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楠 王康
三河市汇福实验学校 河北 廊坊 065201
摘要:合唱音乐教学的开展,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顺应当前素质教学趋势的要求。合唱音乐是音乐中声乐的基本组成内容,开展合唱音乐教学,可以发现丰富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使小学生理解更多的音乐思想内涵,以通过音乐合唱的方式,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等的目的,达到对学生音乐素质及能力培养的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音乐教学中对合唱教学的关注不够,即使是部分学校积极开展了合唱教学,但是在教学当中也普遍地存在着学生对于音准的掌握不到位,教师不注重音准教学的现象。基于此,本文从现阶段小学音乐合唱现状出发,分析现阶段小学音乐合唱音准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合唱教学中音准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以及开展音乐合唱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合唱教学、音准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教育也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小学开展音乐合唱教学,要求教师从音乐教学的核心出发,运用合适的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节奏感以及音乐素养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其中应当尤其关注对孩子的音准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学生的音准的掌握程度,这种对小学生音乐能力的针对性培养,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在合唱教学中,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较多。首先,合唱队员个人的发音技巧是影响音准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队员在合唱过程中用力过大,将会造成在后续的合唱中气息不足,使音准发生偏差。其次,在正式的比赛之前,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往往会加大训练量,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造成学生的音高不准,加大学生掌控音准的难度。此外,合唱队员的声区也是影响音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大部分合唱队员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合唱训练,因此队员在对声区的转换上存在较大的难度。最后,合唱队员的个人的状态也会对合唱音准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一)合唱教学发展不够均衡
由于合唱音乐是很多人参与的音乐教学,在合唱音乐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领唱同学的音乐特点,还要兼顾到参与合唱的而每个同学的音乐特点,发挥出每位同学的优势部分,因此就对每一个学生的音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不同于同学们的单独演奏,只要演奏的同学表演好就可以了,合唱音乐更像是一种集体活动,这可能就是合唱音乐发展不够均衡的原因。音乐合唱音乐难度更高,对教师的音乐素养要求更高,还要有合适的曲目适合表演,还要兼具到表演过程中每位同学的演出成果,是一项对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的音乐项目,所以,现阶段合唱音乐教学发展不够均衡。
(二)缺乏专业音乐教师指导
现阶段,我国在合唱音乐方面的音乐教师很少,学生的合唱项目也就得不到优秀的音乐教师的指导。合唱音乐作为一种集体音乐的演奏形式,对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要求很高,要求音乐教师对音乐曲目很熟悉,在声乐方面也需要很专业,并且对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程度的了解。这样的音乐教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很少,大部分教师精通的都是一种技能,在声乐方面优秀的教师,可能在其他方面不是很优秀,所以,在合唱音乐教学过程,优秀的音乐教师很少,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学生对合唱音乐的接受度就会很低,这也是需要我们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并且由于地区的差异,各个地区教育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音乐教师的素养也有很大的不同。
二、合唱教学中音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合唱音乐很注重声乐的练习,一首合唱曲目,分为好多声乐组成部分,有较低平缓的部分,也有高昂激亢的部分,学生在参与音乐合唱过程中,通过对音准的学习和掌控,可以很好的表达个人感情,充分发挥个人品质,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部分,也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唱教学中对于音准的联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需要所有参与合唱的队员的共同努力。合唱音乐作为一种集体性的音乐活动,一场成功的合唱演出,需要每位合唱成员的共同配合,而学生在参加合唱曲目表演的过程中,对合作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合唱教学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合唱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较多,有学习很快的学生,可能内容很快就可以学习完成,但是学习较慢的学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学习完成,这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两方面差别很大的情况,这对学生道德品质素养是一种很大的考验。在合唱过程中学习较快的同学,告诉他们,你们和其他人是一个整体,当你自己很优秀时,要帮助那些学习并不是很快的同学,让他们尽快学习好合唱曲目,这对小学生而言,是体现集体精神,体现互帮互助精神,提升他们道德素质的良好的机会。
三、在合唱教学中提高合唱音准的有效方法
(一)从兴趣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
合唱音乐虽然是集体音乐活动,但是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有些学生喜欢合唱项目,很乐于加入合唱活动,在开展合唱活动的时候效率就会高很多;而有的同学不善于这种集体活动,如果加入的话,兴趣很小,学习效率将会很低因此从学生兴趣出发也是很重要的,另外要注重学生的基础培养。合唱活动大多为声乐表演,这就要求学生在声乐方面有很好的基础。
(二)选择合适曲目,培养学生对于音准的掌控能力
由于学生的年龄差异的原因在选择合唱曲目的时候,要选择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教师在训练学生和日常练习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思想感情的表达,表达出所演唱音乐的核心思想,让学生以灵魂来达到音乐表演,培养学生优秀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乐鉴赏力,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这些都是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只有认真的关注了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学生的音乐水平的提高,也才能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借助乐器辅助提高合唱音准
在提高合唱音准的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对于出现的任何问题,教师都应当给予及时的纠正。音准偏高或者偏低是在合唱中经常出现的两个问题,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教师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例如,解决音准不对的一个好办法就是钢琴,通过钢琴来对合唱的音阶进行,能过够有效的解决音准偏高或者偏低的问题。在通过钢琴练习音阶的过程中,每次只需要上升或者下降两个小二度即可,在不断地练习中不断提高合唱音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学生的音乐合唱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音乐鉴赏力以及审美能力等,是顺应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核心素养能力,对学生在之后的音乐发展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在合唱当中,教师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合唱的音准进行准确的掌握,尽最大努力提高整体合唱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金珍. 集体歌唱教学中怎样掌握音准与和谐[J]. 成才之路, 2016(2):76-77.
[2] 毕秋娟. 浅谈初中合唱教学中提升音准水平的听觉感知启发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16(36).
[3] 佚名.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研究[J]. 北方音乐, 2018, 38(22):193+195.
[4] 金平. 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关于音准问题的探讨[J]. 北方文学旬刊, 2015(5):162-163.
[5] 陈燕云.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音准训练的方法[J]. 新课程学习(下), 2015(5):104-104.
备注:本文是课题《在合唱教学中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300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