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坤春
淮南矿业集团煤业分公司顾桥矿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0
摘要:随着我国煤矿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发重视煤矿生产的安全。为了提高煤矿企业的综合效益,就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近几年来,我国煤矿生产频频出现安全问题,如果在生产的过程中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保障,就难以实现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文章从煤矿生产的技术与管理层面对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管理
1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1.1加强地质勘测水平
想要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在煤矿生产之前必须做好细致全面的地质勘测工作。地质勘测工作主要应用的设备为地质勘测设备,工作人员对即将开在的目标区域进行仔细的勘测,完成相应的数据统计,制作可以反应目标区域数据的平面图。作为地质学的分支,地质测量是煤矿开采前的必要步骤,地质测量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相应的勘测设备测量和分析矿区的规律,根据矿区规律,确定目标区域开采所需要的人力、物理。一直以来,煤矿开采工作是一项高危的工作,为了有效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全面、严谨的测量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加强地质勘测管理效果,当前GIS系统已经应用到煤矿生产行业中来,主要用于预测煤矿事故,进一步降低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GIS系统具有多种功能:(1)GIS图形处理功能较为强大,其可以目标区域的立体图形客观的反应出来,为工作者提供一个更加直观的矿井结构;(2)系统的数据库,其主要由事故案例数据、地质灾害预测数据、灾害发生时工作人员的自救数据等组成。数据全面而强大,为后续煤矿行业发展的预测和救援提供了有效的帮助。(3)远程预测功能强大,远程预测可以有效防止数据库中数据僵化,通过远程预测可以更加灵活的对煤炭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系统和专业的地质专家对话,共享预测信息,不断完善GIS系统。
1.2掘进爆破中安全管理
煤炭的开采都是在地下进行的,地下层中藏煤层会存在较多硬度较高的岩石,要在地下掘进巷道就需要使用爆破技术,将阻碍地岩石进行爆破,这样可以减轻大量的人工工作。而不同的岩石硬度与岩石组成就需要用到不同威力的炸药,炸药的使用量不足会导致传爆性不足,无法达到爆破效果,炸药量过多会导致威力过猛,影响预期爆破效果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由此可见,对于巷道掘进中的爆破要做好安全管理,提高专业爆破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每次一的爆破都需要提前勘测地质情况,再结合当地的实际选择适量优质的炸药。
1.3半煤岩巷道掘进安全管理
半煤岩巷道的掘进工作中也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应该制定合理完善的监管与责任机制,做到工作人员相互监督相互管理,将责任落到实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巷道掘进前,先了解巷道所处位置的地质情况以及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再结合巷道的用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最优的掘进方式,实施爆破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保证每一次的爆破都成功,提高巷道掘进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
1.4岩石平巷掘进施工安全管理
巷道的掘进技术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巷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掘进技术,以保证掘进施工的安全性。当掘进遇到岩石需要进行平行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千万不能直接用以往的方式作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工作平台是否坚固,避免出现交叉作业造成安全事故。其次需要考虑巷道的实际情况,例如巷道的断面、地质构造、支护结构及方式,选择适用的掘进技术,还需要考虑的是施工的机械设备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否能满足当前作业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与工作人员,除此之外还要加固巷道的支护。
1.5“一通三防”管理
在煤矿企业中,“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指有完善的通风体系,防灭火、防煤尘、放瓦斯等工序都运行良好。想要做好“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第一步就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因为对于煤炭安全生产来说,只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实际在监管生产技术的时候,需要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彻底掌握;在管理通风系统的时候,要开展全方位的评估工作,由各级管理人员组成,因为合理运用通风设备,才能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在开展煤炭生产的时候,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使作业人员的安全尽可能得到保障。还需要加强监管防灭火技术管理,定期对作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警惕性,避免发生火灾。在管理防范火灾工作的时候,要对火灾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建设的力度。首先,在生产的过程中有完善的灭火措施,第一,结合回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设置30m的监测点,确保24小时开展监测工作,时刻关注空气温度的变化和气体浓度的改变情况,在通过人工检测数据,绘制曲线图对发火危险性进行判断。第二,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要敷设注氮管路至自燃带,根据气体变化的实际情况,对采空区的温度和氧气浓度适当的进行调整,做好采空区注氮的工作。第三,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比如每半年组织一次火灾演练,尽可能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
2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2.1提高煤矿相关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煤矿埋藏于地下层,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减少矿区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煤矿高效生产,必须要做好的就是提高煤矿相关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让每个人知道安全重要性的同时,自身能具备较好的应急能力,当发生危险时能够及时做好安全防御措施和急救措施。首先,要做好相关工作人员和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每位员工进入矿井都必须做好防护措施,例如防护服和安全帽等,防护工作不到位的要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也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加强施工人员对煤矿当前阶段的了解,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保证人员的安全,加快掘进工作的开展;其次,建立健全煤矿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随时对矿区的作业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既能与工作水平,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2有效应对煤矿生产活动中的紧急情况
当煤矿生产作业活动出现了紧急情况,又或者是发生了一些突发性事件。启动通信保障系统就能迅速缓解灾害带来的损失。在第一时间内对开采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救。在煤矿应急通信保障系统中,指挥中心就是它的核心部分。在指挥中心内不仅能实现电话调度,还能进行电话会议,实现多方录音,同时也实现多条路线传真。通信活动属于复合形式,有多种制度形式,另外复合通信还具备海量录音的功能,能实现对大量数据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指挥中心具备多种智能维护的管理功能,能自动检测异常情况,并发送短信告知,另外还能为作业人员提供断电逃生的服务。在应对突发事故的过程中,应急通信系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该平台上能快速交换管理信息,预测全网话务活动,预测无线网话务活动,另外还能预测数据网上发生的话务活动,实现对故障位置的准确定位。指标信息指明核心网的性能、无线网的性能、数据网的性能。有了这些功能煤矿的安全生产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在建立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的工作中,应体现四个原则,分别是统一领导、快速反应、时刻准备、达到最大化的应急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煤矿生产企业在充分发挥技术功能的前提下,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为煤矿安全生产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据煤矿实际情况,寻找最适合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模式,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的开采效率和综合实力水平。另外,为了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认清煤矿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煤矿企业,必须认清自身实际运行状况,不断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切实提高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登国,高敏.加强煤矿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分析[J].冶金管理,2019(5):12-15.
[2]蒋楠洋.煤矿企业“四到位、五落地”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2018(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