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2期   作者:王翼宇
[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结构化升级,使得建筑施工朝着工业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王翼宇
        山东东方佳园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结构化升级,使得建筑施工朝着工业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不足与信息化应用缺陷,其次提出构建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可行性,以期对未来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技术;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
         1 引言
        近年来,BIM作为建筑信息化发展的新兴技术,逐步成为建筑行业研究与应用热点。伴随着建筑行业的施工精准化程度提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BIM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就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 理论概述
        2.1 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利用将预制好的构配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现场组合而形成的建筑结构。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1]。装配式建筑推动了传统施工工艺向现代建筑工业化道路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然而,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存在对构配件与工艺精度要求较高的问题,为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提供了应用的可行性。
        2.2 BIM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又称信息建筑模型,从含义上讲,其通过数字化呈现建筑项目物理特性与功能特性,成为分享建筑项目知识资源、共享建设项目信息的载体。BIM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粗放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协同化、信息化、数字化,推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
        BIM技术最优的功能在于彻底颠覆了传统基于二维纸质媒介进行的建筑信息传递的方式,其将管理信息平台关联到装配式构配件、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实现高效信息化管理。张建平等[2]通过结合国内施工特征,构建了BIM建模系统与信息管理平台,提出对应的技术对应措施。曹新颖等[3]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出国内当前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管理现状、生产流程与控制节点,设计出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流程模型。
         3 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足与信息化应用缺陷
        装配式建筑施工构配件的施工工艺与传统现浇建筑施工大相径庭,单就施工技术难度而言,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装精准度要求更高,同时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构配件安装顺序矛盾、构配件位置混装等等。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应用BIM技术可通过其可视化功能界面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线系统表现出三维立体的形式,实现对管线系统设计三维碰撞检查,既能确保管线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又可以提升施工质量,并进一步有助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的保障。
        目前,我国对于BIM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三维信息模型的建立与碰撞检查等,然而,基于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协同原理而开展施工项目管理的探索仍处于发展阶段。两个方面的原因限制其发展,一方面为传统现浇建筑体系施工环节错综复杂,无法建立起统一标准的施工规范;另一方面为我国尚无统一的BIM管理信息平台,使得设计阶段的三维信息模型与建筑全寿命周期其他阶段发生脱节,无法有效地为施工项目管理服务。
         4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构配件安装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一旦位置发生偏差,不仅会造成构配件无法正常安装,而且会造成施工效率低下。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可切实落地的可视化信息管理平台。本文通过结合实际企业调研,拟提出一套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框架
        (1)信息采集
        传统的信息采集主要通过纸质版的方式,费时费力,而对于此平台,各参与主体通过将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各节点的材料信息、几何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可以采集到的电子文件上传至平台,后台人员将会对各类信息作出前期的集中整理。
        (2)信息编码
        后台人员将平台收集来的各类信息逐级进行WBS操作,直至将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分解成可控制的活动,以满足项目管理过程的顺利实施[4]。在完成WBS工作后,综合使用项目编码进行项目信息编码。
        (3)信息存储
        信息存储主要依靠BIM数据库,可以确保各节点与各参与主体所需要的各种建筑项目信息都能够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从BIM数据库中提取。于此同时,各参与主体也能够依据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拓展和储存相应的信息,持续更新BIM数据库信息。
        (4)实时状态
        实时状态模块主要的功能为BIM展示,包含了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模型中所有构配件的节点进度信息、安装准确度信息与安全质量监测等信息。实时状态模块同时能够基于给定的编程算法分析出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整体的建造状态并给出智能建议。
         5 结论
        通过构建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可以有效从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协同角度出发,进而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也能更好地节约施工的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并对将来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Z].2016-09-27.
[2]张建平,李丁,林佳瑞,等.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41(16):10.
[3]曹新颖,鲁晓书,王钰. 基于BIM-RFID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质量管理[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35(4):102.
[4]Stephane T,Bruno P.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two high energy performance residential buildings[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2,51:276-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