的努力下,小学体育教学一定会变得更加高效。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寓教于乐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家长,2019(36):1.
[2]王风强.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探讨[J].家长,2019(36):26-27.
[3]徐尔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77+79.
[4]卞林娟.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J].情感读本,2019(35):29.
[5]陈晓霞.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改进的几点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