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视阈下的高职历史教学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吴犬明
[导读] 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国家教育部也明确了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
吴犬明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432000
摘要: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国家教育部也明确了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高职院校历史学科要顺应时代和党的要求,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构建现代高职院校智育与德育相融合的体系,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视阈;高职历史教学
前言
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教育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主要是培育适应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以往高职院校只对学生专业能力有具体的要求,但是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被提上日程,历史是高职院校的重点学科,历史学习可以培育学生的爱国情,但是历史教学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坚持德育智育结合的原则,将高职学生的职业观和价值观融入教学中,实现培育全面人才的终极目的。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与内涵
        立德树人这一新时代的根本任务基本将我国高校人才培育方向确定下来,立德树人的理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立德树人的内涵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立德树人”的提出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极其崇尚德育,长时间以来“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第一要义,中国社会受其影响深远。《左传》曾经这么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也可以看出,从古至今,德育都是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也是历代育人遵循的共同理念,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培养怎样的人才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课题。面对这一重要历史问题,国家颁布的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人才培育的重视程度。
(二)“立德树人”的内涵
        德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根基。“立德”强调在具体实践中践行德育思想,高职院校的人才教育中,每个人都要自律,通过提高自身的德行来提升自身素质。因此,“立德”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当代我国致力于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立德树人”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中同时重视学生知识架构和素质的培育,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树人”是教育之本,“立德”是学习的基础,两者互促互进。培育出更加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接班人。
二、高职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
        历史属于人文类学科,人文类学科向来都以育人功能较强闻名,因此,高职学生都要进修历史类学科可以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高职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历史这一学科直观性极强,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可以接受到更加具体的思想教育,这使得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时更加容易接受德育知识,德育知识在历史教学中也更加具有说服力,这是高职院校其他课程无法取得的好效果。

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培育更加缜密有逻辑的思考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培育民族自豪感,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历史教学中有许多能人志士的例子,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能人志士的经历和著名事迹,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深入思考爱国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此外,高职院校的历史学科还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历史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历史立德树人的功能。
(二)高职历史教学的专业培育功能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涵盖政治、文化、艺术、经济、民族等许多个方面的综合型知识,学生在学习历史这一文学类学科时可以对自己所学知识专业的历史背景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从另一方面来讲,历史属于人文类学科,人文类学科向来都以育人功能较强闻名,高职院校的历史学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更加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让学生运用辩证的思想去分析问题,总结过去,放眼未来。
三、“立德树人”对高职历史教学的作用
        “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为高职历史教学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指引了高职历史教学的方向。高职教育中的“立德树人”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使学生能够人人成才、尽展其才,这就要求高职历史教育要有科学的定位。
(一)指导高职历史教学的作用
        立德树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各项教育工作都要以这一根本任务为指导思想,因此,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学也应当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做出更加准确的定位,面对这一任务,高职历史教学要开发其德育功能,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关系到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的质量问题,当代置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育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人才。新时期人才不仅要求专业能力过硬,还要有对应的道德品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二)提升高职历史教学的地位
        历史中包含许多哲学知识,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历史教学不重要,高校历史学科会不定时开展教学培训,但是参与培训的人却寥寥无几。“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一经提出,高职院校教育的要求得到明确,历史教学作为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必要流程,高职院校要深入理解新时代教学理念,提高历史学科的地位,充分发挥历史缴财政德育内容的功能,实现高职学生的全面发育。
四、结语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也对新时代高职院校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都是轮回的,我们要以历史事件为借鉴,注重贴合实际,与时俱进。为国家发展输送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祁玉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视阈下的高职历史教学[J].高校后勤研究,2018(09).
[2]王 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视阈下的高职高专历史教学探析[J].才智,2019(31).
[3]魏汉武.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策略[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
[4]王 咏.在小学阶段写作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新时代作文教学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13).
[5]曾凡云,叶美兰.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德技并修”育人机制探究[J].职教论坛,201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