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企业经营发展思路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付晓强
[导读]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企业的资金、产品、人员等问题如约而来,使企业生存和发展陷入困境
        付晓强
        南宁学院 广西南宁 530200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企业的资金、产品、人员等问题如约而来,使企业生存和发展陷入困境。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企业在困境之下应主要从自身出发转变管理经营发展思路,同时抓住国家优惠政策,内外共同作用实现转型升级,破解困境,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疫情   辩证关系   发展思路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众多企业遭受了发展困境。企业的资金、产品、人员等问题如约而来,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企业在困境之下应主要从自身出发转变管理经营发展思路,同时抓住国家优惠政策,内外共同作用实现转型升级,破解困境,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一、从企业自身出发,转变管理经营发展思路
        (一)企业管理向“数字化”转型
        新冠肺炎疫情的之下,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企业的管理都离不开向数字化转型,实现更为便捷、人性化的企业管理。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热成像智能测温系统、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都向更高技术水平发展,实现了对病例和疑似病例的精准识别、跟踪,成为联防联控的重要技术手段。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内部管理的数字化,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更加突出表现为人性化。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减少不必要人员流动,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但是企业的管理要运行,在家办公、手机办公、移动办公成为现实,例如钉钉软件、华为会议、微信、QQ等等具有远程视频会议功能软件的下载和使用率大幅提升,让员工远在千里之一样可以召开会议、办公和解决问题。
        同时,随着我国5G通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让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现实。企业数字化设备技术的应用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比如员工远程工作、远程培训,即便是出差也近如咫尺,请教国内外专家技术技术指导,让管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因此,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于企业的管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企业生产向“标准化”转型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电视、网络爆料出假口罩、不合格口罩、不符食品安全等案例层出不穷,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强烈关注和反响。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口罩等防护用品和食品消费时,更加注意产品的质量标准。
        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于医疗防护用品和食品等质量标准需求更加严苛,这不单是对于生活品质的需要,更是对于安全的需要,从而导致了人们消费理念和观念的转变。消费者消费理念和观念的转变就要求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应该主动对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将生产线和生产产品向标准化转型升级。
        这样,企业所生产的符合标准化产品和消费者需求才会形成良性供需关系。从而以疫情为契机,企业向标准化转型升级,走上健康标准化发展之路。
        (三)企业营销模式向“线上”转型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要求,应减少人员的流动带来病毒的传播。

此时,学校的“停课不停学”要求,老师成为主播,学生在家线上学习。人们在家购物消费新模式,让各大网站的推出线上直播成为最直观的产品展示,AR看房、直播带货、果蔬直播等各行各业的直播,也让直播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在此疫情期间,网络直播等线上消费成为疫情期间悄然成为社会主要消费模式。
    作为企业应该主动适应这种线上消费模式,并且充分利用线上直播等资源,加速产品的营销模式的转型升级。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市场行业都应将线上营销模式作为销售的重要手段,以主动适应消费者的消费变化,主动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促进企业向“线上”营销模式要效益,直播、线上展示、线上销售,让企业主动适应“线上市场”成为常态,这为企业带来了新颖有活力发展思路。
        (四)企业产品转产向“变脸”式转型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国内防疫物资生产能力严重供不应求。众多企业开始迅速转产生产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五菱汽车公司仅仅用了3天时间就开始转产口罩生产,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变脸”式转产神速。从“我要生产什么”转变为“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是企业对社会责任和对中国制造的自信。
        传统企业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存在生产线尾大不掉的情形,一个生产线只能造一个产品,一旦市场和消费者不需要了,那么企业转产能力差、反应慢、速度慢。
        作为新时代的企业,产品生产线应该向多种技术集成、融合度高的生产线转变。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变的,市场需要什么,可以立即整合资源和迅速转产。灵活的“变脸”式的转产和转型升级,可以提升企业市场嗅觉的灵敏度,从而让企业率先感知消费动向、占领先机、赢得市场。
        5.企业技术向“AI智能化”转型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武汉,得到了全国各省医疗队和军队医疗队的支援。身处前线医护人员常常因为努力工作而来不及用餐,后面只能吃一些凉的。碧桂园公司捐赠武汉医院煲仔饭智能机器人,在1小时可以完成上百份煲仔饭,并且可实现全天候无接触循环生产与配餐,极大地解决了医护人员用餐问题。另外,智能机器人在隔离区给病人无接触式的精准送餐的案例,也让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AI智能机器人在社会一些领域崭露头角,他们的出现和应用解决一些人类不愿意为之或者不可能为之的重大课题。新冠肺炎疫情,让企业意识到了“人”的局限性,重新审视AI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引起企业对科技创新和工业互联的重视,推进企业技术主动向AI智能化转型。
         二、企业积极利用好国家出台的各类支持政策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出台系列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有金融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租金减免政策等等专项支持,使用“组合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企业来说,国家的支持政策对企业良性发展、转型升级都起着重要的外部作用。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认真学习、理解到位各类政策支持,对标企业自身实际和转型升级相结合,用对用准用好国家的支持政策,助力自身破解困境,实现健康发展、转型发展。
    因此,众多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了资金、产品、人员的严重问题,走进了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一方面企业自身应该努力向管理“数字化”、生产“标准化”,营销模式“线上”,转产“变脸”式、技术“AI智能化”转型;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政策。这样企业方能破解困境,找到出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