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忠
(五莲县第二中学 262300 )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能够将生活化场景融入到课堂中,更好的调动学生情感,学生参与兴趣和积极性更高,学习主动性也会随之提升,更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意义,然后探究其具体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有效方法
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度不高,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各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逐渐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课程也越来越被重视,所以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到课堂中,通过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锻炼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1.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以下针对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意义进行具体分析:其一,能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引入生活化教学之后,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同时行为习惯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1]。其二,能够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状态,而这种状态下,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也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入生活化教学之后,教师加强对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发生改变,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很好的重视,学习能力与生活能力随之提升。
2.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2.1注重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师往往采取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大多来源于教材,也没有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导致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不高[2]。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引入生活化教学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满足学生的需求。一般来说,生活化教学资源包括家庭生活资源与校园生活资源两种,家庭生活资源来源于家庭教育,包括与父母相处的故事、发生的矛盾点等,家庭生活资源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融入其中。校园生活资源则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经验与发生的故事,校园生活资源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同,从而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例如,教师在开展有关于“家庭”、“父爱母爱”、“与父母相处”之类的课程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开发家庭资源,让学生分享一些与父母相处的故事,或者将现实生活中一些感人的真实故事引入到课堂中,学生更容易感同身受,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再比如“集体生活”、“校园生活”、“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之类的课程中,教师就可以注重开发校园生活资源,将学生校园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类似校运会、歌唱比赛、儿童节汇演之类的场景引入到课堂中,更好的开展生活化教学,保证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2.2注重开展多样化生活教学活动
思想品德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念,所以单纯理论知识教学是不可取的,想要更好的保证教学效果,还需要多开展一些生活化教学活动,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情境,从而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所选的教学活动需要与教学内容相关,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活动内容不会超出学生理解和接受范围,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社会生活讲道德”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学会以礼待人,就可以将一些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中,类似“拜年的理解”、“与长辈相处的礼节”等,教师可以让班上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现场教学,保证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礼仪和社会价值观。
2.3注重反思生活行为、回归生活
生活化教学的本质就是将思想品德课程与生活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将自己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自身道德素养[4]。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入生活化教学的时候,还需要更加重视生活行为反思,将思想品德内容内化于生活中,通过不断的反思,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例如,在“共筑生命家园”相关内容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找出视频中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然后引导学生反思,想一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出现过类似的行为,如果出现了,需要及时进行改正,从而树立起绿色生活的理念,更好的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与精神。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到课堂中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还需对生活化教学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展多样化生活教学活动、反思生活行为回归生活等方式,就生活化教学引入到课堂中,更好的锻炼和提升学生思想品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平. 学生主体发展视角下的生活化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探究[J]. 学苑教育, 2018, 030(001):88-89.
[2]李果, 黄敏儿.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 科教文汇旬刊, 2019, 458(05):163-165.
[3]朱克万. 略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呼唤生活化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 No.628(08):119-119.
[4]田咏花.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 011(001):21.
作者简介:姓名:张善忠,(1964.07—),性别?:男,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教学,邮编?:262300,单位?:五莲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