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背景下对高职规划建筑教学影响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赵挺雄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加速,近年来我国的规划建筑业迅速发展
        赵挺雄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加速,近年来我国的规划建筑业迅速发展,这就无形之中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规划建筑专业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高职院校如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成为其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有效解决高职院校规划建筑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断层,我国提出了1+x证书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提出,不仅解决了当下高职规划建筑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还有效解决了高职规划建筑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促进我国建筑业及我国当下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本文从1+x证书对当前高职教育带来的影响出发,提出了1+x证书背景下高职规划建筑教学的策略,希望对提升当前我国的规划建筑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1+x证书背景下;规划建筑专业;影响;对策
        引言:随着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革的不断推进,现阶段我国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已经从单纯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逐步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我国提出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从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新时代下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和就业方式,不论是对提升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还是对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新时代背景下人才的就业和创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
一、1+x证书背景下对高职规划建筑教学影响
         1+x证书中的1是指学生个人学历,是指学生通过国家统一的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获得的学历,它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专业或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x证书是指除在校学生之外的其他人员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国家统一的专业考试所获得证明自己在某一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证书,它旨在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矛盾和就业压力,为人才提供多形式、多领域的就业、创业机会。通过1+x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鼓励学生积极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激励企业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更好的满足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1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x证书背景下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这就使得我国的高职规划建筑专业在日常的教学中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1.2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
         1+x证书教育改革以来,许多高职院校为了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论是在教学理念的更新还是在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结构的设置上都纷纷创新,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的整体改革与创新。
         1+x证书实施以来还给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带来一定得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3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与1+x证书教育不匹配
         当前我国的高职规划建筑专业的教学主要集中在学生规划建筑专业知识的教学上,对规划建筑行业职业技能的教学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专门的老师,也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
         1.4人才培养模式与1+x证书教育制度不符
         高职院校当前规划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现在也从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标发展,但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还是集中在提升学生就业率上,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技能提升和强不重视。[1] [4]
二、1+x证书背景下高职规划建筑教学的实施策略
         2.1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1+x证书教育模式的改革,我国高职院校的规划建筑专业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以新时代下1+x证书教育改革为向导,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指导,以满足现阶段我国规划建筑业的发展为目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而满足现阶段我国规划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规划建筑专业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建筑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人才职业教育理念,从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其次,创新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践行1+x证书背景下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综合提升,高职老师在日常的规划建筑专业教学中必须以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和高职生未来职业规划出发,因地制宜,采取适宜中职生未来发展的教学模式。第一,以学生为主体,高职院校规划建筑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且对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这对于基础不同,选修不同具体专业的高职生来说具有一定得挑战性,而且,每个高职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不同,学习需求也不同,如果老师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而且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是弊大于利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规划建筑专业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以生为本,从高职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例如,高职规划建筑专业中包含大量的有关建筑施工与建筑设计的知识,这些内容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专业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如果老师采用传统的课堂为主的授课模式,可能对于基础不一,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不仅达不到课堂教学目标,而且还可能因为知识复杂抽象,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1+x证书背景下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如果,老师能够从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不论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还是职业技能的满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比如,高职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学习要求是不同的,如果是继续学习深造的话,那么需要的是对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深华和研究,如果是毕业后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的话,那么需要的不仅仅是规划建筑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专业的职业技能,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以高职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对于需要继续深造的可以注重专业教学,即以1为主,如果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那么除了1更多的应该注重+x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1+x证书教育背景下,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满足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根本,规划建筑专业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规划建筑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为规划建筑专业的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其职业技能的同时,满足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例如,1+x证书背景下除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外,职业技能很关键,为了适应1+x证书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规划建筑专业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除了课堂教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职业技能教学,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开展专业的职业技能教育,而且这种职业教育可以对毕业后或者工作后需要继续提升职业技能的人开放,这样不仅发挥了职业院校为国家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的作用,才满足了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2]
