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2期   作者:陈仁武
[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护坡模式不能实际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陈仁武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乐分局 2624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护坡模式不能实际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需要合理应用生态护坡模式,全面落实新发展观念以及新的生态观。本文将详细分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合理应用生态护坡具备的重要性,并根据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生态护坡应用方案,希望更好的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护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在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时,需要充分意识到采用生态护坡的重要性,不断完善生态护坡管理方案,优化草皮护坡结构、网垫护坡结构以及生态箱护坡结构等。可以有效提升生态护坡应用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
1分析生态护坡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应用具备的意义
1.1提高河岸整体稳定性
        生态护坡,具体采用生态扰动方式,有效提高中小河流治理效果,加强维护中小河流。在开展生态护坡工作时,需要帮助中小河流提高生态恢复速度,将中小河流和生态化护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能够有效避免水质存在二次污染情况,全面提高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效果。
1.2实现水体自净目标
        由于大自然中河流水具备了很好的洁净能力,科学运用生态护坡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体自净效果,防止水体出现污染情况。通过采用生态护坡,能够帮助中小河流提高抗洪防涝整体治理效果,有效防止出现水土流失情况,避免中小河流以外的污染物流入到河道当中,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1]。
1.3应用生态护坡,提高整体美观性
        在进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时,采用生态护坡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整体观赏性。在进行生态护坡建设时,可以给中小河流河道附近打造亮丽风景线。不断优化河道周围的景观,逐渐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全面提高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品质,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的美观性和品味,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2探究生态护坡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相关措施
2.1优化草皮护坡整体结构
        在进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时,设计人员应全面分析当地河流河道附近具体的水文地质情况,并合理融入生态护坡模式,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有效提高中小河流治理效果,防止出现水土流失严重情况。在进行草皮护坡结构运用时,需要将草皮护坡结构流程进行简化,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开展草皮护坡结构,可以提高整体实践操作水平。在进行生态护坡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明确中小河流护坡整体修筑坡度,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将中小河流治理体系和工作内容,当作重要的参考依据,逐渐优化草皮护坡整体结构,有利于全面落实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效果,充分发挥出草皮护坡结构具备的优势[2]。
2.2合理应用网垫护坡结构模式
        在采用网垫护坡结构时,具备的主要特征是应对植物自身的特征和品种进行有效结合,不断优化设计网格结构。为了全面提高生态建设整体管理质量,需要做好改造河岸护坡工作。在施工前应全面分析河流冲刷具体的强度特征,加强网垫结构管理设计工作,通过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整体施工技术水平。在开展网垫护坡结构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河流的聚乙烯材料实际制作机制,逐渐完善创建工作,其目的在于提高网垫护坡结构三维网状结构设计效果和质量。当前数据多元化的背景下,有效提高了网垫结构整体建设效果。然而工作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值得注意的是,合理渗透网垫结构数据和系统,确保设计方案具备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2.3注重应用生态箱护坡结构
        在设计生态箱护坡结构时,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有效提高生态护坡建设效果。具体包含了:首先,生态箱护坡结构具备了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开展拆卸管理工作,能够延长生态箱中的植物生命,确保合理繁殖状态下,科学应用生态护坡结构。工作人员在进行研究时,需要将渗水性数据和透气性数据作为重要的参考数据,构建完善的生态护坡机制,根据具体情况做好讨论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全面提高生态护坡管理效果。
        其次,在应用生态箱护坡结构时,工作人员需要多关注植物移栽工作,在进行移栽时需要确保植株整体成活率,可以提高植物的使用效率以及应用效果。采用生态格式和人工格式的设计方式,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可以构建完善的网箱护坡结构设计体系[3]。
2.4优化联锁护坡砖工作模式
        当前在进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时,广泛应用联锁护坡砖方式。通过开展联锁护坡砖的方式,具备了独特联锁设计以及很高的抗压强度,通过周围六块护砖和一块护面砖构成超强联锁。针对联锁表面,给高开孔率渗水型柔性结构铺面,能够有效降低流水整体通过速率,减少流体压力,给护坡结构提高排水能力,确保渗水效果。水流作用下,可以有效提高整体耐冲刷能力和稳定性。应将每块护坡砖做好联锁衔接工作,使护坡铺面形成柔性体,避免由于出现轻微变形情况导致铺面产生落差破损或者是裂缝等现象。采用联锁护坡砖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开展铺设工作,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方案,可以更好完成铺设工作。在进行联锁护坡砖铺设过程中,通常铺设在土工织物基面上,针对相邻块体中间和联锁体中的孔隙,工作人员可以合理开展植草和填土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在护坡表面和块体间能够生根发芽,植物从砖缝、砖孔等冒出来,有利于提高基面和联锁块体二者间连接力。针对铺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采用联锁护坡砖模式,同样具备了不错的优势。表面上生长的植被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并逐渐提升水体洁净能力,充分发挥出美观性的优势。在选择混凝土过程中,应更注重选择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具备很好的透气和透水效果, 还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排水压力,提高反过滤能力。采用植生型生态混凝土,能够提高整体的景观效益以及发挥良好的经济性能。
2.5科学选择生态护坡模式
        生态护坡应用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好完善的管理和筛选工作,根据整体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情况,综合考量护坡结构设计工作。针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来讲,应加强控制护坡和防冲部门的稳定性,做好协调工作。此外,工作人员应针对中小河流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科学运用护坡方法和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中小河流整体治理效果。在开展治理工作时,需要全面分析工程成本,可以有效防止在建设生态护坡时,产生资源浪费现象。制定完善的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标准,不断优化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科学选择生态护坡结构,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以及控制机制[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社会更好关注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为了提高中小河流质量工程效果,需要科学应用生态护坡,可以实现防洪排涝的目的,并给河道附近动植物以及水域周围鱼类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在发展生态护坡工程过程中,需要提高生态护坡的整体美观性。根据生态环境角度进行分析,打造适合生物健康生长的生态系统工程。因此,在进行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开展生态护坡工作,可以更好的优化生态环境,防止出现水土流失情况,有效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彭云.生态护坡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2):159-160.
[2]蔡杰龙,杨永民,卢伟伟.生态护坡技术在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6(07):51-58.
[3]徐法国,徐骋,王家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应用[J].江苏水利,2014(S2):34+38.
[4]赵冬莲.江西省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防洪工程及生态护坡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2(06):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