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改革模式初探                       ——以室内设计方向为例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王向阳
[导读]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艺术院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上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教授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必修课以及在课上的实践环节
        王向阳
        湖南省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艺术院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上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教授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必修课以及在课上的实践环节。在这种传统模式的教育下,大多数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知识与社会上的职位需求差别较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上是一门很强的脑力活动和实践活动,它不仅要求学生有观察细节的能力和灵活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考验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以市场所需求的培养对象为导向,提出项目式的教学改革,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能自觉地整理相关实践案例,让教师形成系统的教学结构,在实际案例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策略

        前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的高校中属于边缘,冷门而且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它的形成不仅包含了艺术,环境,园艺,同时还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学科,其中最为典型的室内设计专业,其在我国也已经形成了二十多年时间,虽然这个专业在大陆不是独创性的专业,它的专业理论的形成和专业科目的形成借鉴了香港,韩国以及台湾等一些具有先进意识和超前意识的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市场的发展,一些高校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一些设计师等具有自由职业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在学校方面也开设了相关专业的科目,但是这些科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出现了一些市场偏差,使毕业的高校学生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应用到社会中,本文将结合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改革模式出现的问题
(一)课程划分过于清晰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高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性的课堂划分太过清晰,使的一些学生在对两者进行学习时不能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在传授课堂知识时不能和实践课上的实验结合起来进行授课,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思维混乱,教师没有将两者之间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解,所以学生在实践中不能及时的调动脑中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学习时出现断层状况。
(二)课程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轨
        再者,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不能有效总结专业中的核心知识点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不深刻,所学到的知识广度达不到实际所应用的程度,不能在社会中完全发挥自己的才能,使所学的知识大打折扣。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项目式”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增加实践性活动
        学校在对进行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改革时一定要顺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市场要求,教师必须要明白学生对于所学到的知识是以应用性为目的的,尤其是对于艺术院校的教师而言更应如此,要致力于自己的办学特色和项目式的教学方案以体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专业课程开设特色。

部分学校还出现了一些课程的高密度和学制学时不相适应的矛盾,教师在解决这一点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积极整合一些重合度较高或理论知识类似的专业课程,使其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化的知识系统,同时在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取舍时,一定要明确专业的差异性,要以不同的专业性为导向来简化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小班轮流教学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下带领学生进行参加实际性的科研项目和参与相关的竞赛,加强与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高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借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带领学生参加实际有效的项目,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合作能力,学生在参加相关比赛竞赛时可以增强学生的好胜心,也可以学到积极的宝贵经验。
(二)开展合作化项目
        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授课时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软件或电子软件进行授课,让学生立体、多方位地感受室内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师发展项目式的教学模式时,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同时也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的社会现实不仅仅是二维的电脑图纸,他们必须在真实可行的空间中进行实践才能真正培养自己的专业应用性[2]。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加入自己在校外参与的项目或工作室中,同时对于室内设计这类专业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整合社会资源,积极主动开展与各高校的合作,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和锻炼室内设计带来的应用能力,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参与到与各大高校的合作项目中并且以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来增强学生有关室内设计的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脚踏实地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吸收宝贵的社会经验,并将收获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职业追求中。
        其实,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都在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开设工作室,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之余可以跟随教师的步伐强化自己的学习理论,把所学到的专业性知识良好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无处施展才能的问题,同时也进一步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可以潜意识增强学生踏入社会的底气和自信心[3]。
三、结束语
学校和相关教师要顺应教育改革目标,完善不合理的课程分配和课程内容设置,增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各科目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似性,使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努力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使所学有所用,使所学的知识能完美契合市场的需求。在开展项目教学时能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让教学的管理模式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使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林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山东工业技术,2017,(19):281.
[2]曾强,张冰钰.地方院校环境艺术专业主干课程"工作室项目式"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大观,2016,(9):162。
[3]袁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才智,2016,(28):87-88.
姓名:王向阳
出生年月:1964.2-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湖南省长沙市
最高学历:本料
单位:湖南省外贸职业学院
 职称:高级工艺美术师
研究方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