         2.2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不断提升和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作为为我国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职院校,必须以新时代背景下的1+x证书下教育改革为指导,加强校企联系,促进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首先,加强校企联系,1+x证书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拓宽学生或者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改善当前我国的就业矛盾。这就需要我国的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以企业的需求出发为目标,无论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教学实习环节都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第一,在教学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高职院校规划建筑行业可以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系,让相关企业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通过让企业的参与,让企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参与规划建筑专业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开展,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高职院校规划建筑专业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第二,让学生定期去企业实习,传统的规划建筑专业实习时间短,而且大都是为了取得毕业证而开展的阶段性实习,不仅与理论知识的衔接有限,而且这种短暂的实习对于规划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能意义不大,因为规划建筑行业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知识复杂抽象,就算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如果要应用到实践中,是需要经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和丰富的,这就需要高职规划建筑专业在日常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这种阶段性实习的教学模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将企业实习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再学习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毕业后快速取得职业技能证书,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开展,所谓产教融合就是以学校专业教学为载体,建立相关产业,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双重发展,提升我国相关专业的科研研究能力与产业支撑能力,1+x证书背景下通过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建立,将有关产业直接引入学校,通过校企的有效衔接,实现就业人员学历与技能的提升。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新模式。第一,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通过让企业员工参与日常的高职规划建筑专业的教学,让学生深刻了解当前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第二,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规划建筑行业不仅仅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也需要大量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这就需要高职规划建筑专业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为企业提供一些技术支持的同时,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职业证书培训,为企业员工提升自我技能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1] [5]
          2.3创新高职院校规划建筑教育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相关的专业教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学历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不论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基础的奠定还是对提升我国居民的整体素质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1-x证书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也提出了一定得挑战,因为,很多毕业生或者在职工作人员在工作后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往往需要通过参加一些职业技能考试以获得相关职业证书,但是,我们会发现,不论是国家还是我国相关的职业院校现阶段并没有相关职业技能教学的专门课程,这些反而很多是我国的一些培训机构在完成,为了给更多的毕业生或者在职员工提供专门的职业技能学习平台,我国的高职院校必须创新目前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作为我国规划建筑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更需要的是具有职业技能的专业操作人员,比如,一级建筑职业资格证、造价师职业资格证等等,因此,当前我国的高职规划教育职业教育必须创新当前的教学模式,开展以职业技能为主的新型教学方式。首先,国家层面,作为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政策导向为有关职业院校开设专门的职业技能教学提供政策引导,使职业院校在当前的1+x证书背景下,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职业技能人才。其次,学校层面,高职院校应该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学历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x证书下的多种职业教育培训,通过开展灵活的职业培训,满足毕业生或者在职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例如,为了满足学生毕业后职业技能提升的需求,高职规划建筑专业除了开设日常的与规划建筑有关的专业外,还可以开设专门为毕业生或者在职员工提升职业技能的课程,而且为了满足毕业生或者在职员工的多样化需求,高职院校还应该拓宽网络课程,以满足毕业后生或者在职员工学习时间的灵活性需求。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注意配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老师,因为,虽然,传统的职业教育与1+x证书背景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但毕竟,1+x证书背景下对于人才职业技能的提升有着专门的要求,与原先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教学模式都有所区别,因此,学校需要配备专门的老师来完善1+x证书的教育模式。再次,学生层面,1+x证书背景下,学生必须转变传统的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求职导向,通过x+证书多职业技能的拓宽,积极提升自己的多方面技能,这样在毕业后也不至于没工作或者没合适的工作。[2] [3]
         2.4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1+x证书教育制度改革的目标在于从根本上满足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完善原先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立教育反馈机制,从而使+x证书设立合理规范。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职业技能证书名目,+x证书制度的设置在于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对高职规划建筑专业职业证书的名目设置时必须从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为导向,根据建筑行业的现在及未来发展趋势及时增减证书名目。其次,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可能注重学生就业率的统计,以学生的就业率来评价规划建筑专业的教学是否合理,是否有效,1+x证书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学模式不断拓宽的情况下,以就业率来评价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显然是片面且不合理的,这就需要在完善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同时,对高职规划建筑专业的评价进行改善,以科学分析当前我国的高职规划建筑专业的教育水平。例如,由传统的就业率评价体系逐步向以就业率评价体系为基础,建立与1+x证书制度相对应的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以及学生后续职业技能的整体评价来判断高职院校规划建筑专业的教育体系。[2] [4]
三、结束语:
        规划建筑业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不论是对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还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规划建筑专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高职规划建筑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新形势下我国1+x证书背景下,对规划建筑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规划建筑专业在此背景下,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完善学生学历教育的同时,为毕业生或者职工提供职业技能提升的学习平台,从而提升当前我国就业人员的整体职业技能,满足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付佳佳,郭勇,胥民尧.“1+X”证书制度下土建类专业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06):238-242+245
        [2]张秀媚,张毅.1+X背景下企业管理课程创新创业改革探析——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对外经贸,2020(05):120-122.
        [3]魏明.高职教学嵌入“1+X证书”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3):83-88.
        [4]张炜文.关于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以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物流专业为例[J].经济师,2020(05):239-240.
        [5]白云.1+X证书制度下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20(05):52-57.
        
作者简介:赵挺雄1983年3月 男,汉族 籍贯:湖南湘潭,本科,讲师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村镇规划建设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411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