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与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探析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吴亚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吴亚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重庆  400050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良好的兴趣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拓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运用各种不同的措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当中,地理教师也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对于不同的地理知识的兴趣,了解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和重点内容,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师需要更加地灵活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学好地理学科,逐渐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初中地理的教学课程也随之有所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主要单一的传授知识,现在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质。地理核心素质是指:包括地理区域的认知、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地理的实践能力等,但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的因素,阻碍了教学活动对学生核心素质的提高。
1中学地理教学问题分析
        1.1教学理念滞后
        在教学的过程,传统的教学理念一直占有主导位置,很多学校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死记硬背,而使学生没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素质教育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如曾经一样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也是学生培养核心素质上的一个阻碍。
        1.2教学设备的落后
        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有些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更新的速度,远比不上教学的实际速度,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并且许多老师对教学设备并不重视,教学的过程中还在使用传统的方法。
        1.3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教书的素质也是各不相同的,这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部分老师知识以应试教育去对待这门学科,让学生的课堂枯燥乏味。一些教师教学的手法欠佳,经验不足,思想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不愿采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法,使课堂变的缺乏活力,也很难去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2中学地理教学与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措施
        2.1巧妙导入话题,使学生产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课堂的导入在教学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只有合理科学的课堂导入才能够在之后的教学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在中学地理的教学过程当中,很多地理知识都和学生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的,但是因为教材内容大都较为复杂,比较抽象,理论知识很多,因此会让学生有一种望而却步的感受,同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会因为这些较为枯燥的书面文字而失去兴趣。这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导入话题的办法,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教师抛出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从这些话题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精彩。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作为教学导入,使学生能够将课本中的内容和生活中的场景结合起来,不但能够让学生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也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导入话题主要是为了给教材内容进行过渡,适当的导入话题就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提升,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比如,教师在对学生教授人教版初中地理《天气和气候》这一课的时候,如果教师在课堂开始后直接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那么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但是如果教师能够以天气预报的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就可以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使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学生听到熟悉的背景音乐,很快就能够创设相关情境,也就会思考每天所看到的一些天气状况,并且能够联想到天气预报中一些和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学生带着这些想象和思维在课堂中听取教师的讲授,就很容易实现专注学习的效果。
        2.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当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使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按照学习内容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学生就会时刻保持兴趣和好奇心。比如说在教学的时候使用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学生很容易因此而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缓解抵触心态。教师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学习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期待每一堂课教师能带来不同的惊喜,从而逐渐地喜爱地理课程。因此,教学方式应该内容丰富,并且更加具有多样性,不但需要紧密地贴合教学内容,还需要能够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说进行分组讨论、探究等,这些方法不但可以让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还方便学生对地理知识相互交流沟通。
        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初中地理《居民和部落》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将人种、风俗和语言的特点通过演绎表现出来。学生对这类角色扮演的活动往往很感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喜爱的人种进行分组,然后每个组的学生说出自己代表的人种和居住范围以及语言特点,包括宗教信仰之类的特征。这样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理解就更加深入,也很愿意参与这类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3利用互联网形成无缝对接的线上线下课堂
        目前的互联网教学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在线教育平台都推出了针对初中生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实现无缝对接课堂,实时地进行学习和沟通。教师可以创建班级群,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教师还可以在班级群内分享相关的教学内容,带给学生一些非常有趣的地理知识。这些都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热情,而且能够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中国的地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国的山川和大河,而且3D虚拟成像技术能够将一些山川非常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能够很好地带动起课堂的氛围,实现高效课堂。在课下,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一些地图软件,这些软件能够很好地展现中国或者世界的山川地貌风情,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下利用地图去寻找一些感兴趣的内容,而且能够更好地巩固学习的知识点,对于地理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2.4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中,应当将地理知识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亲身体验效果。地理知识与我国生活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每个学生的生活当中都会存在地理知识的影子。初中地理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地理的这一特点,带领学生体验生活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地理课堂上介绍我国锦绣河山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然后再引导学生联系我国自然环境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促使其能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目标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通过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并运用于生活实际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任云.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7):113.
[2]万吉连.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8):70.
[3]李景明.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