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霞
乳源瑶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韶关 512700
摘要:中职教育作为特殊的高中阶段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优秀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重任,是我国人才建设和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构建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体系对于开展中职教学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教育行业整体都在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构建综合的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起来,形成“线上+线上”混合式学习模式。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中职计算机;应用价值;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和现代通信的进步,信息化教学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线上学习作为接收知识以及学习的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线下授课方式,线上学习在时间上更加自由灵活,教学资源也更加的丰富,但是线上学习同样有很多缺点,比如,缺乏完善的师生交流机制以及学生成果检验机制或者是监管受限等,所以线上学习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面对面式的教学模式。本篇论文就主要分析了传统线下授课和线上学习两种方式的优点与缺点,如何扬长避短,调和两者矛盾,使中职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一、问题提出
“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方式结合传统的理论教学,通过使用多种媒体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做到全过程监督、管理以及反馈。本文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分析该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现状,探讨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多还是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详细解释操作步骤、逻辑关系来指导学生在自己电脑上进行模仿操作,这种方式互动性不高,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难免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将传统面对面线下教学和网络线上学习有效整合具有极高的教学应用价值,以项目教学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混合式学习就是将传统的课堂授课优势和网络在线学习方式充分结合,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引导、监管的主导作用。通过这种融合性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应明确适用不同类型学生学习风格的教学目标,将知识通过恰当的方式带入学生体验中。
二、现状分析
(1)学生特点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不成熟,缺乏自我意识,存在一定逆反心理。此外,中职学生相比于高等学校,学习意识普遍不强,缺乏主动性,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但中职学生在思维上追求独立成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因此需要教师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引导并激发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在线学习中产生兴趣,在监管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在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
(2)教学现状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受限于各中职学校当地经济水平以及自身网络设备的差异,全国范围内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学资源匮乏,导致学生整体计算机水平较低,影响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有序开展。若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线下授课,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因此在该类地区大力普及“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线上网络平台的丰富教育资源来弥补当地教育资源匮乏现状,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3)存在问题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同等重要,但受限于传统教学和考试机制,大多数教师对于理论传授的重视度远远超过实践演示操作,在这种被动学习状态下,学生会觉得课程枯燥,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教材知识是对已有的技术进行基础性的总结,但相比于我国信息化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教材内容已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仅依靠教材的知识内容指导,学生难以让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技术,过于落后的技术内容也不利于学生毕业就业,因此,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更新以及更有效的教学资源,而线下网络教学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计算机应用的最终目标还是实际应用,以上两点问题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取得提高,单纯的理论知识显然不能让学生适应社会,但受限于各种因素,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对于实践教学安排的课时明显过少,难以满足学生对于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实战练习时间需求。因此,在线上教学存在局限性的现状下,在教学中引入线下学习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三、应用分析
(1)教学准备
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学习涉及的项目较多,教师在做好制定教学目标,熟悉教材内容等备课工作基础上,还应提前确保机房等硬件设施条件符合教学过程要求。鉴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应提前摸清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认知及应用的整体水准,据此来划分教学的重点难点,制定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计划。
(2)教学策略
教师可将课堂上讲解的重点知识内容上传至网络平台,包含由于课堂时间限制未提到内容,供学生在课堂外时间学习。同时,为进一步引导学生充分准确理解知识点,还可以设置相关专业问题,并显示得分,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有基本的认知,并且教师也可掌握整个班级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理解情况。此外,还可以在课程中根据知识点难度设置小游戏关卡,通过这种游戏性方式来促进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循序渐进,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教学。以Excel工作表教学为例,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应着重强调基本表格绘制和基本函数的知识传授,帮其巩固计算机基础专业水平。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布置混合函数的练习,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及逻辑思维。该方式可以保证每个学生完成符合自己现阶段能力水准的教学任务,还可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进取心,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授课统一性,该方式更多的只能依靠线下教学方式来实现。
计算机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往往是多人分工协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开展有效的团队合作,例如布置合作性的小组学习任务,培养其团队精神。而学生合作需要的沟通往往更多的在线下学习中体现。
(3)开展线上学习
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练习或者学习的时候难免会产生问题,但是这个时候又不是在课堂上,因此学生就不能及时联系到老师,如果学生想要找老师进行解答,就只能等到上学的时候。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可以开展线上学习模式,比如在课后固定的时间段内进行线上教学,主要内容就是由学生进行提问,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学生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统计,然后分析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进而就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加的完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既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死板问题,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信息化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混合式学习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提升自我,有效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娜.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