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质量管控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2期   作者:杨皓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
        杨皓
        壤塘县交通运输局 624399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公路路面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通病,不但导致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缩短,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车安全性。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加固技术,消除路面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本文就公路工程路面质量通病的成因及施工加固技术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质量管控措施
引言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而成。水泥混凝土是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搅拌而得来。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种等级的公路建设工程中。公路等级不同,水泥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配比和用量也不同,相应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抗水渗透性、抗压及抗疲劳变形性等性质各异。无论水泥混凝土的特性如何,都要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防止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1公路工程路面质量通病的成因分析
        (1)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裂缝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果路面出现裂缝,雨水会从缝隙处渗入,从而对基层造成破坏,对公路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温度裂缝的出现频率较高,此类裂缝很难被有效消除,这是由于水泥本身的水化热影响了浇筑的密实度。除此之外,材料质量不合格也容易引起路面裂缝,如粒石的级配与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不符、外加剂的用量过大等[1]。(2)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露筋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导致此类病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铺设钢筋时密度过大,构件本身的截面积较小;保护层垫块的数量不足或垫块出现位移,致使砂浆无法将钢筋周围的缝隙填满;拌制水泥混凝土时,设计的配合比不合理,使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模板存在缝隙从而造成浆液渗漏[2];过振或漏振导致振捣不实,振捣时触碰钢筋,造成钢筋移位。3)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振捣不密实,致使混合料中的空气无法全部排出,从而在道路表面形成凹坑。同时混凝土一次性下料的厚度过大,或是模板存在缝隙时,会造成砂浆渗漏,导致局部结构松散,进而形成蜂窝[3]。
2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控措施
        2.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控措施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应根据设计方案中对水泥混凝土性能、质量的规定,计算各种原材料的实验室配比,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合格后,再换算成施工配比,以备使用。在水泥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中,水泥质量直接影响公路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需要重点关注。对于水泥质量的管控,首先,要严把“入口关”,选择质量有保证、规模较大、资质过硬的生产和供货厂家,材料运抵施工现场后要做好质量抽检和结果记录;其次,要做好存储工作,在存储过程中注意防潮,并控制好存储时间,存储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最后,要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应选用含碱量较低、强度高、有较好减水效果、易于搅拌的添加剂,并且在投入水泥之前要做好化验,以确保化学性质匹配。
        2.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对施工单位每一阶段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比,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组织整改;监理单位要严格对照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开展工程质量监理工作,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责令施工单位整改,对虽未发生但根据经验和现场表象预测可能要发生的问题,要及时提醒施工单位注意并督促采取预防措施;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质量第一”的标准开展施工,永远把质量摆放在首要位置。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选用不同的添加剂并配以合理的振捣制成合格的水泥混凝土;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振捣方式,使用间距约为振捣棒半径1.5倍的振捣机器,下插入约8cm深度进行振捣,直到水泥混凝土表面不出气泡、不出浆、不下降为止。在这一系列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监督其按照操作规程施工,同时要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厚度、强度和刚性符合要求的工程模板进行水泥混凝土铺料,使用时要确保模板的衔接紧密性和稳固性;在铺料时可以添加适当的脱模剂,以免路面产生黏膜或麻面问题。
        2.3施工完成后的质量管控措施
        .每一项工程完成之后,建设单位要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开展质量检验。在检验前,要对参检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提高其质量管控水平;在检验过程中,要选用精度较高的仪表工具,不能简单地只用眼看手摸,要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3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处理方法
        3.1路面裂缝处理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比较多,因而要采用有效措施来解决。首先,要控制好水泥混合料的质量,以此降低水泥混合料因水分流失严重而产生的材料干缩、碳化等情况。其次,水泥混凝土路面实际施工中,相关人员需严格控制水泥用量、砂石比例,搅拌均匀后方能使用。水泥混合料内部可能存在颗粒不均匀情况,为了预防路面出现分层离析问题,可在水泥混凝土振捣环节结束后,使用脱水技术真空排出材料内水分,避免路面凹陷、坍塌等现象。另外,真空排水技术可直接降低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发生概率,增强路面密实度、强度及改善路面整体性能,使水泥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路面满足质量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要在混凝土初凝前第1次抹面,终凝前第2次抹面,控制好时间,确保达到质量标准。掌握路面裂缝正确处理方法,有效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问题,有利于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3.2接缝位置病害的处理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为了避免接缝位置出现错台、断板等病害,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首先,选择基层材料的时候,最好选择抗冲刷能力较强的无机结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路面基层的稳定性,注意基层施工中绝对不能使用细粒土;其次,要意识到路面排水工作的重要性,如果路面有大量的积水就会沿着板边的缝隙或者接缝位置进入到基层中,从而出现接缝损坏的问题;最后,要提升施工设计水平,对方案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水平。最主要的是减少板边底部位置、裂缝位置及混凝土板接缝位置的荷载,可以避免对接缝位置造成的破坏。接缝位置的病害是非常严重的,处理不当会出现大裂缝,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在施工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对病害处理方式进行优化,确保达到更好的效果。
结束语
        公路工程中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关系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除了落实好本文中提出的设计质量管控、施工质量管控、质量缺陷的补救(预防)措施之外,还要大力宣贯质量管控措施;要建立质量管控的组织体制,通过检查、监督的方式,把各项工程质量管控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强施工技术培训力度,确保工程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和本专业的技术知识;要做好质量检查与整改,通过定期检查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和问题,对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总之,只有做好全方位的质量管控,才能确保最终的公路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雷迅.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珠江水运,2019(23):80-81.
[2]沈世鑫,李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控方法研究[J].散装水泥,2019(06):50-52.
[3]马刚.浅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方法及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9):121-122+125.
[4]龚旭,邝优章.公路路面脱空处理中压浆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0):241+243.
[5]王芮文,曹妍,欧定福.关于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压碎值技术标准的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19,35(04):34-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